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杰光
,
王芳
,
王瑞花
,
杜大明
,
马明亮
,
李世斌
,
纪岗昌
,
陈斐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YAG粉体,经过配料、干压成型和真空烧结制备YAG多孔陶瓷材料,并研究发泡剂含量对YAG多孔陶瓷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YAG多孔陶瓷随着发泡剂含量逐渐增多,其气孔率逐渐增高,抗压强度逐渐降低.烧结温度升高,气孔率下降,抗压强度升高.保温时间延长,气孔率降低,抗压强度升高,但是YAG多孔陶瓷的性能对于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而言,烧结温度相对更为敏感.综合整个烧结工艺及性价比,YAG多孔陶瓷发泡剂含量为15wt%并在1550℃烧结保温lh较为适宜.
关键词:
YAG多孔陶瓷
,
发泡剂
,
气孔率
,
抗压强度
关俊卿
,
贺昕
,
陈峤
,
熊晓东
,
罗瑶
,
陈斐
,
吴松
贵金属
分别以2-苯基吡啶(ppy)为第一配体,以1-苯基-1,3-丁二酮(phbd),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pmbp)为第二配体合成了两个新的铱配合物Ir(ppy)2(pmbp)、Ir(ppy)2(phbd),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对其化学组成进行了结构表征,表征结果与理论吻合良好;配合物在紫外吸收光谱图上的290~310 nm处出现了强的配体自旋允许的单重态π-π*跃迁吸收峰,在400~460 nm处出现了配合物分子内金属铱到配体的单重态和三重态电荷跃迁吸收峰(1MLCT和3MLCT);同时配合物Ir(ppy)2(pmbp)、Ir(ppy)2(phbd)在荧光光谱上522、518 nm处出现了强的绿光发射。
关键词:
铱(III)配合物
,
三重态
,
磷光
朱军
,
田宗军
,
刘志东
,
沈理达
,
黄因慧
,
王桂峰
,
陈斐
机械工程材料
在喷射电沉积过程中加入硬质颗粒摩擦辅助装置,快速成型了金属铜零件;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铜零件的表面形貌,采用显微硬度仪对其硬度进行了测试,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其抗压和抗拉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快速成型形状良好、表面平整、晶粒细小的零件;其硬度分布均匀,平均为353.28HV,抗压性能较好,强度为675MPa;x方向抗拉、屈服强度分别为390,372MPa;z向拉伸强度虽有所降低,但仍优于工业用冷轧铜的。
关键词:
铜
,
喷射电沉积
,
快速成型
,
硬质颗粒
宋杰光
,
王芳
,
杜大明
,
徐明晗
,
李世斌
,
纪岗昌
,
陈斐
材料热处理学报
为了能够利用YAG优异的性能开发出更多的功能材料,通过调整无压烧结技术工艺参数成功制备YAG多孔陶瓷材料.结果表明:1500℃烧结的YAG多孔陶瓷的气孔率与1550℃烧结的陶瓷相近,但是1550℃制备的陶瓷具有较多烧结颈使抗压强度较高.保温2h的样品与保温1h的样品进行对比表明,保温2h样品包裹气泡长大使气孔率高,液相较多颗粒联接牢固使抗压强度高.升温速度为5℃/min制备的陶瓷比升温方式10℃/min制备的陶瓷气孔率和抗压强度都高.在800℃排碳所制备的样品的气孔率和抗压强度都比1000℃排碳的高.通过分析工艺参数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烧结温度为1550℃,保温2h,升温速度为5℃/min,800℃排碳时间1h制备的YAG多孔陶瓷材料较为适合,其材料气孔率为59.4%,抗压强度为8.55 MPa.
