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02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夹锡"疑案何时解?

黄维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05.02.022

本文在前人研究宋代"夹锡"成果的基础上,对124枚宋代铁进行了检测,发现铁中存在高锡相.这些含锡铁的发现,可能就是"夹锡"问题的物证.

关键词: 夹锡

含钒转炉渣中和钛白废酸的试验研究

钢铁

攀钢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含钒转炉渣和钛白废酸固、液废弃物,通过实施"以废治废"的新型利用理念,在常温下,液同比为5:1进行配比,浸泡1 h后钒浸出率达到71.16%,酸浸液可作为提钒原料使用,而酸浸渣则町作为石膏替代品,在达到中和目的的同时,实现废弃资源的再利用.

关键词: 含钒转炉渣 , 钛白废酸 , 中和 , 浸出率 , 石膏替代品

含钒转炉渣中和钛白废酸的试验研究

钢铁

攀钢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含钒转炉渣和钛白废酸固、液废弃物,通过实施“以废治废”的新型利用理念,在常温下,液固比为5∶1进行配比,浸泡1 h后钒浸出率达到71.16%,酸浸液可作为提钒原料使用,而酸浸渣则可作为石膏替代品,在达到中和目的的同时,实现废弃资源的再利用。

关键词: 含钒转炉渣;钛白废酸;中和;浸出率;石膏替代品

不同处理条件下转炉渣活性的分析

钢铁

不同预处理工艺对转炉渣矿物组成的影响不同,急冷及陈化处理有利于活性矿物的生成。转炉渣中的游离钙结构致密使反应缓慢,经过消解陈化处理,生成硅钙石和Ca(OH)2固溶体,既有利于游离钙的消解,又可提高其活性。因此,将钢渣用于混合材时,需严格控制游离钙质量分数在4%~5%范围内,以实现高效利用。

关键词: 转炉渣 , 矿物组成 , 显微结构

不同处理条件下转炉渣活性的分析

钢铁

不同预处理工艺对转炉渣矿物组成的影响不同,急冷及陈化处理有利于活性矿物的生成。转炉渣中的游离钙结构致密使反应缓慢,经过消解陈化处理,生成硅钙石和Ca(OH)2固溶体,既有利于游离钙的消解,又可提高其活性。因此,将钢渣用于混合材时,需严格控制游离钙质量分数在4%~5%范围内,以实现高效利用。

关键词: 转炉渣 , mineral composition , microstructure

基于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抗泥泵送剂的研究

何廷树 , 李扬 , 徐一伦 , , 何娟 , 史琛

硅酸盐通报

本文选取季铵盐类粘土稳定剂和其他两种传统抗泥组分,进行水泥净浆单组份试验和混凝土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抗泥配方.聚乙二醇,β-环糊精,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分别作为吸附组分,络合组分,粘土稳定组分,分别占胶凝材料0.05‰,0.025‰,0.075‰.本配方配制的抗泥泵送剂与同成本泵送剂相比,能显著降低混凝土流动性损失,同时不影响混凝土强度.

关键词: 抗泥剂 , 含泥量 , 季铵盐类粘土稳定剂 , 坍落度损失

微量无机盐与不同高效减水剂复合使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何廷树 , 李朋 , 徐一伦 , , 但维

硅酸盐通报

采用粉煤灰掺量为25%的C35混凝土,研究了各种微量无机盐(掺量为胶凝材料用量的0.01% ~ 0.05%)与聚羧酸减水剂型泵送剂(P型)及萘系减水剂型泵送剂(N型)复合使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不掺泵送剂的低坍落度塑性混凝土,添加微量无机盐对其流动性和强度基本上没有影响;对掺泵送剂的大坍落度流动性混凝土,添加微量无机盐对其流动性及经时损失的影响因无机盐和减水剂的种类不同而不同,总的来说影响较小,但对强度影响的差异性很大:对两类泵送剂配制的混凝土,添加微量氯化钙、硝酸钠均无增强作用,添加微量碳酸钠、碳酸氢钠均稍有增强作用;添加微量硅酸钠、硫酸钠对P型泵送剂配制的混凝土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但对N型泵送剂配制的混凝土无增强作用.

关键词: 无机盐 , 微量增强剂 , 聚羧酸减水剂 , 萘系减水剂 , 混凝土

盐类防冻组分对聚羧酸型防冻泵送剂性能的影响

何廷树 , 王玥 , 徐一伦 ,

硅酸盐通报

掺不同种类盐类组分的聚羧酸型液体防冻泵送剂,可以使混凝土在负温条件下硬化,强度不同程度的提高并达到设计要求标准.本文主要从负温储存稳定性、防冻剂与水泥适应性及混凝土力学性能等方面研究了多种盐类组分,如亚硝酸钠、硝酸钠、硝酸钙、乙酸钠、硫代硫酸钠、硫氰化钾等对聚羧酸减水剂型防冻泵送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盐类防冻组分后可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其中可总结规律如下:硝酸钠>硫代硫酸钠>硝酸钙>硫氰化钾>亚硝酸钠>乙酸钠.

关键词: 防冻组分 , 混凝土 , 聚羧酸 , 防冻剂

济阳拗陷临南-官屯地区烃类微渗漏特征及异常成因

杨俊 , 沈忠民 , 王国建 , 程同锦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3969/j.issn.1671-9727.2015.06.09

探讨济阳拗陷临南—官屯地区化探异常成因机制。通过对临南—官屯地区不同构造单元油井和干井中酸解烃特征和微渗漏方式的研究,结合石油地质条件,从油气成藏的角度分析烃类运移、聚集及其微渗漏散失的全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北部地层中以扩散为主,南部以渗透为主或者不存在微渗漏效应,揭示渗漏源和盖层条件是烃类微渗漏的主控因素。临南—官屯地区近地表化探异常模式为“渗漏源影响下的断控异常模式”,斜14井以北盖层条件和渗漏源条件都最优越,是研究区内最有利的勘探区。

关键词: 临南-官屯地区 , 化探异常 , 酸解烃 , 微渗漏 , 渗漏源 , 主控因素 , 异常模式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0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