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小平
,
李鹤林
,
赵文轸
,
靖立君
,
徐东辉
材料保护
为了简便、快速而准确地测定Zn—Ni合金镀液中的Ni2+含量,不使用任何化学显示剂,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Ni2+,Ni2+/Na2+,Ni2+/Zn2+体系中Ni2+的吸光特性。结果表明:在Ni2+体系中,Ni盐浓度为5~100g/L,入射光波长为660nm时,Ni2+浓度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在Ni2+/Na2+,Ni2+/Zn2+体系中,Na2+和Zn2+对该波长入射光无吸收,由此提出了Zn-Ni合金镀液中Ni2+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对Ni2+,Na2+,Zn2+共存的标准溶液中Ni。’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本方法操作简单、速度快、准确度高。
关键词:
分光光度
,
快速测定
,
Zn—Ni合金镀液
,
Ni2+含量
崔虎群
,
康卫东
,
李文鹏
,
王润兰
,
刘景涛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6.2015092502
以地下水水质检测数据为基础,从污染源分布及水文地质条件入手,对定靖油气田区地下水有机污染分布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本文检测了卤代烃15项、氯代苯5项、单环芳烃5项、有机氯农药11项和多环芳烃1项,结果发现该地区地下水有机污染具有检出种类少,检出率高,浓度低,超标率低的特点.地下水中检出的有机污染物共有10种,分别为甲苯、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2-二氯丙烷、1,2-二氯苯、1,2,4+三氯苯和苯并(a)芘,检出的9项有机污染物含量均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07)三类水限值.潜水的检出项比承压水的检出项多,检出率普遍比承压水的检出率高.不同地貌类型的有机污染物检出率为黄土区(28.87%)≈平原区(27.76%)>沙漠滩地区(11.11%)>河谷区(3.33%).最后,从工业污染源、有机物理化性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对有机污染分布特征的成因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定靖油气田区
,
地下水
,
有机污染
,
成因浅析
孙芃
腐蚀与防护
户内燃气立管不同程度地经历着腐蚀,对用户生活造成安全隐患,空置楼房中的户内立管特别易发生腐蚀.本工作通过案例探讨户内燃气管道的腐蚀原因及防腐蚀措施.
关键词:
户内燃气立管
,
腐蚀
,
防护
喻海良
,
刘相华
,
赵宪明
,
司良英
,
牛海山
,
草场芳昭
钢铁研究学报
利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方法和几何模型更新方法模拟了不同立辊孔型下多道次立平辊轧制过程,对轧后各道次的轧件头尾形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平立辊轧制时,轧件影响深度比采用孔型立辊时小,且轧件尾部出现尖角,而采用孔型立辊时未出现;采用孔型辊时,孔型立辊底部导角大小对轧件头尾形状影响较小,且轧件伸长率比采用平立辊时大。同时,平立辊轧制过程头尾情况与用铅实验值吻合较好,说明了本次分析的正确性。
关键词:
立平辊轧制;轧件头尾形状;有限元;几何模型更新方法
喻海良
,
刘相华
,
赵宪明
,
司良英
,
牛海山
,
草场芳昭
钢铁研究学报
利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方法和几何模型更新方法模拟了不同立辊孔型下多道次立-平辊轧制过程,对轧后各道次的轧件头尾形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平立辊轧制时,轧件影响深度比采用孔型立辊时小,且轧件尾部出现尖角,而采用孔型立辊时未出现;采用孔型辊时,孔型立辊底部导角大小对轧件头尾形状影响较小,且轧件伸长率比采用平立辊时大.同时,平立辊轧制过程头尾情况与用铅实验值吻合较好,说明了本次分析的正确性.
关键词:
立-平辊轧制
,
轧件头尾形状
,
有限元
,
几何模型更新方法
冯宪章
,
刘才
,
江光彪
钢铁
在相同来料尺寸和轧制规程的条件下, 通过分析 H 型钢腹板变形区和翼缘变形区的空间几何关系,获得了水平辊和轧件先接触时立辊轴线的偏移量。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立辊偏移前后 H 型钢轧制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立辊轴线偏移时H型钢头部位移场和力能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偏移立辊轴线的方法可降低 H 型钢头部“舌头”的长度,从而降低了切头损失,同时也提高了轧件咬入的稳定性。研究结果为现有万能式 H 型钢轧机的改造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
立辊偏移;头部变形区;有限元模型;轧制力;位移场
冯宪章
,
刘才
,
江光彪
钢铁
在相同来料尺寸和轧制规程的条件下,通过分析H型钢腹板变形区和翼缘变形区的空间几何关系,获得了水平辊和轧件先接触时立辊轴线的偏移量.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立辊偏移前后H型钢轧制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立辊轴线偏移时H型钢头部位移场和力能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偏移立辊轴线的方法可降低H型钢头部"舌头"的长度,从而降低了切头损失,同时也提高了轧件咬入的稳定性.研究结果为现有万能式H型钢轧机的改造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
立辊偏移
,
头部变形区
,
有限元模型
,
轧制力
,
位移场
李楠
,
史学涛
,
张广成
,
景占鑫
,
王建兴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溶液成膜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左旋聚乳酸(PLLA)和右旋聚乳酸(PDLA)形成的立构复合物(sc).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偏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不同配比、热历史和无机粒子对聚乳酸立构复合物及其结晶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质量比为5/5和6/4的样品能够形成立构复合程度较高的PLA-sc;热历史对结晶行为有较大的影响,处理温度为220℃左右时PLA-sc的进一步完善结晶或者快速熔融结晶都有利于PLA-sc的形成和热稳定性;2种成核剂在熔融结晶过程中都能有效地提高立构复合物的结晶能力,抑制左旋或右旋聚乳酸均聚物的形成,保证了完善的立构复合程度;此外,PLA-sc晶体形貌会随着左旋和右旋的配比而发生变化,立构复合物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均聚物的球晶形貌和结晶行为.
关键词:
聚乳酸
,
立构复合体
,
结晶行为
,
晶体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