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4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丙烯酸树脂涂层对透明导电薄膜整体性能的影响

张官理 , 伍建华 , , 张晓锋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1.08.012

在有机玻璃(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上磁控溅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并引入丙烯酸树脂底涂层和面涂层,以期提高透明导电薄膜的耐环境性能,研究了涂层的引入对透明导电膜整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丙烯酸树脂涂层后,透明导电薄膜的耐环境性能有了明显提高,且丙烯酸树脂涂层由于具有较低折射率,还可作为光学增透层使用;丙烯酸树脂涂层的引入对成膜质量也有一定的改善.

关键词: 透明导电膜 , 丙烯酸树脂 , 耐环境性能

宇宙核

戴光曦 , 孙志虹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1.03.006

以很长半衰期(42×109 a)的β- 衰变的187Re-187Os核对作为大尺度的宇宙核来量度宇宙的年纪, 是近代天文学与核物理学相结合的又一典范. 这种宇宙时钟是利用裸核187Re与它的衰变子体187Os同位素在共生矿中天然含量的比值来测定时间的. 利用187Re裸核的半衰期通过核物理计算可对中性187Re的半衰期进行修定.

关键词: 宇宙核 , 哈勃常数 , 退行速度 , 中性/裸核187Re , 同位素的天然含量 , 大爆炸

离散单元法高炉无炉顶布料模拟研究

林成城 , 杜鹤桂

钢铁

从动力学角度,采用离散单元法研究炉料颗粒的受力和运动,建立高炉无炉顶布料数值计算模型,模拟无炉顶布料过程和料面形状.模拟与实测对比表明,两者基本吻合,证明离散单元法在高炉无布料应用中可行,并为高炉无炉顶布料的机理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 , 炉顶 , 布料 , 料面形状 , 数值模拟

亥姆兹共振器抑制振荡燃烧理论分析

高原 , 朱民

工程热物理学报

燃烧室是燃气轮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中的燃烧过程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如何避免和抑制振荡燃烧现象.本文简要阐述了发生振荡燃烧的机理以及亥姆兹共振器抑制振荡燃烧的声学分析,并且通过线性分析与CFD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燃烧系统的燃烧稳定性进行计算;同时分析了共振器共振频率和安装位置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得出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系统的稳定性和模态.这些分析有助于我们在设计和运行燃烧系统时,实现燃烧系统的安全、高效和清洁运行.

关键词: 振荡燃烧 , 亥姆兹共振器 , 线性分析

梅尔T8000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故障维修

赵文冲 , 唐军 , 张黎明

物理测试

一台德产梅尔(Hommel)T8000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在使用几年之后出现故障无法使用,主要表现为:测量传感器电控无法左右移动及传感器检测失灵,整机不能实现全自动检测。通过对机械结构及电气连接方面的分析检查,结果表明:该机LV扫描驱动箱内部由于导向杆上生锈斑和螺杆表面污染产生杂质,造成了滑块轴向移动时机械卡阻;在电气方面,由于传感器接插件内部插针错位的异常断路,导致传感器不工作造成无信号输出。经过机械部分清理加油及传感器接插件部分重新校正处理后设备已完全恢复正常,可全程实现全自动测试。

关键词: 粗糙度测量仪 , 梅尔T8000 , LV驱动箱 , 传感器 , 故障维修

梅尔T8000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故障维修

赵文冲,唐军,张黎明

物理测试

一台德产梅尔(Hommel)T8000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在使用几年之后出现故障无法使用,主要表现为:测量传感器电控无法左右移动及传感器检测失灵,整机不能实现全自动检测。 通过对机械结构及电气连接方面的分析检查,结果表明:该机LV 扫描驱动箱内部由于导向杆上生锈斑和螺杆表面污染产生杂质,造成了滑块轴向移动时机械卡阻;在电气方面,由于传感器接插件内部插针错位的异常断路,导致传感器不工作造成无信号输出。经过机械部分清理加油及传感器接插件部分重新校正处理后设备已完全恢复正常,可全程实现全自动测试。

关键词: 粗糙度测量仪 , Hommel T8000 , LV driving box , sensor connector , fault repair

并罐式无炉顶布料料面中心研究

滕召杰 , 程树森 , 赵国磊

钢铁

并罐式无炉顶的布料操作会产生蛇形偏析,形成不均匀的料面形状,导致料面透气性调节失控的问题.通过开炉布料料面形状的测试结果可知,并罐式无炉顶料面中心与高炉中心不重合,料面中心发生偏移.为了研究无布料过程中的料面分布情况,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炉料颗粒在高炉料面周向上的落点分布,根据落点分布得到料面对称中心位置,并将计算结果与开炉料面形状测试结果对比.根据分析计算结果,从理论出发,提出减小布料过程料流偏析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并罐式 , 布料操作 , 炉料偏析 , 落点

高炉无料炉顶布料规律探索与实践

李传辉 , 安铭 , 高征铠 , 戴建华

钢铁

济钢1 750 m3高炉采用串罐无料炉顶布料系统.建立了布料模型,并在高炉生产中不断验证,逐步消化和掌握了无料技术,摸索出一系列无料炉顶布料的相关规律;建立了布料矩阵调节的基本准则,以"稳"为前提,以"平台漏斗"理论为依据,充分发挥了布料矩阵技术优势,确保高炉稳定顺行.研究结果表明:焦平台一旦确定,靠微调矿石矩阵可以调整煤气流的合理分布,达到维持矿焦比合理分布的控制目标.通过布料矩阵的不断优化,使高炉的顺行状况改善,高炉的利用系数达到2.35 t/(m3·d).

关键词: 高炉 , 无料炉顶 , 布料矩阵 , 焦平台

高炉环形布料优化及布料精度

马财生 , 任廷志 , 杨二旭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60012

为提高无高炉的布料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环形布料优化方法。在分析环形布料工艺特点的基础上,按控制方法将环形布料分为常规多环布料和步进式同心圆布料,以料面形状误差为控制目标建立了环形布料的优化控制数学模型,并设计了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求解。最后将优化模型应用到2580 m3无高炉,利用该优化模型分析了环形布料工艺与布料精度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溜槽倾角档位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常规多环布料的布料精度,但同时导致布料优化控制复杂化,步进式同心圆布料的布料精度高于任意有限多个溜槽倾角档位的常规多环布料,适合充分发挥无炉顶布料灵活的优势,实现期望的炉料分布。

关键词: 炉顶 , 环形布料 , 优化模型 , 布料精度 , 粒子群算法

攀钢双炉顶装料设备长寿化的改造

薛文坦 , 刘树芳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1.05.003

攀钢炼铁厂利用高炉更换大、小机会详细分析了装料设备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并循序渐进地、有重点地分别加以改造,再进一步对大钟及大钟斗进行改进,以提高装料设备使用寿命,为高炉稳定高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装料设备 , 长寿化 , 大钟 ,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