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6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微立方结构基底上生长碳纳米管薄膜的强流脉冲发射特性

麻华丽 , 张新月 , 海波 , 曾凡光 , 王淦平 , 向飞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16.026

采用酞菁铁高温热解方法在具有微立方结构的化学镀镍硅基底上生长了碳纳米管薄膜(Si/Ni-CNTs),并在20GW脉冲功率源系统中采用二板结构对其强流脉冲发射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单脉冲发射条件下,随脉冲电场峰值的增大,Si/Ni-CNTs薄膜的发射电流峰值呈线性增加,当宏观场强达到31.4 V/μm时,发射脉冲电流的峰值可达到14.74kA,对应的发射电流密度1.23kA/cm2,在相同峰值,连续多脉冲情况下,碳纳米管薄膜具有良好的发射可重复性,且发射性能稳定.

关键词: 强流脉冲发射 , 碳纳米管 , 微立方阵列 , 线性增加 , 稳定性

3D基底上碳纳米管场发射Ⅰ-Ⅴ特性建模与计算

海波 , 麻华丽 , 丁佩 , 曾凡光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析了在平面上引入立体墙结构的阴极电场分布,给出了立体墙结构阴极表面的场强分布曲线,结合F-N方程计算了在立体结构上生长碳纳米管和平面型冷阴极上直接生长碳纳米管的电流密度,通过数值计算计算了总的场发射电流,结果表明,场发射电流随场强的变化非常大,立体墙结构型冷阴极场发射电流与平面型冷阴极发射电流相比,场发射能力得到极大的增强.

关键词: 场发射 , 立体结构 , 有限元

两种微结构阵列上碳纳米管薄膜强流脉冲发射比较

麻华丽 , 海波 , 曾凡光 , 向飞 , 王淦平

人工晶体学报

为比较不同微结构对于碳纳米管冷阴极电流发射能力的增强效果,采用酞菁铁高温热解方法,以化学镀铜层为缓冲层在两种不同单元尺度的微结构阵列的硅基底上制备了CNTs薄膜,并在20 GW脉冲功率源系统中采用二极结构对其强流脉冲发射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基底微结构阵列的单元尺度为10 μm×20μm(其中微锥底边长为20μm,单元节距为30 μm)和20 μm × 20 μm.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峰值电场下,基底微结构阵列的单元尺度越小,CNTs薄膜的强流脉冲发射电流越大;且随着峰值电场的增加,单元尺度越小,CNTs薄膜的发射电流的增长速度越快.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强流脉冲发射 , 立体微结构 , 单元尺度

微锥阵列对碳纳米管薄膜强流脉冲发射的影响

麻华丽 , 海波 , 曾凡光 , 向飞 , 王淦平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酞菁铁高温热解方法,以化学镀铜层为缓冲层,在具有微锥结构阵列的硅基底上制备了CNTs薄膜,并采用二极结构,在20 GW脉冲功率源系统中对其强流脉冲发射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峰值电场下,CNT薄膜的发射电流峰值随基底微结构单元尺寸的减小而增大,且当脉冲电场的峰值增加时,CNT薄膜的发射电流的峰值增长速度随基底微结构单元尺寸的减小而增大.结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计算的微锥阵列结构上表面的电场分布,研究了不同单元尺寸的微锥阵列对碳纳米管薄膜强流脉冲发射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强流脉冲发射 , 微锥阵列 , 单元尺寸 , 电场模拟

亥姆兹共振器抑制振荡燃烧理论分析

高原 , 朱民

工程热物理学报

燃烧室是燃气轮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中的燃烧过程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如何避免和抑制振荡燃烧现象.本文简要阐述了发生振荡燃烧的机理以及亥姆兹共振器抑制振荡燃烧的声学分析,并且通过线性分析与CFD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燃烧系统的燃烧稳定性进行计算;同时分析了共振器共振频率和安装位置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得出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系统的稳定性和模态.这些分析有助于我们在设计和运行燃烧系统时,实现燃烧系统的安全、高效和清洁运行.

关键词: 振荡燃烧 , 亥姆兹共振器 , 线性分析

梅尔T8000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故障维修

赵文冲 , 唐军 , 张黎明

物理测试

一台德产梅尔(Hommel)T8000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在使用几年之后出现故障无法使用,主要表现为:测量传感器电控无法左右移动及传感器检测失灵,整机不能实现全自动检测。通过对机械结构及电气连接方面的分析检查,结果表明:该机LV扫描驱动箱内部由于导向杆上生锈斑和螺杆表面污染产生杂质,造成了滑块轴向移动时机械卡阻;在电气方面,由于传感器接插件内部插针错位的异常断路,导致传感器不工作造成无信号输出。经过机械部分清理加油及传感器接插件部分重新校正处理后设备已完全恢复正常,可全程实现全自动测试。

关键词: 粗糙度测量仪 , 梅尔T8000 , LV驱动箱 , 传感器 , 故障维修

梅尔T8000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故障维修

赵文冲,唐军,张黎明

物理测试

一台德产梅尔(Hommel)T8000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在使用几年之后出现故障无法使用,主要表现为:测量传感器电控无法左右移动及传感器检测失灵,整机不能实现全自动检测。 通过对机械结构及电气连接方面的分析检查,结果表明:该机LV 扫描驱动箱内部由于导向杆上生锈斑和螺杆表面污染产生杂质,造成了滑块轴向移动时机械卡阻;在电气方面,由于传感器接插件内部插针错位的异常断路,导致传感器不工作造成无信号输出。经过机械部分清理加油及传感器接插件部分重新校正处理后设备已完全恢复正常,可全程实现全自动测试。

关键词: 粗糙度测量仪 , Hommel T8000 , LV driving box , sensor connector , fault repair

本钢戈文内燃式热风炉烘炉实践

梁科 , 李伟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06.05.011

本钢六号、七号高炉热风炉设计采用达涅利公司新技术,风温水平明显上了一个新台阶,热风炉的烘炉也采用一种更为安全快捷的方法.

关键词: 内燃式热风炉 , 技术特点 , 烘炉

低COD处理沉钒废水回收低铁含铬渣冶炼金属铬

滕晓慧 , 庄立军 , 李文慧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6.02.013

用焦亚硫酸钠、海波上层液分别处理沉钒废水,研究表明:海波上层液还原沉钒废水COD高达2 878 mg/L,远超排放标准;用焦亚硫酸钠还原沉钒废水,中和、沉淀能够获取低COD废水、低铁含铬渣.用焦亚硫酸钠处理沉钒废水工业运行技术条件:焦亚硫酸钠加入倍数3.1 ~3.2,还原反应时间15 ~ 30 min.处理后废水经汽提脱氨塔脱氨后,排向污水处理厂的废水未检出六价铬,COD平均值65 mg/L,符合辽宁省地方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排放限值,所得含铬渣中铁含量较低(以Fe2O3计0.27%),铬含量高(以Cr2O3计41.6%).含铬渣经煅烧窑煅烧、炉外法冶炼出牌号JCr95金属铬(Cr≥95%)产品,质量合格.

关键词: 沉钒废水 , 海波上层液 , 焦亚硫酸钠 , 还原 , COD , 含铬渣 , 金属铬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