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四伍
,
蔡焕青
,
雷亚红
,
周思宇
,
林安
,
刘光明
材料保护
以硝酸铈溶液为钝化液,辅以过氧化氢氧化剂,对碳钢进行化学浸泡处理,以达到缓蚀的目的.采用硫酸铜点滴、电化学交流阻抗谱、中性盐雾腐蚀方法,研究了钝化液不同pH值、硝酸铈浓度时的钝化效果.结果表明:以硝酸铈浓度为1 000 mg/L,pH值为2进行钝化,碳钢具有较好的硫酸铜点滴性能、耐中性盐雾腐蚀性能,最大的交流阻抗值,钝化效果最好.
关键词:
铈盐钝化
,
碳钢
,
防腐蚀性能
吴四伍
,
雷亚红
,
蔡焕青
,
刘光明
,
林安
材料保护
碳钢常规铈盐钝化膜的耐蚀性不够理想.以硝酸铈和过氧化氢配制钝化液,通过化学浸泡处理,在Q235碳钢表面制备铈盐钝化膜;通过KH-560硅烷偶联剂对铈盐钝化件进行二次封孔处理,制备了铈盐-硅烷复合钝化膜;对2种钝化膜试样进行了NSS,EIS,SEM和EDS测试.试验结果显示,铈盐钝化膜明显提高了基材的耐蚀性能,但是钝化膜表面存在一些微孔和裂缝,对其耐蚀性能造成不利影响;而硅烷膜能够完整覆盖和填充铈盐钝化膜表面的缝隙和微孔,改善了铈盐钝化膜的耐蚀性能.
关键词:
铈盐钝化
,
铈盐-硅烷复合钝化
,
碳钢
,
耐蚀性能
李振柱
,
雷亚红
,
吴荣
,
吴四伍
,
金广泉
,
林安
材料保护
为了解决传统水性聚氨酯涂料导电性不佳的问题,通过将具有导电功能的防腐蚀材料聚苯胺加入到聚氨酯成膜物中,制成了导电性好、防腐蚀性能优良的新型防腐蚀涂料,并考察了其综合性能.结果表明:聚氨酯与聚苯胺比例在14∶1左右时漆膜性能最好;温度对其干燥时间影响较小,漆膜在30℃及以上10 min内即可实干;漆膜的耐水性良好.漆膜性能测试结果完全符合国家标准,表明该涂料具有优良的防腐蚀性能.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
水性聚苯胺
,
防腐蚀涂料
,
导电性
,
防腐蚀性能
雷亚红
,
吴荣
,
吴四伍
,
林安
,
金广泉
材料保护
为了解决溶剂型富锌漆环境污染的问题,以改性水性环氧树脂为基料,添加改性多元胺固化剂、70%~80%锌粉,同时辅以助剂,研制了环境友好型水性环氧富锌防腐蚀漆,探讨了树脂的选择和加入比例、锌粉用量、固化剂选择和用量等对水性环氧富锌防腐蚀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漆膜性能优异,可应用于各种重防腐蚀领域的金属底涂或中涂.
关键词:
水性环氧富锌漆
,
组分
,
防腐蚀性能
王大维
,
李岩松
贵金属
在旋转蒸发体系中,研究雷酸金的制备方法,并探索了不同条件下雷酸金产品的金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105℃下蒸发45 min 为相对最优制备条件;用90℃蒸馏水洗涤90 min 为雷酸金最佳后续处理条件。
关键词:
无机化学
,
雷酸金
,
金含量
,
洗涤水
,
洗涤处理
邰超
,
邹洪
,
朱玉军
,
刘凤
,
冉莉楠
,
谷学新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3.02.011
提出了用可溶性滤膜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钯(Ⅱ)的简便方法.钯(Ⅱ)与亚硝基红盐以及氯化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铵形成的三元络合物能够被硝化纤维微孔滤膜定量富集.富集膜溶解在小体积的二甲亚砜中,于420nm处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定吸光度.在5mL溶液中,钯(Ⅱ)含量在0.8~72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应用于工业废水以及催化剂中钯(Ⅱ)的分析,回收率高,结果满意.
关键词:
钯(Ⅱ)
,
光度法
,
富集
,
可溶性滤膜
张要强
,
张帆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8.01.011
研究了在35 kV输电线路雷电"易击段"绝缘子串上并接线路避雷器来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方法.建立了雷电波作用下35 kV输电线路电磁暂态仿真计算模型,借助电磁暂态软件(ATP-EMTP)仿真分析了线路避雷器对35 kV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易击段"架设线路避雷器后.可明显提高35kV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尤其雷直击导线时,线路避雷器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雷击杆塔塔顶时,杆塔接地电阻是影响35 kV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重要因素.最后,仿真估算了不同避雷器架设方案下35 kV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本研究对于平原地区35 kV输电线路的线路防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输电线路
,
杆塔接地电阻
,
线路型避雷器
,
耐雷水平
郑雪芳
,
刘波
,
朱育菁
,
陈德局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6.06044
建立了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和紫外检测系统快速分离青枯雷尔氏菌的细菌色谱方法.通过比较青枯雷尔氏菌悬浮在哌嗪-HCl缓冲体系和双蒸水后的菌体数变化及细胞形态变化,分析该缓冲液对青枯雷尔氏菌生长活性及细胞表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枯雷尔氏菌悬浮在乎衡缓冲液、洗脱缓冲液和双蒸水中的菌体数量无明显差异,分别为6.467× 109、6.267× 109和6.233× 109 cfu/mL.透射电镜观察发现,3种溶液处理后,青枯雷尔氏菌均保持完整的细胞结构研究了缓冲液pH值、流速及菌体细胞浓度对青枯雷尔氏菌色谱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青枯雷尔氏菌的最佳色谱分离条件为:缓冲液pH值为8.0,流速为2 mL/min,菌体浓度大于1.0× 108 cfu/mL且小于1.0× 1010cfu/mL.该分离条件缩短了分离时间,提高了分离效率,为快速分离青枯雷尔氏菌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同时也为细菌等微生物的分离提供了新途径.
关键词:
高效离子交换色谱
,
分离
,
青枯雷尔氏菌
,
细胞表面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