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2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Tl-2212超导薄膜的制备

胡芳仁 , 伊长虹 , 赵新杰 , , 陈莺飞 , 郑东宁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3.z1.015

以铝酸镧晶体为基片,采用两步法制备Tl-2212超导薄膜,包括在低温(150℃)下利用激光脉冲沉积(PLD)工艺沉淀Ba2CaCu2Ox非晶前驱体薄膜和在高温(740~830℃)下前驱体薄膜的铊化结晶、取向生长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得的膜的相组成为Tl-2212,表面存在大量均匀分布的成分为Tl2Ba2CaCu2Ox的亚微米颗粒.其零电阻温度为101K.薄膜与基片之间界面清晰,没有过渡层,薄膜具有良好的c取向外延条纹.

关键词: Tl-2212超导薄膜 , 激光脉冲沉积

GMR免疫芯片的蛋白质固定及检测研究

谭抑扬 , 冯洁 , 陈翔 , 刘强 , , 周勇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采用磁控溅射、光刻、离子束刻蚀、及剥离工艺等技术和方法,制备了多层膜结构的阵列式巨磁电阻(giant magneto resistive,GMR)传感器芯片,可同时对多指标进行检测,并研究了GMR生物传感器上蛋白质分子的固定及检测.传感器表面通过等离子体与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修饰后,可特异性地结合抗体分子.在蛋白质分子的固定实验中,使用人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作为探针修饰在传感器表面,以捕获生物素标记的驴抗人IgG,,并通过亲和素标记过的直径300nm的超顺磁磁珠检测GMR生物传感器的信号.本实验对五种浓度的驴抗人IgG进行了检测,得到了4~164mΩ的GMR电阻变化值,且GMR信号与驴抗人IgG的浓度呈半对数关系.该阵列式GMR传感器芯片可用于定量检测生物样品中某种或某几种蛋白浓度的实验,并有望未来应用于临床检测中.

关键词: GMR , 免疫芯片 , PEI , 蛋白质固定 , 磁珠

制备高纯度酸金的工艺研究

王大维 , 李岩松

贵金属

在旋转蒸发体系中,研究酸金的制备方法,并探索了不同条件下酸金产品的金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105℃下蒸发45 min 为相对最优制备条件;用90℃蒸馏水洗涤90 min 为酸金最佳后续处理条件。

关键词: 无机化学 , 酸金 , 金含量 , 洗涤水 , 洗涤处理

用MCNPx程序计算宽能谱中子姆仪的响应曲线

苏有武 , 朱小龙 , 李武元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2.008

利用MCNPx程序计算了宽能谱中子姆仪的响应曲线. 计算表明, 增加铅层对低能中子的响应没有明显的影响, 但在高能区(几百MeV以上)宽能谱中子姆仪的响应与铅层的厚度有关. 铅层厚度为0.6 cm时响应比普通姆仪提高约3倍, 当铅层厚度增加到1.2 cm时响应高约5倍. 虽然计算结果与ICRP建议书中的H*(10)曲线相比还有一定的差别, 但改变慢化体的结构对提高高能中子的探测效率是有明显效果的.

关键词: MCNPx , 高能中子 , 姆仪

采用线路型避雷器提高35 kV输电线路的耐水平

张要强 , 张帆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8.01.011

研究了在35 kV输电线路雷电"易击段"绝缘子串上并接线路避雷器来提高线路耐水平的方法.建立了雷电波作用下35 kV输电线路电磁暂态仿真计算模型,借助电磁暂态软件(ATP-EMTP)仿真分析了线路避雷器对35 kV输电线路耐水平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易击段"架设线路避雷器后.可明显提高35kV输电线路的耐水平,尤其直击导线时,线路避雷器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雷击杆塔塔顶时,杆塔接地电阻是影响35 kV输电线路耐水平的重要因素.最后,仿真估算了不同避雷器架设方案下35 kV输电线路的耐水平.本研究对于平原地区35 kV输电线路的线路防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输电线路 , 杆塔接地电阻 , 线路型避雷器 , 水平

青枯尔氏菌特征菌株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快速分离条件的优化

郑雪芳 , 刘波 , 朱育菁 , 陈德局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6.06044

建立了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和紫外检测系统快速分离青枯尔氏菌的细菌色谱方法.通过比较青枯尔氏菌悬浮在哌嗪-HCl缓冲体系和双蒸水后的菌体数变化及细胞形态变化,分析该缓冲液对青枯尔氏菌生长活性及细胞表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枯尔氏菌悬浮在乎衡缓冲液、洗脱缓冲液和双蒸水中的菌体数量无明显差异,分别为6.467× 109、6.267× 109和6.233× 109 cfu/mL.透射电镜观察发现,3种溶液处理后,青枯尔氏菌均保持完整的细胞结构研究了缓冲液pH值、流速及菌体细胞浓度对青枯尔氏菌色谱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青枯尔氏菌的最佳色谱分离条件为:缓冲液pH值为8.0,流速为2 mL/min,菌体浓度大于1.0× 108 cfu/mL且小于1.0× 1010cfu/mL.该分离条件缩短了分离时间,提高了分离效率,为快速分离青枯尔氏菌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同时也为细菌等微生物的分离提供了新途径.

关键词: 高效离子交换色谱 , 分离 , 青枯尔氏菌 , 细胞表面特性

厚板精技术的工艺研究

彭群 , 李荣洪 , 郑鹏飞 , 赵彦启 , 陆辛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4.04.002

在吸取强力压边精、对向凹模精、振动修边和往复裁等金属塑性加工工艺特点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往复成形精--一种新型的厚板精工艺方法,以突破传统精技术对加工材料的厚度限制.先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新工艺进行了研究,然后研制了用于实现新工艺的模具,该模具由两个凹模,两个凸模组成,其动作比强力压边精更复杂.研究表明,新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能够加工更厚的材料,利用新工艺,项目组通过实验获得了直径为Ф30 mm,厚度为12 mm的合格圆形35#钢精件.新工艺突破了传统精工艺对材料厚度的限制,将大大拓展精技术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 厚板精 , 往复成形精 , 塑性加工 , 厚度限制 , 数值模拟

铌带工艺研究

朱军 , 张亚军 , 李桂鹏 , 张春恒 , 张全

材料开发与应用

铌带主要应用于电解电容器行业,深铌带不但要满足内部晶粒尺寸的要求,而且要满足其后续加工的力学性能要求.深铌带要经过多次的拉伸,对铌带的生产工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研究了锻造、轧制、热处理3个关键工艺,确定了能够满足电解电容器行业用深铌带的生产加工工艺.

关键词: 铌带 , 晶粒尺寸 , 锻造工艺 , 轧制工艺 , 热处理工艺

钢夹杂物控制研究

唐向东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5-4006.2005.04.007

攀钢通过优化深钢转炉冶炼、炉外精炼及连铸浇铸等工艺,使其产品夹杂物得到了控制,夹杂废品率降低.

关键词:

现代物理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的前沿——坡密子是一个其化的张量胶子球

马维兴 , 刘龙章 , 周丽娟 , 胡朝晖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1.04.021

提出了坡密子就是质量~2.2 GeV、量子数为IGJPC=0 +2++的张量胶子球的其轨迹. 高能质子-质子弹性散射微分截面的研究表明, 这个猜想与张量胶子球的实验材料完全一致的.

关键词: 坡密子 , 胶子球 , 质子质子散射 , 量子色动力学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