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洪斌
,
刘道新
,
吴剑
,
叶作彦
,
胡慧玲
,
张小明
,
雷明霞
材料保护
为了有效控制2E12新型铝合金的晶间腐蚀和剥离腐蚀破坏,对2E12-B铝合金表面分别进行了包铝、阳极氧化和微弧氧化处理,利用浸泡腐蚀试验、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研究了表面处理对2E12-T3铝合金晶间腐蚀和剥离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探讨了作用机理。结果表明:2E12一13铝合金对晶间腐蚀和剥离腐蚀十分敏感,表面包铝、阳极氧化和微弧氧化均能显著提高2E12-13铝合金的抗晶间腐蚀和抗剥离腐蚀性能,其中微弧氧化处理提高抗晶间腐蚀性能的效果最好,表面包铝提高抗剥离腐蚀性能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
阳极氧化
,
微弧氧化
,
包铝层
,
2E12-T3铝合金
,
晶间腐蚀
,
剥离腐蚀
曹睿
,
雷明霞
,
陈剑虹
,
张继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主要就加载速度对TiAl基合金2种组织缺口弯曲断裂机制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缺口弯曲试验中,裂纹沿着局限于缺口根部中心线上的高应力区起裂并扩展;全层组织断裂韧性随加载速度的变快而增加,而双态组织断裂韧性随加载速率的增大几乎没有变化,这主要是由于在不同加载速度下全层组织在加载速度快和慢时的断裂过程不同,双态组织则是相同的;全层组织试样具有较差的拉伸性能,但是具有较高的断裂韧性,这是由于2种试验时的断裂机制不同.在拉伸试验时大层团晶粒引起严重的损伤和低的强度;然而在3PB试验中大层团形成更大的分叉裂纹以及形成穿过主裂纹扩展的更大阻碍物.
关键词:
TiAl基合金
,
加载速率
,
缺口韧性
,
断裂机制
雷明霞
,
曹睿
,
陈剑虹
,
张继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拉伸断裂、拉伸卸载实验和相应的SEM观察研究了载荷控制下加载速率对具有全层(FL)和双态(DP)组织TiAl基合金断裂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载速率比较小时,微裂纹的面密度较大,即有足够的时间开裂,裂纹沿着晶界或者层间起裂,并且在层团内部基本上沿着层间扩展,基本上没有河流纹走向,沿层断裂面占整个断口的绝大部分,断口上晶粒结构比较明显,对材料性能影响较大;加载速率较大时裂纹没有足够的时间起裂和扩展,因此在断裂时形成很多河流纹走向,而且断口形貌中晶粒结构不明显;由于提前开裂的裂纹很少,所以表现出断面上分布的断裂小面的尺寸较小,从而对材料性能影响较小.
关键词:
TiAl基合金
,
加载速率
,
载荷控制
,
断裂机理
叶作彦
,
刘道新
,
吴剑
,
张小明
,
杨智
,
雷明霞
腐蚀学报(英文)
采用浸泡腐蚀实验、金相分析、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技术研究了喷丸强化和应力因素对2E12-T3铝合金剥蚀行为的影响规律,探讨了作用机理.结果表明,2E12-T3铝合金具有很高的剥蚀敏感性,拉应力会明显增强其剥蚀敏感程度,而压应力则会降低其剥蚀敏感性.采用合理的喷丸强化工艺(喷丸强度取0.15 mmN,覆盖率取100%)能够明显降低2E12-T3铝合金的剥蚀敏感性,有效抑制表面鼓泡和分层现象,归因于喷丸引入了表面残余压应力,同时使表层晶粒细化,晶粒的长宽比降低.过高强度或过大覆盖率的喷丸处理,会使铝合金表面产生较严重的损伤性,降低对2E12-T3铝合金的抗剥蚀性能的改善效果.
关键词:
2E12-T3铝合金
,
喷丸强化
,
剥落腐蚀
,
残余应力
,
应力因素
叶作彦
,
刘道新
,
李重阳
,
张晓化
,
张小明
,
雷明霞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40582
为了提高7A85铝合金的耐蚀性,采用单极性正脉冲微弧氧化(MAO)技术在其表面制备了陶瓷膜层,并采用稀土铈盐、铬酸盐和SiO2溶胶对MAO膜进行封闭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和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封闭处理对膜层表面形貌、结构和在酸性NaCl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实验发现,MAO膜在酸性NaCl溶液中不能有效地保护铝合金基体.稀土铈盐和铬酸盐封闭处理通过沉积水合氢氧化物封闭孔隙,可以提高MAO膜的耐蚀性.但在酸性溶液中,封孔物质会和H+发生反应而溶解,故经封闭的MAO试样也会发生腐蚀失效.SiO2溶胶封闭处理后MAO膜表面覆盖一层凝胶,使膜层成为完整的致密层,可以保护铝合金基体在酸性NaCl溶液中免受腐蚀.
关键词:
铝合金
,
微弧氧化
,
封闭处理
,
电化学
,
耐蚀性
,
SiO2溶胶
王大维
,
李岩松
贵金属
在旋转蒸发体系中,研究雷酸金的制备方法,并探索了不同条件下雷酸金产品的金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105℃下蒸发45 min 为相对最优制备条件;用90℃蒸馏水洗涤90 min 为雷酸金最佳后续处理条件。
关键词:
无机化学
,
雷酸金
,
金含量
,
洗涤水
,
洗涤处理
张要强
,
张帆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8.01.011
研究了在35 kV输电线路雷电"易击段"绝缘子串上并接线路避雷器来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方法.建立了雷电波作用下35 kV输电线路电磁暂态仿真计算模型,借助电磁暂态软件(ATP-EMTP)仿真分析了线路避雷器对35 kV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易击段"架设线路避雷器后.可明显提高35kV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尤其雷直击导线时,线路避雷器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雷击杆塔塔顶时,杆塔接地电阻是影响35 kV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重要因素.最后,仿真估算了不同避雷器架设方案下35 kV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本研究对于平原地区35 kV输电线路的线路防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输电线路
,
杆塔接地电阻
,
线路型避雷器
,
耐雷水平
郑雪芳
,
刘波
,
朱育菁
,
陈德局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6.06044
建立了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和紫外检测系统快速分离青枯雷尔氏菌的细菌色谱方法.通过比较青枯雷尔氏菌悬浮在哌嗪-HCl缓冲体系和双蒸水后的菌体数变化及细胞形态变化,分析该缓冲液对青枯雷尔氏菌生长活性及细胞表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枯雷尔氏菌悬浮在乎衡缓冲液、洗脱缓冲液和双蒸水中的菌体数量无明显差异,分别为6.467× 109、6.267× 109和6.233× 109 cfu/mL.透射电镜观察发现,3种溶液处理后,青枯雷尔氏菌均保持完整的细胞结构研究了缓冲液pH值、流速及菌体细胞浓度对青枯雷尔氏菌色谱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青枯雷尔氏菌的最佳色谱分离条件为:缓冲液pH值为8.0,流速为2 mL/min,菌体浓度大于1.0× 108 cfu/mL且小于1.0× 1010cfu/mL.该分离条件缩短了分离时间,提高了分离效率,为快速分离青枯雷尔氏菌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同时也为细菌等微生物的分离提供了新途径.
关键词:
高效离子交换色谱
,
分离
,
青枯雷尔氏菌
,
细胞表面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