关键词:
YAG多孔陶瓷
,
无压烧结
,
气孔率
,
抗压强度
罗瑶
,
贺昕
,
熊晓东
,
陈斐
,
吴聪
,
陈峤
,
李轶轁
贵金属
通过理论分析选择具有合适功能基的离子交换树脂用于高纯铂的制备,并对离子交换过程中铂溶液的浓度、pH 值对贵、贱金属杂质去除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001×7型强酸性阳离子树脂可以满足酸性条件下对阳离子杂质元素的选择性吸附;当铂浓度为50 g/L,在 pH=1.5时 K、Ca、Si、Pb 等贱金属杂质得到去除,在 pH=3时 Au、Ag、Ir、Pd 等贵金属杂质除去效果良好。提纯后的氯铂酸经化学沉淀、煅烧得到了纯度为99.999%的高纯铂。
关键词:
冶金技术
,
离子交换
,
高纯铂
,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毕玉惠
,
李君
,
陈斐
,
张东明
,
沈强
,
张联盟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7.02.012
通过分析粘度、ζ-电位等参数,研究烧结助剂、分散剂、粘结剂等对含有α-氮化硅晶须陶瓷浆料的粘度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结果发现:Si3N4悬浮粒子的等电点在pH=4.3,其最佳的ζ-电位在pH=11附近.分散剂的引入有效地提高悬浮粒子的ζ-电位等电点,改善浆料的分散性,最佳分散剂用量在1.9%~2.1%(质量分数)之间.制备了具有一定固相含量,流动性和稳定性良好的适合于流延工艺的陶瓷浆料,成型的膜片具有一定的柔韧性.
关键词:
Si3N4
,
粘度
,
分散剂
,
ζ-电位
王志浩
,
陈斐
,
沈强
,
王传彬
,
张联盟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0.z2.103
本文以市售高纯硅粉作为原料,采用液氮低温球磨方法,制备高纯、晶粒尺寸可控、表面钝化的纳米晶硅粉.重点研究球磨工艺(球磨时间、球磨转速)对纳米晶硅粉晶粒尺寸、物相、微观结构的影响,液氮低温球磨法对纳米晶硅粉的表面钝化,并测试制得的纳米晶硅粉的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液氮低温球磨可制得物相单一、晶粒尺寸均匀可控、表面氮钝化的纳米品硅粉;同时,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纳米晶硅粉晶粒尺寸的降低,其光致发光谱明显蓝移,峰值从605nm移至590hm,且峰强显著增强.
关键词:
纳米晶硅粉
,
液氮低温球磨
,
晶粒尺寸
,
光致发光性能
李美娟
,
马玲玲
,
陈斐
,
沈强
材料导报
氮化硅基多孔陶瓷充分发挥了氮化硅陶瓷和多孔陶瓷的特性,受到全球材料界的广泛关注.总结了国内外氮化硅基多孔陶瓷的研究现状,概述了氮化硅基多孔陶瓷的制备技术,重点分析了氮化硅基多孔陶瓷的孔隙结构控制.针对不同应用领域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不同要求,指出孔隙结构的精确控制、不同相组成控制方法和降低工艺成本是今后氮化硅基多孔陶瓷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氮化硅基多孔陶瓷
,
制备技术
,
孔隙结构控制
李家亮
,
陈斐
,
沈强
,
张联盟
,
姜洪义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6.06.021
利用氧化镁(MgO)和氧化铝(Al2O3)作为烧结助剂,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方法制备α-Si3N4陶瓷材料.讨论了SPS方法制备氮化硅材料的烧结行为和烧结机理,分析了烧结助剂添加量和烧结温度等影响因素与材料致密度的关系,利用XRD分析了样品的物相组成,SEM观察了样品断口的显微结构,并且测试了样品的力学抗弯强度.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1300~1500℃,烧结助剂含量为6%~10%时,可以制备出致密度变化范围为64%~96%的α-Si3N4陶瓷材料;当烧结助剂含量为10%时,材料在1400℃即可烧结致密,致密度可达到95%以上.烧结机理为SPS低温液相烧结.材料的力学强度为50~403MPa,并且与密度关系密切.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烧结(SPS)
,
Si3N4
,
烧结助剂
,
显微结构
,
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