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三华
,
李周
,
雷前
,
汪明朴
,
申镭诺
,
潘志勇
,
刘会群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光学显微镜、维氏硬度计、双臂电桥、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对Cu-5.2Ni-1.2Si和Cu-5.2Ni-1.SAl-1.2Si合金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2种合金的铸态组织均为发达的树枝晶组织,包括白亮的枝晶区、非平衡凝固相粒子及中间过渡区.其中枝晶为富Cu区,凝固相为富Ni和Si区,Al元素则比较均匀地分布在铸态组织中.峰值时效后,Cu-5.2Ni-1.5Al-1.2Si合金具有比Cu-5.2Ni-1.2Si合金更高的硬度.Al元素不但促进了Ni2Si的沉淀析出,还形成了Ni3Al沉淀相,从而大大提高合金强度.2种合金的时效早期均出现了有序化,峰时效时主要为沉淀析出强化,合金具有较好的抗过时效能力.
关键词:
Cu-Ni-Si合金
,
固溶处理
,
沉淀析出
李树梅
,
汪明朴
,
张真
,
李周
,
唐宁
,
雷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利用Geeble1500 热模拟实验机对双辊连续铸轧AZ31B镁板在变形温度为100 ℃,应变速率为10-3 s-1的条件下进行单轴压缩变形, 并利用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微观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上述的条件下变形时,合金中产生大量的孪晶,孪晶与孪晶之间相互交截,在孪晶界及孪晶交截区出现大量的位错,并且有动态再结晶核心及再结晶小晶粒,说明该合金中动态再结晶形核位置主要为孪晶界及孪晶-孪晶交截区.
关键词:
AZ31B镁合金
,
孪生
,
孪晶-孪晶交截
,
动态再结晶
,
变形机制
李周
,
雷前
,
黎三华
,
申镭诺
,
李思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7.001
超高强弹性铜合金是导电弹性元器件的关键材料之一,它广泛应用在电子电工、通信导航、汽车工业和海洋工程等领域.综述了超高强铜合金材料的研究开发现状,以强度超过1000 MPa的Cu-Be、Cu-Ti、Cu-Ni-Sn、Cu-Ni-Mn、Cu-Ni-Si和Cu-Ni-Al合金为例,概述了它们的合金化设计原则,时效过程中的相变机理,包括相变贯序、析出相的分布、取向关系等,同时对它们的制备特点、主要应用领域、强化机制和相关物理性能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它们开发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前景和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
超高强
,
铜合金
,
弹性材料
王晶
,
李周
,
李思
,
邢岩
,
申镭诺
,
雷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设计并制备一种超高强导电Cu-6.0Ni-1.0Si-0.5Al-0.15Mg-0.1Cr(质量分数,%)合金.通过测量合金的硬度,分析经固溶处理并分别经600~850℃等温处理后再在450℃时效处理1h的合金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建立合金的时间-温度-性能(TTP)曲线.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研究合金在等温处理过程中的第二相的析出规律.结果表明:合金的鼻尖温度约为725℃,淬火敏感区域为675~775℃.合金在淬火敏感区进行等温处理时,晶内析出的δ-Ni2Si和Ni3A1迅速形核和长大;延长等温时间,析出相粗化,合金的硬度随之降低.合金在鼻尖温度附近表现出高的淬火敏感性.
关键词:
CuNiSiAl合金
,
等温处理
,
淬火敏感性
,
力学性能
王大维
,
李岩松
贵金属
在旋转蒸发体系中,研究雷酸金的制备方法,并探索了不同条件下雷酸金产品的金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105℃下蒸发45 min 为相对最优制备条件;用90℃蒸馏水洗涤90 min 为雷酸金最佳后续处理条件。
关键词:
无机化学
,
雷酸金
,
金含量
,
洗涤水
,
洗涤处理
张要强
,
张帆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8.01.011
研究了在35 kV输电线路雷电"易击段"绝缘子串上并接线路避雷器来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方法.建立了雷电波作用下35 kV输电线路电磁暂态仿真计算模型,借助电磁暂态软件(ATP-EMTP)仿真分析了线路避雷器对35 kV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易击段"架设线路避雷器后.可明显提高35kV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尤其雷直击导线时,线路避雷器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雷击杆塔塔顶时,杆塔接地电阻是影响35 kV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重要因素.最后,仿真估算了不同避雷器架设方案下35 kV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本研究对于平原地区35 kV输电线路的线路防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输电线路
,
杆塔接地电阻
,
线路型避雷器
,
耐雷水平
郑雪芳
,
刘波
,
朱育菁
,
陈德局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6.06044
建立了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和紫外检测系统快速分离青枯雷尔氏菌的细菌色谱方法.通过比较青枯雷尔氏菌悬浮在哌嗪-HCl缓冲体系和双蒸水后的菌体数变化及细胞形态变化,分析该缓冲液对青枯雷尔氏菌生长活性及细胞表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枯雷尔氏菌悬浮在乎衡缓冲液、洗脱缓冲液和双蒸水中的菌体数量无明显差异,分别为6.467× 109、6.267× 109和6.233× 109 cfu/mL.透射电镜观察发现,3种溶液处理后,青枯雷尔氏菌均保持完整的细胞结构研究了缓冲液pH值、流速及菌体细胞浓度对青枯雷尔氏菌色谱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青枯雷尔氏菌的最佳色谱分离条件为:缓冲液pH值为8.0,流速为2 mL/min,菌体浓度大于1.0× 108 cfu/mL且小于1.0× 1010cfu/mL.该分离条件缩短了分离时间,提高了分离效率,为快速分离青枯雷尔氏菌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同时也为细菌等微生物的分离提供了新途径.
关键词:
高效离子交换色谱
,
分离
,
青枯雷尔氏菌
,
细胞表面特性
龙章德
,
许建和
,
潘江
催化学报
对粘质沙雷氏菌脂肪酶进行了固定化研究,确定硅藻土和环氧树脂Eupergit C是较好的固定化载体. 固定化后酶的热稳定性、 pH稳定性及储存稳定性均明显提高. 以Eupergit C共价固定的脂肪酶,其操作稳定性比硅藻土吸附酶好,重复使用10批次后,剩余酶活力还有50%左右,戊二醛交联对Eupergit C固定化酶稳定性的提高没有明显效果,而硅藻土吸附酶经戊二醛交联后稳定性有所提高,经5批次反应后剩余酶活力还有50%. 使用交联后的硅藻土固定化酶(1 g, 200 U), 在两相搅拌反应器(工作体积200 ml, 甲苯∶水体积比=1)中对地尔硫卓手性前体(±)-反式3-(4'-甲氧苯基)缩水甘油酸甲酯((±)-MPGM)(有机相浓度为0.5 mol/L)进行了催化拆分,经5批次反应后,共得纯(2R,3S)-(-)-MPGM 18.6 g, 产品光学纯度(对映体过量)>99%, 总收率为37.2%.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
,
脂肪酶
,
固定化
,
对映选择性水解
,
反式3-(4'-甲氧苯基)缩水甘油酸甲酯
,
硅藻土
,
环氧树脂
,
Eupergit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