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6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纳米氧化锆增韧刚玉质陶瓷蓄热体的性能研究

吴锋 , , 李志坚 , 李心慰 , 徐娜 , 张玲 , 李志辉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0.01.014

以板状刚玉细粉、活性α-Al2O3微粉为主要原料,脱硅锆或不同Y2O3含量的纳米ZrO2为添加剂, CMC为结合剂,在200 MPa液压压力下半干法压制成型,经1 550 ℃ 2 h烧成,制备了刚玉质陶瓷蓄热体试样,检测烧后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常温耐压强度、抗热震性,并借助SEM分析了其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引入纳米ZrO2与引入脱硅锆相比,纳米ZrO2作为第二相粒子弥散分布于刚玉质陶瓷蓄热体的内部,提高了其强度和抗热震性;纳米ZrO2的增韧效果与其引入时的晶型有关,引入的ZrO2全部为立方晶型时不能发生相变增韧,仅发生微裂纹增韧,增韧效果小,而引入的ZrO2存在适量四方和单斜晶型时通过相变增韧和微裂纹增韧的共同作用提高了刚玉质陶瓷蓄热体的韧性.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锆 , 增韧 , 刚玉 , 陶瓷蓄热体

ZrO2和TiO2对刚玉质陶瓷蓄热体热震稳定性的影响

吴锋 , 李志坚 , , 曲殿利 , 唐建平 , 李心慰 , 徐娜

硅酸盐通报

采用板状刚玉(<0.044 mm)、活性氧化铝(d50=1.7 μm)为主要原料,CMC为结合剂,分别制备了无添加剂、添加TiO2、添加ZrO2以及复合添加ZrO2和TiO2 4种刚玉质陶瓷蓄热体试样;试样经1550℃保温2 h热处理后,检测了其热震稳定性、显气孔率和热膨胀系数.结果表明:与无添加剂和单独添加TiO2、单独添加ZrO2的刚玉质陶瓷蓄热体试样相比,复合添加ZrO2和TiO2的刚玉质陶瓷蓄热体试样的热震稳定性显著提高,其原因是:ZrO2的马氏体相变产生微裂纹增韧、钛酸铝(AT)与刚玉的线膨胀系数差形成微裂纹增韧及AT的线膨胀系数低三者协同增韧的机制显著提高了刚玉质陶瓷蓄热体试样的热震稳定性.

关键词: 氧化锆 , 氧化钛 , 刚玉 , 热震稳定性 , 协同增韧

四苯基卟铟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学传感性能研究

侯长军 , 刘琛 , 丹群 , 法焕宝 , 杨眉 , 向芸颉 , 宋坤 , 陈泳池 , 卢中明

功能材料

在水/二甲基亚砜(DMSO)的混合溶液体系中,利用自组装方法,使5,10,15,20-四苯基卟铟(InTPP)分子聚集成纳米材料,并研究了其最优制备温度为50℃.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铟卟啉纳米材料的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可获得粒径为100~200nm的棒状铟卟啉纳米材料.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了铟卟啉单体与纳米材料光学性质的差别:在紫外-可见光谱中,铟卟啉纳米分散体系的Soret带吸收峰从原来的423nm分别红移到433和453nm,吸光值明显减小,峰形呈劈裂状且明显变宽.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对铟卟啉的光学检测性能进行了研究,将铟卟啉单体和纳米溶液体系对低浓度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的检测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铟卟啉纳米溶液体系的检测效果明显优于单体.

关键词: 铟卟啉 , 纳米材料 , 检测 , 甲基膦酸二甲酯 , 光学性能

亥姆兹共振器抑制振荡燃烧理论分析

高原 , 朱民

工程热物理学报

燃烧室是燃气轮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中的燃烧过程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如何避免和抑制振荡燃烧现象.本文简要阐述了发生振荡燃烧的机理以及亥姆兹共振器抑制振荡燃烧的声学分析,并且通过线性分析与CFD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燃烧系统的燃烧稳定性进行计算;同时分析了共振器共振频率和安装位置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得出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系统的稳定性和模态.这些分析有助于我们在设计和运行燃烧系统时,实现燃烧系统的安全、高效和清洁运行.

关键词: 振荡燃烧 , 亥姆兹共振器 , 线性分析

梅尔T8000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故障维修

赵文冲 , 唐军 , 张黎明

物理测试

一台德产梅尔(Hommel)T8000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在使用几年之后出现故障无法使用,主要表现为:测量传感器电控无法左右移动及传感器检测失灵,整机不能实现全自动检测。通过对机械结构及电气连接方面的分析检查,结果表明:该机LV扫描驱动箱内部由于导向杆上生锈斑和螺杆表面污染产生杂质,造成了滑块轴向移动时机械卡阻;在电气方面,由于传感器接插件内部插针错位的异常断路,导致传感器不工作造成无信号输出。经过机械部分清理加油及传感器接插件部分重新校正处理后设备已完全恢复正常,可全程实现全自动测试。

关键词: 粗糙度测量仪 , 梅尔T8000 , LV驱动箱 , 传感器 , 故障维修

梅尔T8000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故障维修

赵文冲,唐军,张黎明

物理测试

一台德产梅尔(Hommel)T8000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在使用几年之后出现故障无法使用,主要表现为:测量传感器电控无法左右移动及传感器检测失灵,整机不能实现全自动检测。 通过对机械结构及电气连接方面的分析检查,结果表明:该机LV 扫描驱动箱内部由于导向杆上生锈斑和螺杆表面污染产生杂质,造成了滑块轴向移动时机械卡阻;在电气方面,由于传感器接插件内部插针错位的异常断路,导致传感器不工作造成无信号输出。经过机械部分清理加油及传感器接插件部分重新校正处理后设备已完全恢复正常,可全程实现全自动测试。

关键词: 粗糙度测量仪 , Hommel T8000 , LV driving box , sensor connector , fault repair

本钢戈文内燃式热风炉烘炉实践

梁科 , 李伟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06.05.011

本钢六号、七号高炉热风炉设计采用达涅利公司新技术,风温水平明显上了一个新台阶,热风炉的烘炉也采用一种更为安全快捷的方法.

关键词: 内燃式热风炉 , 技术特点 , 烘炉

具有三维超分子结构的单核铜配合物Cu(TSSB)(PHEN)·2H2O的合成与表征

刘巧茹 , 薛灵伟 , 白素贞 , 华亚琼 , 杨维春

人工晶体学报

合成了铜(Ⅱ)-水杨醛缩牛磺酸希夫碱-1,10-菲罗三元配合物,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Pbcn,晶胞参数a=3.10727(13) nm,b=1.28821 (6)nm,c=1.02837(5) nm,α=90.00°,β=90.00°,γ =90.00°,V=4.1164(3) nm3.

关键词: 水杨醛 , 牛磺酸 , 希夫碱 , 配合物 , 晶体结构

第一届中国-新加坡青年材料科学家论坛在京举行

中国材料进展

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主办,北京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承办的“第一届中国-新加坡青年材料科学家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沦坛由分会主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张华博士和北京大学彭海博士负责召集组织。作为“纳米材料分会”的姊妹分会,论坛的主题是“新型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及应用研究”,

关键词: 材料科学家 , 新加坡 , 论坛 , 中国 , 南洋理工大学 , 材料研究学会 , 北京大学 , 纳米材料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