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34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含氟二苯乙炔类蓝相液晶的研究进展

, 闻建勋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32801.0033

蓝相液晶具有高度流动的自聚集的三维立方缺陷结构,在高度手性的液晶中,它们存在于狭窄的温度区间.分子中引入适当的手性中心可以制得蓝相液晶.由于氟原子的特殊性,在液晶核分子中引入含氟二苯乙炔,可以得到黏度低、双折射率及清亮点高的液晶材料.文中介绍了6类含手性端基的含氟液晶化合物(其中有一个化合物不含氟原子).通过偏光显微镜和DSC对其相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有13个化合物显示蓝相;化合物结构中手性中心的细微差别都会导致蓝相的出现或消失.

关键词: 含氟二苯乙炔 , 蓝相 , 手性 , 液晶 , 清亮点

纳米氧化材料及其传感器阵列的研究进展

龚树萍 , 刘欢 , 周东祥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6.00521

对纳米氧化材料的理论及应用研究进行了综合性阐述, 重点介绍了运用纳米技术和薄膜技术制备氧化气体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并讨论了氧化气体传感阵列在电子鼻智能嗅觉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关键词: 纳米氧化 , gas sensor , thin-film , array , electronic nose

纳米氧化材料及其传感器阵列的研究进展

龚树萍 , 刘欢 , 周东祥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6.03.002

对纳米氧化材料的理论及应用研究进行了综合性阐述,重点介绍了运用纳米技术和薄膜技术制备氧化气体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氧化气体传感阵列在电子鼻智能嗅觉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关键词: 纳米氧化 , 气体传感器 , 薄膜 , 阵列 , 电子鼻

Y2O3薄膜/掺杂玻璃光波导气元件及其气

米日古丽依明 , 帕提曼·尼扎木丁 , 米日古力·莫合买提 , 阿达来提·阿不都热合曼 , 阿布力孜·伊米提

中国稀土学报

采用溶胶-凝胶法将氧化钇(Y2O3)敏感膜固定在掺杂玻璃光波导表面,研制出了Y2O3薄膜/掺杂玻璃光波导气元件,并对挥发性有机气体进行了检测.通过XRD测试对敏感薄膜的结构及晶粒尺寸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下Y2O3薄膜/掺杂玻璃光波导气元件对二甲苯、氯苯气体有较好的选择性响应,其响应浓度范围为l×10-3 ~1×10-5(V/V).Y2O3薄膜/掺杂玻璃光波导气元件具有灵敏度高、成本低、响应速度快、制作工艺简单和可逆性好等优点.

关键词: 光波导气元件 , Y2 O3薄膜 , 二甲苯 , , 稀土

酸锌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HCHO气性研究

刘建华 , 王炳山 , 袁建军 , 韩文华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6.017

采用水热法在不同条件下制得3种不同形貌的纳米偏酸锌(ZnSnO3).通过XRD、SEM等分别对偏酸锌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60℃、15h水热条件下制得了全立方形纳米偏酸锌;180℃、15 h水热条件下制得的纳米偏酸锌为立方-松枝混合形貌;而180℃、24 h水热条件下得到偏酸锌全为片状,片厚约15nm.采用传统旁热式结构对上述3种纳米偏酸锌进行HCHO的敏感性能研究,结果发现3种形貌的偏酸锌对甲醛都表现出良好的气特性,其中片状偏酸锌的甲醛气特性最优异,工作温度300℃时对1×10-6甲醛有较好的响应.

关键词: 水热法 , 酸锌 , , 甲醛

二氧化薄膜的电阻气和光透射率气性能

林殷茵 , 汤庭鳌 , 黄维宁 , 姜国宝 , 姚熹

无机材料学报

以无机盐为原料,采用新颖的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具有优良电阻-气性能的纳米晶二氧化薄膜,其在最佳工作温度 200℃对 600ppm CO的灵敏度可达 500,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为13s和 20s.进一步研究了薄膜的光透射率-气性能,发现当通 CO时,透射率下降,最佳工作温度与电阻-气性能一致,当提高薄膜的退火温度时,电阻-气和光透射率-气的灵敏度均下降.分析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 薄膜 , SnO2 , gas sensitive , transmittance , sol-gel method

二氧化薄膜的电阻气和光透射率气性能

林殷茵 , 汤庭鳌 , 黄维宁 , 姜国宝 , 姚熹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0.06.019

以无机盐为原料,采用新颖的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具有优良电阻-气性能的纳米晶二氧化薄膜,其在最佳工作温度200℃对600ppm CO的灵敏度可达500,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为13s和20s.进一步研究了薄膜的光透射率 -气性能,发现当通CO时,透射率下降,最佳工作温度与电阻 -气性能一致,当提高薄膜的退火温度时,电阻-气和光透射率-气的灵敏度均下降.分析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 薄膜 , 二氧化 , , 透射率 , 溶胶-凝胶

氧化镧掺杂对氧化粉体特性及气性的影响

刘松涛 , 王俊勃 , 侯海云 , 思芳 , 曹风 ,

人工晶体学报

利用高能球磨工艺,制备了不同氧化镧掺杂量的氧化粉体.研究了粉体的比表面积、微观形貌和物相结构,测试了镧掺杂前、后氧化粉体的本征电阻及其对乙醇的气性能.结果显示:随氧化镧掺杂量增加,氧化衍射峰沿2θ升高方向偏移,偏移程度先增大后恢复到原位置;对乙醇气体灵敏度先减小后增大.当氧化镧掺杂量为1.5%时,氧化衍射峰偏移最大,掺杂氧化粉体比表面积最大,掺杂氧化颗粒最小,电阻最低,对乙醇的灵敏度最低.说明氧化镧掺杂改善了氧化粉体对乙醇的气选择性.

关键词: 氧化 , 氧化镧掺杂 , 灵敏度 , 选择性

Sb掺杂二氧化单片纳米带的气特性研究

艾鹏 , 龚乃良 , 刘应开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14.019

利用热蒸发法制备了纯净的SnO2纳米带及Sb掺杂SnO2纳米带.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气测试仪器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纳米带表面光滑,厚度约为50 nm.纯净SnO2纳米带为理想的单晶结构,掺杂Sb后并没有改变二氧化的晶体结构和晶胞参数.使用单根Sb掺杂和纯净的SnO2纳米带制作成传感器并进行气性能测试,结果显示:Sb掺杂SnO2纳米带对乙二醇和丙酮的最佳响应温度为180℃,在100×10-6浓度下对乙二醇和丙酮的气响应分别为10倍和1.2倍;对乙醇的最佳响应温度为200℃,响应为2.6倍.在最佳响应温度,随乙二醇浓度的增加器件气响应增强,其响应时间随乙二醇浓度的增加而缩短,在50×10-6及100×10-6时,其响应时间分别为15 s和14 s.

关键词: Sb掺杂SnO2 , 单片纳米带 , 气体传感器 , 乙二醇

(Ⅱ)增四环素体系导数荧光法测定铕及其增机理的探讨

张俊杰 , 李红霞 , 黄汉国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1999.03.006

研究了(Ⅱ)对铕-四环素体系中铕的荧光增作用,对其增机理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研究了该体系荧光法测定铕的最佳测定条件.该体系测定铕的检测限为0.02μg/L,无锡存在时,铕的检测限为0.09μg/L.(Ⅱ)使铕的荧光检测限降低了4.5倍,用一级导数荧光法,使铕的荧光检测限进一步降低到0.011μg/L.成功地测定了混合稀土氧化物中铕的含量.

关键词: , 四环素 , , 导数荧光法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3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