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朋
,
刘贯东
,
施琼
,
张国栋
,
阮华棚
,
高泽亮
,
董春明
,
陶绪堂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直接合成方法无法得到纯相的碲镓锂( LiGaTe2)多晶原料,因此提出了两步合成法进行LiGaTe2多晶原料合成,即先合成二元相Ga2Te3,再以Ga2Te3、Li、Te为原料按化学计量比配料在较低温度(850℃)下合成纯相的碲镓锂多晶料,并对具体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对所得碲镓锂多晶料进行了XRD分析,结果显示合成的多晶为单相高纯LiGaTe2.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表明,LiGaTe2的熔点为674.78℃.初步开展了LiGaTe2晶体的生长研究,对晶体生长结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碲镓锂
,
多晶合成
,
晶体生长
,
中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
韦佳程
,
罗学刚
,
林晓艳
,
张红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为原料,向其中加入单油酸甘油酯,采用共混挤出的方法,吹塑出了厚度约为0.11mm的棚膜,研究了单油酸甘油酯对聚乙烯棚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油酸甘油酯有较好的防雾效果;随着其添加量的增加,棚膜的水滴接触角减小,水浴法防雾时间增长;但与此同时,单油酸甘油酯的加入降低了棚膜的透光率和力学强度.当单油酸甘油酯的添加量为2%时,棚膜在60℃水浴中的防雾时间达到183 h,而普通聚乙烯棚膜的防雾时间只有5min.
关键词:
单油酸甘油酯
,
聚乙烯
,
棚膜
,
防雾
梁多平
,
周盛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高压聚乙烯(LDPE)、线性低压聚乙烯(LLDP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稀土铕(Eu3+)络合物三层光调节复合棚膜及稀土Eu3+络合物光转换剂的制备.利用红外、元素分析仪、热重分析仪对其进行表征,用荧光光谱仪对光转换剂及光调节三层复合棚膜紫外转红外的光谱进行分析;采用万能拉力机对普通棚膜、单层多功能膜、光调节三层复合棚膜老化过程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确定了稀土金属铕络合物的组成,光调节三层复合棚膜激发光谱为200nm~400 nm,发射光谱为580nm~640 nm.
关键词:
光调节
,
光转换剂
,
红外
,
紫外
,
稀土配合物
陈永强
,
卜景龙
,
陈嘉庚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4.04.013
为改善SiO2-SiC棚板的性能,特别是高温性能,以SiC、SiO2为主要原料,黏土粉、Al2 O3和CaO微粉为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为临时结合剂,研究了SiO2加入质量分数(2%、5%、8%、10%),热处理温度(分别为1380、1400、1420、1440、1460和1480℃),添加剂(分别为质量分数0.3%的黏土、Al2 O3和CaO微粉)对试样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生产应用。结果表明:1)SiO2加入量提高有利于常温强度的改善,但过高时对高温强度无益,SiO2的最佳加入质量分数为5%。2)提高热处理温度会明显改善SiO2-SiC材料的高温强度,但温度过高时,高温强度反而略有下降,较适宜的热处理温度为1440℃左右。3)添加黏土、Al2 O3和CaO微粉均能使SiO2-SiC材料的常温和高温强度有所提高;添加CaO微粉促进了SiO2的鳞石英化,试样的综合性能最好。4)生产试用结果表明,本研究中最佳试样的使用性能超过其他厂家的。
关键词:
SiO2-SiC
,
SiO2
,
高温抗折强度
,
热处理温度
,
微粉添加剂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仲华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08]01号),经各高等院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认真评选和推荐,吴仲华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并确定授予青年学者戴巍、罗坤、唐桂华“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程雪涛等10位同学“吴仲华优秀学生奖”。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评选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高等院校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仲华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10]01号),经各高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遴选和推荐,以及吴仲华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决定授子钟文琪、张鹏、张明明、徐纲4位青年学者“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顾超等13位同学“吴仲华优秀学生奖”。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评选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物理学会
方斌祥
,
朱伯铨
,
王志强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9.01.014
以堇青石(1~0.5、0.5~0.2、<0.088 mm)和莫来石熟料(M60,1~0.5 mm)为主要原料,加入25%(w)的由轻烧MgO粉、α-Al2O3微粉及添加剂(紫木节和KOH)组成的混合粉,按堇青石与莫来石的质量比分别为40:35、42.5:32.5和45:30配料、混练、成型后,分别在1 300、1 350和1 400℃均保温3 h条件下烧成,合成出堇青石-莫来石质棚板试样,并检测试样的常温及高温物理性能,同时进行XRD、SEM及EDS分析.结果表明:按m(堇青石):m(莫来石)=45:30配料,在1 350℃ 3 h合成的棚板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最好,其主要晶相为堇青石和莫来石,且显微结构均匀,晶间生成大量的原位堇青石和莫来石晶粒,骨料之间的"联接桥"发育良好,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折强度.
关键词:
堇青石-莫来石
,
棚板
,
α-Al2O3微粉
,
高温抗折强度
王冬冬
,
张立明
,
刘鹏
,
王龙光
,
周惠俊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0.z2.107
模拟棚板的实际使用条件,采用高温加载荷的方法,研究了骨料种类、基质显微结构对刚玉-莫来石棚板高温抗弯蠕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板状刚玉相比,以白刚玉为骨料时材料抗弯蠕变性能较好;以刚玉-莫来石复合相或纯莫来石相作为基质各有其优缺点,通过控制工艺过程,均可以获得比较好的高温抗弯蠕变性能.
关键词:
抗弯蠕变性
,
玻璃相
,
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