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6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元素钾、硅和铝在PM10的形态与分布研究

刘小伟 , 徐明厚 , 于敦喜 , 郝炜 , , 俞云

工程热物理学报

通过对平顶山烟煤在沉降炉内的燃烧试验,结合热力学平衡计算分析,研究了三种选定的矿物质成灰元素钾、硅和铝在可吸入颗粒物中的形态与分布.燃烧试验条件为:煤粉粒径小于63 μm,燃烧温度在1400℃,炉内燃烧气氛为空气气氛.试验采用低压撞击器(LPI)按不同粒径大小从0.03~10 μm共分为13级,分别采集燃烧后的可吸入颗粒物.并采用热力学平衡计算分析方法研究了氧化性气氛中元素钾、硅和铝的化学形态和物理相.试验和计算结果显示:钾元素主要以K单质的形式气化,大部分以K2SO4、KCl、K2HPO4的形式存在于亚微米颗粒中,极少量以KAlSi2O6相存在于PM1.0-10中;极少量Si和Al元素分别以SiO和OAlOH及A1OH的形式气化,以固相SiO2和Al2O3存在于亚微米颗粒中,而大部分则以SiO2和A16Si2O13的形式存在于PM1.0-10中.

关键词: 燃煤 , 颗粒物 , 元素 , 形态与分布

燃煤锅炉PM10形成与排放特性的实验研究

, 徐明厚 , 丘纪华 , 郭欣 , 刘小伟 , 高翔鹏

工程热物理学报

应用低压撞击器分别对某50 MW和100 MW燃煤机组锅炉除尘器前后飞灰颗粒进行采样,研究了除尘器前后煤灰颗粒的排放特性及元素分布特征,对颗粒物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粒径小于0.377μm颗粒可能是通过气化-凝结机理形成,煤灰中元素Na、Mg、S、Gu、Zn和Pb约有10%~30%分布在粒径小于0.377μm颗粒中,元素Al、Si和Ca相应的值只有1%左右,元素Fe、Cr和Mn相应的值约为3%~8%.两台锅炉除尘器入口和出口PM10的质量粒径呈双峰分布,其峰值分别在0.1 μm和4μm左右.除尘器对不同粒径颗粒除尘效果的不同导致了除尘器入、出口处颗粒组成特征的明显不同.

关键词: 煤燃烧 , PM10 , 颗粒物 , 形成机理

阴极电泳涂装线线方案

金荣刚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3.01.009

笔者根据几年来的阴极电泳涂装线线经验,介绍了新建阴极电泳涂装线的清洗、槽、试生产运行调试及日常管理的关键问题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 阴极电泳涂装线 , 清洗 , , 运行调度 , 日常管理

中高能核数据评价和库国际概况

庄友祥 , 王记民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2.04.013

简要介绍了中高能核数据评价和库的国际概况, 较细致地讨论了中高能核反应实验测量、理论计算、积分检验、评价和库等, 并对我国今后中高能核数据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核反应 , 核数据 , 中高能 , 评价 , 数据库

油库埋地管道阴极保护

胡士信 , 陈向新 , 薛致远等

腐蚀学报(英文)

对已油库埋地管道有极保护,解决了埋地30多年的老管道的腐蚀控制问题。

关键词: 油库管道 , oil store , cathodic protection

乌拉嘎金矿外围张沟矿化区隐伏矿体预测及查证

吴国学 , 陈国华 , 任云生 , 吕志刚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6.09.003

通过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控矿因素的研究,建立了乌拉嘎金矿床找矿标型.在张沟矿化区通过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研究工作,确定出隐伏金矿体赋存的最佳部位,并实施了工程查证,钻孔70m深处见厚3m、平均品位20.4×10-6的矿体.进一步证实了预测方法的有效性,取得了满意的成果.

关键词: 隐伏矿体 , 预测 , 查证 , 乌拉嘎金矿 , 沟矿化区

龙钢铁烧结烟气脱硫工艺抉择实践

芮义斌 , 赵宏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10.01.017

介绍了龙钢铁烧结烟气脱硫工艺抉择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原料特点、烟气参数、选择的原则、选择的依据等因素,较详细地介绍了龙钢铁石灰-石膏法湿式脱硫工艺流程,并从工程建设角度,对选择该工艺后可能出现的腐蚀和磨损问题进行了应对策略分析.

关键词: 烧结机 , 烟气 , 脱硫 , 磨损 , 腐蚀

350mm三机架冷连轧机穿带张过程分析

徐光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1999.02.011

350mm三机架冷连轧机穿带过程中张力的张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讨论了主传动系统静动态速降对穿带张的影响,有助于对连轧张力的深入理解.

关键词: 冷连轧机 , 穿带张 静、动态速降

人、、材的命运

肖纪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4.03.001

从系统的内因(结构)和外因(环境)浅谈人、人才和材料的命运.采用静态的概念分析人、人才和材料,并讨论命、运和命运;采用动态的反馈分析,提出质变的新反馈,并示例地简介材料中的耗散结构.从哲学角度总结和强调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的相似性.

关键词: 命运 , 系统 , 环境 , 反馈 , 耗散结构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