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Cu/AuSn20/Ni焊点界面组织及剪切强度

小凤 , 王日初 , 李海普 , 彭超群

功能材料

采用回流焊技术制备Cu/AuSn20/Ni(质量百分比)焊点,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电子万能试验机分析焊点在300℃钎焊后的界面组织及剪切强度。结果表明,Cu/AuSn20/Ni焊点在300℃钎焊较短时间时,AuSn20焊料形成(Au5Sn+AuSn)共晶组织,Cu/AuSn20上界面形成胞状的ζ-(Au,Cu)5Sn层;AuSn20/Ni下界面形成片状(Ni,Au)3Sn2金属间化合物(IMC);随着钎焊时间的延长,基板中Cu、Ni原子不断往焊料扩散,焊料成分发生变化,冷却后焊点的共晶组织消失,上界面形成ζ(Cu)固溶体,下界面的片状(Ni,Au)3Sn2不断长大形成连续IMC层,焊点组织最终由℃(Cu)固溶体和(Ni,Au)3Sn2IMC组成。钎焊接头的剪切强度随钎焊时间延长而增大,但是增大幅度较小。

关键词: Cu/AuSn20/Ni焊点 , 界面反应 , 金属间化合物(IMC) , 剪切强度

AuSn钎料及AuSn/Ni焊点的组织性能研究

小凤 , 王檬 , 王日初 , 彭超群 , 冯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分别采用叠轧-合金化法和回流焊技术制备AuSn箔材钎料和AuSn/Ni焊点,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电子万能试验机研究钎焊时间对AuSn/Ni界面组织及焊点剪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叠轧-合金化法制备的AuSn钎料的熔点和化学成分都接近Au-20Sn共晶钎料.Ni/AuSn/Ni焊点在330℃钎焊30s时形成良好的层状ζ(Au,Ni)5Sn+δ-(Au,Ni)Sn共晶组织;钎焊60 s时,AuSn/Ni界面产生薄而平直的(Ni,Au)3Sn2金属间化合物(IMC)层和针状(Ni,Au)3Sn2化合物;随着钎焊时间继续延长,(Ni,Au)3Sn2 IMC层厚度明显增加,针状(Ni,Au)3Sn2化合物异常长大.同时,随着钎焊时间延长Ni/AuSn/Ni钎焊接头的剪切强度先增加后减小,钎焊90 s时的剪切强度达到最高12.49 MPa.

关键词: AuSn钎料 , AuSn/Ni焊点 , 界面反应 , 金属间化合物(IMC) , 剪切强度

Ni-20Cr/hBN自润滑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

王常川 , 王日初 , 彭超群 , 冯艳 , 小凤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六方氮化硼(hBN)含量为8%、10%和12%(质量分数)的Ni-20Cr/hBN自润滑复合材料,研究其在600、700和800℃的高温氧化行为,绘制氧化动力学曲线,并利用XRD和SEM分析氧化层的成分和形貌.结果表明:Ni-20Cr/hBN复合材料在600℃氧化300 h后氧化反应不明显;在700和800℃氧化300 h后出现较明显的氧化产物,主要有Cr2O3、NiCr2O4和CrBO3.氧化反应前100 h的氧化行为符合氧化增量动力学曲线,800℃的氧化抛物线速率常数比700℃的高一个数量级;而氧化100 h后,由于B2O3的熔融,试样质量保持不变或甚至呈下降趋势;在700℃下连续氧化膜基本形成,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在800℃时氧化膜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

关键词: 镍基自润滑复合材料 , hBN , 高温氧化 , 动力学

退火工艺对Au-20Sn钎料组织的影响

小凤 , 王日初 , 彭超群 , 冯艳 , 王小锋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叠轧-合金化法制备Au-20Sn钎料,研究合金化退火工艺对Au-20Sn钎料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Au/Sn界面在叠轧过程中形成AuSn4,AuSn2和AuSn三个金属间化合物(IMC)层。在200℃退火时,IMC层的厚度随退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当退火时间延长至48 h时,IMC层发生转变,Au-20Sn钎料最终形成由ζ相(含Sn 10%~18.5%,原子分数)和δ(AuSn)相组成的均质合金。在250℃退火时,Au/Sn界面扩散速度增大,退火6 h后Au-20Sn钎料组织完全转变成ζ相+δ(AuSn)相。在270℃退火时,IMC层熔化,反应界面转变成为固-液界面,Au-20Sn钎料组织转变为脆性的(ζ'+δ)共晶组织。综合Au-20Sn钎料的性能和生产要求,得到优先退火工艺为250℃退火6 h。

关键词: Au-20Sn钎料 , 叠轧-合金化法 , 界面反应 , 金属间化合物(IMC)

