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朝
,
刘国元
,
付自来
,
陈会东
,
雷竹芳
,
李文甫
材料开发与应用
研究了不同氧化铝含量弥散铜中弥散相特征与其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氧化铝含量的弥散铜中纳米相颗粒粒度均匀、弥散分布,颗粒间距较大.该材料塑性好,加工硬化速度慢.中等氧化铝含量的弥散铜纳米相粒度均匀、弥散分布,颗粒间距小,加工硬化速度快.高氧化铝含量弥散铜的纳米相存在多种形貌,且分布的均匀性差,材料难以加工.
关键词:
铜合金
,
弥散强化铜
,
弥散相
,
纳米氧化铝
张文芹
,
雷竹芳
材料开发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545.2009.02.003
本文介绍了高阻尼铜合金板材用于舰船后传动系统的研制过程,并对影响阻尼特性的关键热处理工艺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材料在820~850℃淬火和420℃×12h时效后,组织显示为清晰、整齐的孪晶马氏体组织,这些孪晶界面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可以移动或滑移,从而吸收振动能量,达到减振降噪的功能.
关键词:
高阻尼铜合金
,
阻尼特性
,
热处理
,
孪晶马氏体
岳灿甫
,
王永朝
,
郭海霞
,
雷竹芳
,
陈会东
材料开发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545.2007.04.003
采用内氧化法用雾化铜铝合金粉制备出了铝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15%、0.25%、0.35%的3种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合金.研究了Al2O3弥散强化铜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弥散铜合金的晶粒细小,晶粒大小在0.2~1μm之间;内氧化工艺生成的细小氧化铝质点在晶粒内部呈弥散分布,其平均直径小于20nm.0.35%Al含量的弥散强化铜合金抗拉强度为600MPa,电导率为83%IACS,满足了CuCrZr电阻焊电极的要求,可以作为CuCrZr电阻焊电极的替代材料.
关键词:
内氧化
,
弥散强化
,
纳米Al2O3质点
,
弥散铜
王成林
,
张之敬
,
马斌
,
雷竹芳
,
王永朝
,
林新志
材料导报
利用基础激振、共振质量法设计了专用的实验系统,对新型阻尼橡胶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测试,获得了阻尼橡胶刚度系数、阻尼系数以及损耗因子等特征参数值,并分析了特征参数与使用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
基础激振
,
共振质量法
,
动态特性测试
,
损耗因子
雷竹芳
,
高义民
,
刘志超
材料开发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545.2003.04.004
针对具有良好耐蚀性的FeMnSiCrNiCo系合金,确定了合理的热加工及固溶处理温度,研究了预变形量、退火温度及记忆训练对合金记忆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微观组织.结果表明,随着预变形量增加,记忆回复率(ηm)下降,但记忆回复应变量(εm)有一个最佳值.合金的记忆性能和微观组织随训练退火温度变化而不同,训练退火温度对训练效果起十分关键的作用,母相亚结构是决定合金记忆性能的根本因素.
关键词:
铁基形状记忆合金
,
形状记忆效应
,
马氏体转变
王大维
,
李岩松
贵金属
在旋转蒸发体系中,研究雷酸金的制备方法,并探索了不同条件下雷酸金产品的金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105℃下蒸发45 min 为相对最优制备条件;用90℃蒸馏水洗涤90 min 为雷酸金最佳后续处理条件。
关键词:
无机化学
,
雷酸金
,
金含量
,
洗涤水
,
洗涤处理
余方兵
,
宋剑斌
,
吴秋宁
,
陈丽红
,
杨文斌
,
侯伦灯
复合材料学报
采用电子活化再生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GET ATRP)法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到竹粉(BF)表面,并采用哈克微量混合流变仪及旋转流变仪考察了竹粉接枝改性前后对竹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的影响.毛细管流变结果表明,竹粉/PETG复合材料属于假塑性流体,呈现剪切变稀的现象;应变扫描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竹粉/PETG复合材料体系相比,竹粉经接枝改性后其复合材料体系在更大的应变范围内属于线性弹性行为;频率扫描结果表明,竹粉的接枝改性处理有助于促进竹粉在PETG基体中的均匀分散.
关键词:
竹粉
,
接枝
,
PETG
,
复合材料
,
流变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