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977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异戊二烯脱氢环氧化的研究

汪丽娜 , , 吕重青 , 鲁越青

催化学报

合成了钼-乙酰丙酮配合物,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其组成为MoO2(acac)2. 以MoO2(acac)2为催化剂,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对异戊二烯一步脱氢环氧化制3-甲基呋喃反应进行了研究. 考察了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反应底物之比、温度、时间、溶剂和助剂等)对该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n(cat)∶n(CH2∶C(CH3)CH∶CH2)∶n(H2O2)=1∶100∶100,θ=40 ℃,t=6 h的反应条件下,异戊二烯转化率为70.8%,3-甲基呋喃选择性为54.8%. 提出了异戊二烯脱氢环氧化可能的反应机理.

关键词: , 乙酰丙酮 , 配合物 , 过氧化氢 , 异戊二烯 , 脱氢 , 环氧化 , 甲基呋喃

利用价键和周期密度泛函理论研究MoVTeNbO复合氧化物(M1相)催化剂的活性中心

朱艺涵 , , 董雪 , 王阳 , 马飞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0.00415

采用价键分析和周期密度泛函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具有M1晶相结构的MoVTeNb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中各活性中心的d电子性质.通过分析各活性中心配对出现的d电子和氧缺位的可能分布,得到了最可能高效完成丙烷选择氧化反应的M-M-Te(M=Mo或V)活性中心组合.此外,根据各活性中心对骨架稳定的贡献,说明了稳定的M1相骨架主要来自MoO6八面体中赤道面上的强共价Mo-O键,而VO6八面体的贡献较小.通常被认为稳定M1相的Nb物种主要以离子键的形式存在于五边形孔道中,因而Nb5+作为一种模板离子,诱导五边形孔道乃至M1晶相结构的生成.

关键词: 丙烷 , 选择氧化 , , , , , 复合氧化物 , 价键 , 密度泛函理论 , 活性中心

Cr掺杂的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酸高效催化剂

徐爱新 , 王阳 , 葛汉青 , 陈淑 , 李彦花 ,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2)60671-8

在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酸催化剂MoVTeNbOx的活性相M1基础上掺杂一定量的Cr,当Cr/Nb摩尔比为0.002时,催化剂具有很高的丙烯酸选择性(78.3%)和收率(50.7%);并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程序升温还原、O2程序升温脱附、NH3程序升温脱附和异丙醇氧化等手段对催化剂的构效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适量Cr的添加可调节催化剂表面Mo6+, V5+和Te4+等物种含量,提高催化剂的氧化能力,使丙烷转化率增加.同时,适量Cr的添加使得催化剂表面酸强度下降,酸性位点数量减少,从而抑制丙烯酸的深度氧化,提高了丙烯酸选择性.

关键词: 丙烷 , 选择氧化 , 丙烯酸 , MoVTeNbOx催化剂 , 铬掺杂

丙烷选择氧化单斜TeMo5O16催化剂中钒掺杂的作用

董雪 , 朱艺涵 , 李晗 ,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0.91153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V掺杂的单斜TeMo5O16催化剂上丙烷选择氧化反应性能.结果发现,在保持TeMosO16相结构基本不变的条件下,V的掺杂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以及丙烯和丙烯醛等脱氢与选择氧化产物的收率,通过程序升温表面反应、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和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其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V的掺杂引起催化剂表面金属一氧键发生变化,提高了表面氧化还原中心的活性,增加了酸性中心数目,从而提高了催化剂活化丙烷能力.同时,较高的V掺杂量可以提高催化剂体相中晶格氧参与氧化还原的能力.

关键词: 丙烷 , 选择氧化 , , , 复合氧化物 , , 掺杂

手性席夫碱-铜(Ⅱ)与-钒氧(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周超 , , 夏云超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5.02.006

由5种氨基酸与β-萘酚醛或水杨醛反应合成了氨基酸席夫碱,以此为配体进一步合成了手性席夫碱-Cu2+配合物;将D-氨基葡萄糖与β-萘酚醛或水杨醛反应,合成了氨基葡萄糖席夫碱,再进一步合成了手性席夫碱-VO2+的配合物. 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及核磁共振谱测试技术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探索了以上述2组配合物对联萘酚(BINOL)不对称合成反应催化作用. 结果表明,L-氨基酸萘酚醛-Cu(Ⅱ)配合物作催化剂,可得到最高收率81.7%,e.e.值为28.4%;氨基葡萄糖-β-萘酚醛席夫碱-钒氧(Ⅱ)配合物作催化剂时,得到的联萘酚的收率为87.5%,光学活性60.3%e.e.,配合物中心离子(原子)的配位结构对产物的光学活性值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席夫碱-钒氧配合物 , 席夫碱-铜配合物 , 不对称氧化偶合 , 联萘酚 , 氨基酸 , β-萘酚