老化退火中Cu/AuSn20/Ni焊点的组织演变

彭健 , 王日初 , 小凤 , 刘锐 , 王檬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Cu/AuSn20/Ni焊点在120、160和200℃下老化退火时金属间化合物(IMC)层的组织形貌、生长动力学以及焊点剪切性能.结果表明:在老化退火过程中,焊点Cu/AuSn20上界面形成AuCu和Au(Cu,Sn)复合IMC层,Ni/AuSn20下界面形成(Ni,Au,Cu)3Sn2四元IMC层;IMC层厚度随着退火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其生长动力学分析表明AuCu层和Au(Cu,Sn)层的生长机制为体积扩散,而(Ni,Au,Cu)3Sn2层的生长机制为反应扩散;IMC层的长大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焊点的室温剪切强度随AuCu和Au(Cu,Sn)层厚度增大而大幅降低,剪切断裂发生在Cu/AuSn20界面.

关键词: Cu/AuSn20/Ni焊点 , 老化退火 , 生长动力学 , 金属间化合物(IMC) , 剪切强度

hBN表面镀Ni对Ni-20Cr/hBN自润滑材料性能的影响

王常川 , 王日初 , 彭超群 , 冯艳 , 小凤

材料研究学报

以六方BN(hBN)、NiCl_2和NaCO_3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镀镍hBN粉末,并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Ni-20Cr/hBN自润滑复合材料。研究了镀镍hBN粉末对Ni-20Cr/hBN复合材料密度、孔隙率、硬度、抗弯强度以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润滑剂hBN表面镀Ni可提高Ni-20Cr/hBN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其密度由5.43 g/cm~3提高至5.68 g/cm~3,孔隙率由22.13%降低至18.55%,抗弯强度由70.48 MPa提高至99.42 MPa,硬度由18.82 HB提高至21.02 HB。采用镀镍hBN粉末制备的Ni-20Cr/hBN复合材料具有宽温带减摩性,在常温和600℃下测试时,摩擦系数变化不明显,而在600℃时磨损率由462.18 mg/min降低至204.4 mg/min。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Ni-20Cr/hBN , 自润滑材料 , 沉淀法 , 摩擦磨损性能

AuSn20/Ni焊点的组织及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动力学行为

小凤 , 朱学卫 , 王日初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7)60139-0

采用回流焊技术制备AuSn20/Ni焊点,通过扫描电镜(SEM)和电子探针(EPMA)技术分析焊点的界面反应及退火过程中组织的演变,并探讨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的生长动力学.结果表明,在583 K钎焊后,AuSn20/Ni界面形成(Ni,Au)3Sn2IMC层,而且IMC层厚度l的变化随退火时间t的延长符合表达式l=k(t/t0)n.焊点分别在393、433和473 K下退火时,关系指数n分别为0.527、0.476和0.471,表明在低于液相线温度退火时,AuSn20/Ni界面IMC层的生长以体积扩散机制为主,且其体积扩散的预指数因子K0和激活焓QK分别为1.23×10?7 m2/s和81.8 kJ/mol.

关键词: AuSn20/Ni焊点 , 界面反应 , 生长动力学 , 体积扩散机制

2块单井集输管线腐蚀治理

王志平 , 缪建成 , 吴波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8.06.015

通过对2的产出水、腐蚀产物以及钢材进行分析,找出腐蚀的主要因素为不成膜的Cl-和SO2-4.通过对五种缓蚀剂的电化学对比,优选出以季胺盐为主的水溶性缓蚀剂,用以现场试验,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 集输管线 , 腐蚀 , 缓蚀剂 , 电化学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德福酯及其降解产物

蒋晔 , 徐智儒 , 张晓青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4.03.015

建立了一快速、简单地测定阿德福酯及其降解产物阿德福单特戊酸甲基酯、阿德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以Inertsil CN-3化学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乙腈-25 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4.0)(体积比为33∶67)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阿德福酯、阿德福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861~181.7 mg/L和2.018~197.2 mg/L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9和0.9998);阿德福酯及阿德福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 ~101.0%和99.1% ~99.6% ,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低于1.0% ,阿德福的最小检测量(以信噪比为3计)为1 ng.该方法能同时测定阿德福酯及其降解产物,可用于阿德福酯降解产物的检测.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 阿德福 , 降解产物

江苏油田2块集输管线腐蚀原因分析与对策

缪建成 , 马惠 , 沈晓翔 , 汤元春 , 黄一汉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6.11.010

通过对2块采出水和腐蚀产物的分析以及对管材的分析,认为集输管线的腐蚀与水中硫化物含量高,以及碳酸氢盐较高,电导率高有关.分析认为,在现有的几种防护方法中,较好的是添加缓蚀剂并对管内壁采用防腐蚀涂层的方法.

关键词: 硫化物 , 防护 , 水分析 , 集输管线 , 腐蚀产物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