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育新
,
侯峰
,
杨春
,
周富强
人工晶体学报
本文采用水热法,通过调节高锰酸钾(KMnO4)和硫酸锰(MnSO4)原料配比控制MnO2的晶体结构和形貌.当KMno4与MnSO4物质的量比为6∶1时,制备出由纳米片构成的球形δ-MnO2,形似海胆,直径约为0.5-1μm;当两者物质的量比2∶3时,所得α-MnO2纳米线粗细均匀,直径约为30 ~50 nm,长度为1 μm;当两者物质的量比减小到1∶3时,则合成出直径约为50 ~ 100 nm,长度为2~4 μm的短棒状β-MnO2.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流充放电法对上述电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海胆状δ-MnO2具有优良的超电容性能,1 A/g充放电时,其放电比电容为162 F/g,远高于α-MnO2(62F/g)纳米线和棒状β-MnO2(8 F/g)的比电容.
关键词:
氧化锰
,
超级电容器
,
晶体结构
,
原料配比
杨震涛
,
侯峰
,
阴育新
,
王红
,
李亚利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硫酸亚铁、硫酸锌和硫酸锰为原料,分别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锰锌铁氧体粉体.结果表明,溶液pH值是影响MnZn铁氧体合成的主要因素:草酸铵作为沉淀剂,溶液pH=4,柠檬酸作为络合剂,溶胶pH=5,在800℃均能获得高活性的锰锌铁氧体粉体.以溶胶-凝胶法制得粉体在1200℃煅烧获得单相、细晶、致密的MnZn铁氧体,材料矫顽力Hc=4.529×79.6 A/m.以共沉淀制备的粉体需较高温度(1250℃)烧结,晶粒尺寸较大,但粒径分布较均匀,铁氧体的饱和磁感应强度较大(Bs=57.62(A·m2)/kg.
关键词:
MnZn-铁氧体
,
化学共沉淀法
,
溶胶-凝胶法
阴育新
,
侯峰
,
谭欣
,
赵林
,
邹冀
,
钱力鹏
功能材料
研究了以聚苯乙烯(PS)微球为模板,采用表面化学沉积技术制备SiO2@PS微球的工艺.利用ξ电位及FT-IR吸收光谱分析了硅烷偶联剂(MPS)及引发剂(KPS)对PS微球表面电荷及表面官能目的影响,在PS微球表面官能化过程中加入KPS,促进PS微球与MPS聚合,增加了微球表面Si-OH的浓度,实现TEOS在PS微球表面的均匀包裹,制得了单分散的核壳结构的SiO2@PS微球.通过调整TEOS的加入量,可得到壁厚在20~55nm的SiO2空心球.
关键词:
PS模板
,
SiO2@PS微球
,
MPS
,
KPS
孙明
,
侯峰
,
阴育新
,
贾静露
,
李亚利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TiOSO4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H2O2为络合剂合成出含有针状锐钛矿晶粒的TiO2溶胶,该溶胶具有光催化活性.用XRD、TEM等对产物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钛酸沉淀pH值、H2O2的加入量、回流时间对二氧化钛溶胶光催化效果有影响.当PTA回流4.75 h所得的RS-4.75的光催化效果最好,在可见光下对甲基橙降解率为52.8%.在PTA溶胶回流过程中增加冷却过程,相对于无冷却过程,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得到了提高.PTA先回流3 h,溶胶冷却至室温,再回流1 h的溶胶的甲基橙降解率为48%,高于RS-4溶胶的光催化性能.
关键词:
过氧钛酸溶胶
,
锐钛矿
,
光催化
侯峰
,
何泽明
,
曲远方
,
徐廷献
,
阴育新
功能材料
本文研究了以BaTiO3为基的铬/PTC陶瓷复合材料的配方、制备工艺、组成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在一定配方及工艺条件下,获得的铬/PTC陶瓷复合材料具有低的室温电阻率和PTC特性,并探讨了复合材料阻温特性的微观机理.
关键词:
正温度系数
,
负温度系数
,
复合材料
路长
,
周建军
,
刘乃安
,
张林鹤
,
林其钊
,
王清安
工程热物理学报
阴燃材料在受热升温过程中会发生热解吸热反应和氧化放热反应.通过将实验过程与无反应固体受热模拟过程进行对比,来分析阴燃反应的特点.分析显示,材料中的水分蒸发在低于100℃时发生;温度达到约180℃时材料开始发生热解;温度达到约280℃时氧化反应超过热解反应开始放热;温度达到约305℃时材料内部的总放热量开始大于总吸热量.分析的结论同一些文献中的结果也是一致的.
关键词:
阴燃
,
热解反应
,
氧化反应
,
模拟
贾宝山
,
解茂昭
,
刘红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根据两步反应机理,建立了2维非稳态燃料阴燃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气体在多孔介质内扩散系数的变化.应用该模型模拟了来流速度对阴燃速度及平均最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阴燃传播速度随着来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风速为0.2 cm/s时,阴燃速度达到最大值0.0093 cm/s,而后随着风速的增大阴燃速度逐渐降低直至熄灭;来流速度对阴燃最高温度影响不大.同时还模拟了氧气浓度的影响、燃料阴燃中气体组分和固体成分的变化以及温度分布情况.
关键词:
聚氨酯泡沫
,
反向阴燃
,
数值模拟
,
阴燃速度
王建友
,
王世昌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5.06.006
通过对离子交换树脂与膜的污染与降解的分析,认为在常规的ED(电渗析)过程中,导致阴膜电阻增大并进一步诱发阴膜异常极化和水解离的主要因素是膜污染;而在电去离子(EDI)过程中,导致膜对电阻增大的主要因素则是阴膜和阴树脂的持续降解.根据弱碱性的叔胺化合物对阴离子交换膜的催化效应理论,对EDI过程浓缩水pH的演变认为阴膜和阴树脂一定范围内的逐渐降解过程,对应着其催化水解离反应逐渐加强的过程.此外,实验测定了EDI过程中阴阳离子交换膜的面电阻的变化情况,确证了阴膜降解反应的存在.
关键词:
电去离子
,
离子交换膜
,
水解离
,
降解
何芳
,
易维明
,
李志合
,
闸建文
,
王丽红
,
罗冰
,
付鹏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生物质颗粒内部燃烧过程和生物质粉自然向下阴燃过程的共性,采用阴燃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生物质内部燃烧特性.考查了物料种类、含水率、孔隙尺寸对生物质内部燃烧温度,燃烧中干燥前沿、炭氧化前沿的移动速度,裂纹、气体成分等的影响.实验结果为生物质燃烧和阴燃过程模拟以及深入理论分析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生物质
,
燃烧
,
阴燃实验
徐鹏
,
孙东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二羟甲基丁酸(DMBA)、二羟基聚氧乙烯醚作亲水单体,醛酮树脂(KFR)、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PN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主要原料,采用预聚体法合成了阴/非离子型聚氨酯分散体(PUD).研究表明,PUD的ζ电位均大于-30 mV,具有良好的乳液稳定性,阴/非离子型PUD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和更好的钙离子稳定性.亲水基团含量(HGC)的增加,阴/非离子摩尔比、醛酮树脂用量、NCO/OH摩尔比的减少使胶粒平均粒径减小,乳液黏度增大.醛酮树脂改性PUD粒径呈现双峰分布.透射电镜显示分散体胶粒呈球形结构.醛酮树脂改性的PUD配制成水性涂料后,涂膜铅笔硬度可达4H,且涂膜具有优异的附着力、柔韧性和耐水性.
关键词:
醛酮树脂
,
阴/非离子型
,
聚氨酯
,
分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