氧化锌的水热合成及其气性能的研究

刘荣利 , 向群 , 潘庆谊 , 程知萱 , 施利毅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6.00793

Zn(NO3)2为原料,CTAB为形貌控制剂, 采用水热合成技术制备了一氧化锌粉体. 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技术对产物的相组成和微观形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结果表明一氧化锌属于六方晶系, 分散性好, 纯度高, 直径~200nm, 长度~5μm. 用该粉体制成烧结型旁热式气元件, 测试其气性能. 结果表明, 在170℃左右对10ppm的三甲胺、甲醇等还原性气体有很好的响应. 文中对一材料的气机理也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 one-dimension ZnO , hytrothermal

氧化锌的水热合成及其气性能的研究

刘荣利 , 向群 , 潘庆谊 , 程知萱 , 施利毅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6.04.005

Zn(NO3)2为原料,CTAB为形貌控制剂,采用水热合成技术制备了一氧化锌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技术对产物的相组成和微观形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一氧化锌属于六方晶系,分散性好,纯度高,直径~200nm,长度~5μm.用该粉体制成烧结型旁热式气元件,测试其气性能.结果表明,在170℃左右对10ppm的三甲胺、甲醇等还原性气体有很好的响应.文中对一材料的气机理也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 氧化锌 , 水热合成

水溶性聚合物的二分子光谱表征

孙胜童 , 武培怡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160386

基于二相关光谱的多维分子光谱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先进光谱分析手段,特别适合于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各种外扰作用下的物理化学体系的结构变化.本文就二相关光谱及其衍生的外扰相关移动窗口技术对温水溶性聚合物体系尤其是LCST型聚合物体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LCST型聚合物水溶液在LCST(低临界溶解温度)变化前后会发生线团-胶束的分子链构象变化,而在凝胶体系内则表现为体积的塌缩与溶胀.红外光谱可以很好地跟踪这一温度变化的过程,而一及二相关光谱分析可以方便地确定相转变温度、转变温度区间、响应程度及各基团的响应次序,非常有助于诠释温聚合物体系的响应机制.本文综述了二相关光谱分析在LCST型均聚物、共聚物和共混物、凝胶以及聚合物刷体系中的典型应用.

关键词: 水溶性聚合物 , LCST , 相转变 , 相关光谱 , 外扰相关移动窗口

Pt/SnO2纳米纤维的制备及NOx气性研究

徐爽 , 杨颖 , 邬洪源 , 江超 , 井立强 , 史克英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3.12455

为了制备出室温条件下对NOx气体具有更高灵敏度和更快响应的传感器纳米材料并研究其气性能,本研究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法制备出—Pt/SnO2中空纳米纤维.采用XRD、SEM、TEM等表征手段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研究,同时进行了NOx的气性能测试并予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Pt/SnO2纳米材料是—中空管状及类似管状结构;当Pt掺杂量为0.3wt%、NOx浓度为9.7×10-5(V/V)时,NOx响应最快为11.33 s,灵敏度最高可达109.6%;当Pt掺杂量为0.5wt%时,对NOx检测限最低浓度可达2.91×10-6(V/V).

关键词: 高压静电纺丝 , Pt掺杂 , SnO2 , NOx气

水热合成一α-MoO3纳米棒及其湿性能研究

李金涛 , 吴玉会 , 刘卓 , 赵晶 , 王生力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7.06.008

采用水热法,以钼酸铵和硝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纳米α-MoO3棒状材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其物相及形貌进行了表征.一α-MoO3纳米棒直径为200~300 nm,长度为5~10 μm.一α-MoO3纳米棒表现出良好的湿性能,所制得的传感器在100Hz、11%~95%湿度范围内,其复阻抗-相对湿度关系在半对数坐标下有5个数量级的变化,线性度好.元件的恢复和响应时间较短,分别为3s和35 s,元件的湿滞约为4% RH.利用器件在不同湿度下的阻抗图谱建立了相应的等效电路,分析其电导过程.结果表明,在低湿度范围内,器件传导主要依靠一α-MoO3材料内少量的自由电子传导以及材料本身束缚电荷的极化;在高湿度范围内,吸附水分子的分解和极化所引起的离子导电占主导地位.

关键词: α-MoO3 , 纳米棒 , 水热法 , 湿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97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