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04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冷轧压下率对含Nb细晶高强IF钢织构形成机制的影响

马多 , 张红梅 , 孙成钱 , 王洪斌 , 贾宏斌 , , 郭雅楠

材料热处理学报

以含Nb细晶高强IF钢热轧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冷轧压下率对实验钢冷轧织构以及再结晶织构形成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后铁素体晶粒细化,强度提高.实验钢经冷轧后主要的织构为{112} <110>、{111} <112>、{111} <110>、{001}<110>,并且随冷轧压下率增加,织构组分无变化,各组分强度整体增加.再经退火后,在α线上织构减弱,甚至一些织构逐渐消失.提高冷轧压下率时,织构峰值逐渐由{001}<110>转为{111} <110>.对于γ取向线,峰值由{111} <110>取向变为{111} <112>取向,最终{111} <112>比{111} <110>取向强度大.实验钢再结晶机制由定向形核和选择生长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随冷轧压下率增大,{111}面织构强度增大,所以r(塑性应变比)值增大,深冲性能提高.

关键词: 细晶高强IF钢 , 冷轧压下率 , 织构

含Nb细晶高强IF钢的析出热力学和动力学

张红梅 , , 孙成钱 , 王洪斌 , 贾宏斌 , 郭雅楠 , 马多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规则溶液亚点阵模型计算了新型含Nb细晶高强IF钢在不同温度(1073~ 1473 K)下碳氮化物析出相的平衡体积分数、组成成分及化学驱动力,各元素的平衡质量分数;采用经典形核长大模型计算了实验钢在不同温度(1073 ~ 1473 K)下位错处形核的临界核心尺寸、临界形核功及相对形核速率.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析出相的平衡体积分数增大,NbC在析出相中比例逐渐增加,NbN在析出相中比例逐渐降低,析出相的化学驱动力增大,固溶在钢中的各元素的质量分数降低;在位错处形核的临界核心尺寸、临界形核功减小,相对形核率增大.至1073 K时,N元素已基本析出,C和N在析出相的成分中基本达到平衡.

关键词: 含Nb细晶高强IF钢 , 碳氮化物 , 析出行为 , 热力学计算 , 动力学计算

细晶高强IF钢退火时间研究

, 张红梅 , 孙成钱 , 王洪斌 , 马多 , 郭雅楠 , 贾宏斌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选择新型细晶高强IF钢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进行了热轧、冷轧及罩式退火实验.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复型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不同退火时间对细晶高强IF钢显微组织、析出相及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退火时间,晶粒变得细小、均匀.细晶高强IF钢在退火过程中析出大量的NbC、Nb(CN)相;随退火时间延长,钢中析出相粒子偏聚长大.为了获得较强的有利织构及优异的冲压性能,实验钢退火时间应选定在5 min.

关键词: 细晶高强IF钢 , 退火时间 , 析出相 , 织构

含Nb细晶高强IF钢热变形行为的析出热力学

, 张红梅 , 孙成钱 , 马多 , 贾宏斌 , 郭雅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以新型含Nb细晶高强IF钢为研究对象,运用规则溶液亚点阵模型计算了实验钢从均热(1523K)冷却至室温(293K)的各个工艺过程中碳氮化物析出相的平衡体积分数、析出相的组成成分、各组元的平衡质量分数.计算结果表明,从均热到冷却至室温(1523K~293K)的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固溶于基体中的Nb、C、N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析出相平衡体积分数先增大后减小,NbN在析出相中比例逐渐降低,NbC在析出相中比例逐渐增加.至室温(293K)时,Nb和N元素几乎全部析出,碳氮化物不再继续析出.

关键词: 含Nb细晶高强IF钢 , 碳氮化物 , 析出行为 , 热力学计算

热处理对30CrMnSiA钢抗氢脆性能的影响

李仁顺 , 吴忍畊 , 臧佩绅 ,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实验考察各种强韧化热处理工艺对30CrMnSiA钢抗氢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0℃淬火和500℃回火之间,采用(Ac_3-10℃)亚温淬火、(Ac_3+20℃)两次淬火可使调质状态钢的氢脆断裂下临界应力σc值分别提高9.6%和7.9%。等温淬火后在再进行Ac_3+20℃两次淬火可使钢的σc值提高10.4%。370等温淬火工艺可使板状缺口试样钢的σc值提高60%。钢的抗氢脆能力的提高是由于存在一定量韧性相铁素体或残余奥氏体,提高了基体组织的塑性和韧性。晶粒细化、α相和γ相由块状改变为针状、碳化物弥散细小地分布以及吸氢量减少也是氢脆敏感性降低的原因。

