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山
,
陈其安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2.03.005
镧铈铽的氯化物溶液用草酸沉淀成镧铈铽的草酸盐,该草酸盐经洗涤后用(NH4)3PO4 转化成相应的磷酸盐,该磷酸盐经900℃灼烧后得到白色粉末,在显微镜下该白色粉末为针束状结晶体,经化学分析及根据其发光特性,证实为正磷酸盐,其化学式为LaxCeyTb1-x-yPO4,该磷酸盐可作为绿色发光材料的原料.
关键词:
镧铈铽
,
草酸盐
,
磷酸盐
,
转化率
李昌义
,
朱涛
,
刘正东
,
刘永刚
,
陈其安
钢铁
研究了CSP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w(Si+Al)=1%)热轧板的织构特征,并与传统流程产品进行了比较.发现两种工艺生产的产品在板厚1/2处的主织构均为{001}《110》织构,即典型的{001}//轧面的α纤维织构.二者的织构沿厚度方向均呈不均匀分布,其强度及对称性从表层到中心逐渐加强.
关键词:
CSP
,
无取向电工钢
,
织构
范建文
,
张维旭
,
赵胜国
,
陈其安
,
王祖滨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4.01.009
在GLEEBLE20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普通碳锰钢Q345两相区变形实验,研究变形工艺条件对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分析其组织演变规律及机理,并且在实验轧机上进行板材轧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钢(0.16C,0.3Si,1.29Mn)采用在过冷奥氏体区及其邻近的两相区变形可以获得等轴超细晶铁素体组织;控轧获得的9mm板材铁素体晶粒细化到晶粒截距4μrn,屈服强度达到458MPa,抗拉强度580MPa,伸长率29%.
关键词:
普通碳锰钢
,
超细晶铁素体
,
控制轧制
王瑞珍
,
杨忠民
,
车彦民
,
陈其安
,
马燕文
,
陈颖
钢铁
低碳钢低的再结晶温度使得其在钢筋的连续轧制过程中可以通过再结晶控制轧制及控制冷却工艺来实现晶粒细化.试验结果表明,成分为0.18C-0.22Si-0.60Mn的低碳碳素钢在850 ℃或更低温度以较大的变形量变形时,可以获得10~20 μm的奥氏体晶粒尺寸;当加以20 ℃/s或更高的冷却速度冷却时,可以得到4~6 μm或更细小的铁素体晶粒尺寸.晶粒细化使得钢筋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
关键词:
低碳钢
,
奥氏体再结晶
,
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
,
晶粒细化
,
晶粒尺寸
朱涛
,
孙致平
,
陈其安
,
董梅
,
裴陈新
钢铁
以无铬绝缘涂料为原料,利用涂层机组制备了无取向电工钢无铬绝缘涂层.采用扫描电镜、能谱、辉光光谱等测试方法分析了涂层表面形貌、元素成分及涂层厚度.通过调整涂辊压力、SF段张力,涂层层间电阻可控制在800 Ω·mm2/片左右以保证良好的绝缘性.无铬绝缘涂层中不舍有毒的Cr6+,符合RoHS指令的环保要求,其综合性能可满足无取向电工钢的应用要求.
关键词:
电工钢
,
无铬绝缘涂层
,
丙烯酸树脂
,
无机填料
,
层间电阻
朱涛
,
孙致平
,
陈其安
,
董梅
,
裴陈新
钢铁
以无铬绝缘涂料为原料,利用涂层机组制备了无取向电工钢无铬绝缘涂层。采用扫描电镜、能谱、辉光光谱等测试方法分析了涂层表面形貌、元素成分及涂层厚度。通过调整涂辊压力、SF段张力,涂层层间电阻可控制在800 Ω·mm2/片左右以保证良好的绝缘性。无铬绝缘涂层中不含有毒的Cr6+,符合RoHS指令的环保要求,其综合性能可满足无取向电工钢的应用要求。
关键词:
电工钢;无铬绝缘涂层;丙烯酸树脂;无机填料;层间电阻
李昌义
,
朱涛
,
刘正东
,
刘永刚
,
陈其安
钢铁
研究了CSP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w(Si+Al)=1%)热轧板的织构特征,并与传统流程产品进行了比较。发现两种工艺生产的产品在板厚1/2处的主织构均为{001}<110>织构,即典型的{001}// 轧面的α纤维织构。二者的织构沿厚度方向均呈不均匀分布,其强度及对称性从表层到中心逐渐加强。
关键词:
CSP;无取向电工钢;织构
黄源慧
,
陈颖
,
陈其安
,
刘雅政
钢铁
利用热模拟单道次压缩形变试验研究了 35钢在临界奥氏体区(Ae3~Ar3)形变后铁素体组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形变后水淬,小形变时铁素体首先在原奥氏体晶粒的界隅和晶界上形核,随着形变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量的增大,原奥氏体内部出现大量细小、等轴的铁索体.在此温度区间形变后缓慢冷却,能够得到超平衡数量(共析转变温度的铁索体转变量)的铁素体,并且随形变温度的降低和形变量的增大,铁素体晶粒明显细化和等轴化.当形变温度降到690℃(Ar3附近),真应变0.92时,铁索体品粒细化到2~4 μm,其体积分数达到76.86%.
关键词:
35钢
,
缓慢冷却
,
品粒细化
,
超平衡数量铁素体
郝瑞华
,
陈颖
,
陈其安
中国冶金
doi:10.3969/j.issn.1006-9356.2005.03.006
实验研究了延伸变形在带肋钢筋中的分布.发现横肋对称的钢筋,延伸变形呈明显正弦规律分布;而横肋非对称的,变形相对均匀,无明显规律.随着变形量增加,变形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加重.分析表明:横肋对称的带肋钢筋,其不均匀程度较横肋非对称的严重,当钢筋整体变形达到2.8%时,前者为后者的2.5倍.从抗震的角度出发,建议提倡使用横肋非对称的带肋钢筋,且两侧横肋最好以肋间距的1/2交替分布.
关键词:
延伸变形
,
变形分布
,
带肋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