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涛
,
凌国平
,
陆春校
,
徐继生
,
赵刚
,
张文其
钢铁研究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60046
目前关于变形温度、应变速率等因素对流变应力的影响有大量的研究报道,而对温变形条件下碳含量的增加对流变应力的影响规律还缺乏系统研究.基于此开展起始组织为马氏体的不同淬火碳钢温变形流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和较高应变速率(600℃,0.1~1s-1)下,流变应力随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较高温度和较低应变速率下(700℃,0.01~0.001 s-1),流变应力在高碳范围内呈下降趋势.碳的质量分数低于0.78%时,淬火碳钢温变形激活能随碳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碳的质量分数高于0.78%时,淬火碳钢温变形激活能随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变形条件下,能量耗散效率最大值随着碳含量的增加呈增大趋势.
关键词:
流变应力
,
温变形
,
碳含量
,
淬火碳钢
聂黎行
,
王钢力
,
戴忠
,
林瑞超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0.01001
采用Chiralpak IC手性柱(250 mm×4.6 mm,5 μm),建立了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板蓝根中表告依春(R-告依春)和告依春(S-告依春)含量的方法.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流速和柱温对分离度的影响.经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以正己烷-异丙醇(体积比为90∶10)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45 nm,柱温为20 ℃.在此优化条件下,表告依春和告依春分离度为3.4,检出限为2.0 mg/L,在0.02~2.0 g/L 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 ,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0%(n=6).本方法可将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表告依春与其对映体告依春基线分离并测定,专属性强,能有效控制板蓝根的质量.
关键词:
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
表告依春(R-告依春)
,
告依春(S-告依春)
,
板蓝根
孙银宝
,
刘凯
,
叶金蕊
,
张博明
,
贾丽杰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61024.005
本文借鉴金属零件热校形工艺的经验,利用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应力松弛现象,通过热校形工艺修正复合材料零件的形状.制造了碳纤维平纹织物/环氧复合材料L形梁、C形梁,通过自制的热校形模具,以实验方法研究热校形时间、热校形载荷对零件形状的影响,分析复合材料热校形工艺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复合材料热校形工艺中零件变形的主要原因是零件在高温下发生应力松弛,其他因素可以忽略;热校形载荷、热校形时间都对热校形工艺的效果有重要影响.针对特定的复合材料结构,采用合理的热校形工艺过程能够有效地控制构件形状,方便零件的装配.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热校形
,
残余应力
,
应力松弛
,
变形分析
李永奎
,
权纯逸
,
陆善平
,
焦清洋
,
李世键
,
孙忠海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5.00314
针对飞机关键薄壁件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簸箕"变形问题, 采用有限元结合实验验证的方法进行了焊接变形及焊后热处理校形的研究. 通过实验获得了材料的基础物性及高温蠕变行为, 验证了焊接及焊后热处理有限元模型. 利用可靠的热处理有限元模型进行了热处理工艺优化. 结果表明, 筋条焊后开槽导致沿筋条方向的应力释放及筋条-长衍焊点是导致"簸箕"变形的主要原因; 升高温度,增加载荷及延长保温时间能够改善热处理校形的效果, 并据此制定了面向工程应用的TA15钛合金薄壁构件的热处理工艺图.
关键词:
TA15钛合金薄壁件
,
焊接变形
,
焊后热处理
,
有限元模拟
李永奎
,
权纯逸
,
陆善平
,
焦清洋
,
李世键
,
孙忠海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5.00314
针对飞机关键薄壁件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簸箕”变形问题,采用有限元结合实验验证的方法进行了焊接变形及焊后热处理校形的研究.通过实验获得了材料的基础物性及高温蠕变行为,验证了焊接及焊后热处理有限元模型.利用可靠的热处理有限元模型进行了热处理工艺优化.结果表明,筋条焊后开槽导致沿筋条方向的应力释放及筋条-长衍焊点是导致“簸箕”变形的主要原因;升高温度、增加载荷及延长保温时间能够改善热处理校形的效果,并据此制定了面向工程应用的TA15钛合金薄壁构件的热处理工艺图.
关键词:
TA15钛合金薄壁件
,
焊接变形
,
焊后热处理
,
有限元模拟
万志敏
,
陈立平
物理测试
doi:10.3969/j.issn.1001-0777.2002.01.005
研究了两种飞行器模型的着陆特性.模型着陆应用气囊系统衰减着陆冲击载荷.实验模拟着陆的垂直速度为2~6 m/s,水平速度0~4 m/s,着陆姿态范围-19.5°~+19.5°,测定了飞行器模型的加速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峰值加速度随垂直着陆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舱体模型的加速度高于弹体模型的加速度,着陆姿态和水平速度对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着陆特性
,
回收
,
冲击
,
飞行器模型
侯能邦
,
李祖碧
,
李崇宁
,
王加林
,
曹秋娥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2.05.006
利用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丽春红G(PG)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铱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硫酸介质和90℃加热15min的条件下,于500nm波长处,采用固定时间法测定丽春红G吸收值的降低.Ir(Ⅳ)的浓度在0~1.0μg/25mL范围内与催化反应的速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 81 ×10 mg/mL.对0.3μg/25mLIr(Ⅳ)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1%(n=11).体系至少稳定3.5h.考察了4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催化反应对Ir(Ⅳ)和丽春红G均为一级反应,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3.66kJ/mol.用于冶金产品及岩矿中铱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十分吻合.
关键词:
铱
,
丽春红G
,
高碘酸钾
,
催化光度法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采用试件自然埋藏的方法研究了线缆金属材料Cu及Al在西部内陆盐土中1年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Cu、Al呈局部斑点腐蚀,土壤质地、Cl-、SO42-含量及土壤微生物是造成腐蚀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铜
,
铝
,
土壤腐蚀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采用试件自然埋藏的方法研究了线缆金属材料Cu及Al在西部内陆盐土中1年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Cu、Al呈局部斑点腐蚀,土壤质地、Cl-、SO42-含量及土壤微生物是造成腐蚀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铜
,
铝
,
土壤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