关键词:

退火时间对细晶高强IF钢的织构和晶界特征分布的影响

马多 , 张红梅 , 孙成钱 , , 贾宏斌 , 郭雅楠

上海金属

以细晶高强IF钢为研究对象,在退火温度850℃、不同退火时间下对试验钢进行罩式退火试验.通过拉伸试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等,研究了不同罩式退火时间对细晶高强IF钢再结晶织构和晶界特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重位点阵晶界的出现频率先增加后减少,在40 min时达到峰值,这与晶粒度及晶粒均匀性有关,与再结晶织构强度也密切相关.晶粒尺寸适当,且均匀性好,重位点阵出现率越大,有利织构强度越高.当退火温度为850℃、保温40 min时,试验钢具有最强的γ纤维织构,最高的n、r值,和较好的晶界特征分布.

关键词: 细晶高强IF钢 , 退火时间 , 织构 , 晶界特征分布

电子束辐照浓香型白酒催效果的研究

张苗苗 , 陆栋 , 曹国珍 , 刘敬 , 金文杰 , 王菊芳 , 李文建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1.02.218

以能量为1.5 MeV/u,剂量分别为500,750,1000,1250,1500 Gy的电子束对1,2,4,6,8年等5种年份浓香型白酒进行辐照处理;扫描各酒样200~400 nm波段的紫外光谱,根据紫外光谱图的差异,计算了280~300 nm波段的光谱曲线相似度,分析光谱曲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前4种白酒,对照样与辐照样光谱曲线相似度值越小,催效果越好;白酒存放时间久,酒体风格转向老熟所需剂量越小,容易达到最佳催效果;对于8年白酒,辐照剂量超过750 Gy后,白酒体系动态平衡被打破,各单体物质增加,出现返生现象。因此,电子束辐照技术对低年份浓香型白酒催效果显著,是一种先进、高效的催方法。

关键词: 白酒 , 电子束 , 紫外可见光谱 , 光谱曲线相似度 , 效果

时间方法测量系统研究

康兰兰 , 郭兴 , 王蓉 , 康智慧 , 高锦岳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32805.0810

载流子迁移率是半导体材料的一项重要参数,而有机材料的载流子迁移率较低,限制了一些传统方法的使用.文章建立了一套用于测量有机材料载流子迁移率的渡时间(TOF)法实验系统,着重介绍了实验系统中各元件的作用及要求,实验关键技术参数等.该实验系统的主要特点是把激发光源同时作为外触发光源,消除实验中杂散信号的干扰,得到清晰的信号.同时利用实验系统对无机材料Se,有机共轭聚合物材料MEH PPV的载流子迁移率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该实验系统组建方便,快捷,可以较好用于测量有机材料低载流子迁移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时间 , 载流子迁移率 , Se , MEH-PPV

内蒙古赤峰家杖子金矿床矿物学特征及成因

霍亮 , 李碧乐 , 黄勇 , 王力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7.10.002

通过光片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总结了内蒙古赤峰家杖子金矿床的矿石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划分了成矿期次.研究表明:矿床中矿石成分较复杂,硫化物种类多,有少量硫盐矿物出现;富硫贫砷毒砂、贫砷富硫黄铁矿、贫锌富铁的闪锌矿(与标准分子式相比),含杂质多的银锑黝铜矿和方铅矿与金关系密切;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是该矿床的主要成矿阶段,其中第二世代富硫贫砷毒砂是家杖子金矿的最主要载金矿物,其次是方铅矿.结合流体包裹体测试和研究,确定该矿床为受大型角砾岩筒构造控制的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该矿床深部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关键词: 矿石矿物特征 , 矿床成因 , 家杖子金矿床

基于模型的超声波渡时间测量方法研究

姜燕丹 , 王保良 , 黄志尧 , 冀海峰 , 李海青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针对超声波气体流量计,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超声波渡时间测量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超声波接收探头获取声波信号,然后建立超声波接收信号从起振到稳定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模型参数拟合得到渡时间参数最优值.作为初步研究,在内径100 mm管径下分别进行了静态和动态渡时间测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超声波接收信号的模型是有效的,提出的基于模型的超声波气体流量计渡时间测量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超声波气体流量计 , 时间测量 , 数学模型 , 参数拟合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0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