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8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自修复三氧化二铝涂层研究

谌继明 , , 马梅 , 潘传杰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2.01.010

结构材料表面涂层是解决聚变堆液态金属自冷却包层中的磁流体动力学压降(MHD)的主要方法之一.探讨了在包层结构材料表面直接形成电绝缘三氧化二铝涂层的液体渗铝法,并对渗层结构和表面三氧化二铝的形貌和成分分布进行了多种电子显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液体渗铝法是制作自修复三氧化二铝涂层的可靠方法,但渗铝和氧化工艺对涂层性能影响较大.

关键词: 不锈钢 , 电绝缘涂层 , 渗铝

"夹锡"疑案何时解?

黄维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05.02.022

本文在前人研究宋代"夹锡"成果的基础上,对124枚宋代铁进行了检测,发现铁中存在高锡相.这些含锡铁的发现,可能就是"夹锡"问题的物证.

关键词: 夹锡

硫焦炼铁试验

龙世刚

金属学报

硫焦是在高硫炼焦煤中加入硫剂,使之“”住其中尽可能多的硫在炼铁时直接进入炉渣,减少生铁中硫的污染。用硫焦和高硫焦分别进行炼铁试验,结果表明:用硫焦在小高炉中炼出的铸造生铁,其合格率巳达到90%以上,取得的各项炼铁技术经济指标均显示出有一定的优越性。在炼铁试验中,曾分层从高炉中取出焦炭、矿石、熔剂、生铁和炉渣五种炉料的样品,经过大量分析,得出在分别用硫焦和高硫焦炼铁期间五种炉料中沿高炉高度方向的含硫量变化,从而比较清楚地掌握了硫在高炉内的活动规律。这对进一步研究提高硫效果以及生铁的硫化和脱硫机理,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焦煤中添加硫剂的炼焦煤气脱硫研究

郭占成 , 于宪溥 , 王仁远 , 谢裕生

钢铁

研究考察了在焦煤中添加ZnO基硫剂进行炼焦过程煤气脱硫的效果.结果表明,煤中添加ZnO基硫剂可以达到很好的炼焦过程煤气脱硫目的,无需设备投入,运转费用低廉.

关键词: 硫剂 , 炼焦 , 煤气脱硫

济阳拗陷临南-官屯地区烃类微渗漏特征及异常成因

杨俊 , 沈忠民 , 王国建 , 程同锦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3969/j.issn.1671-9727.2015.06.09

探讨济阳拗陷临南—官屯地区化探异常成因机制。通过对临南—官屯地区不同构造单元油井和干井中酸解烃特征和微渗漏方式的研究,结合石油地质条件,从油气成藏的角度分析烃类运移、聚集及其微渗漏散失的全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北部地层中以扩散为主,南部以渗透为主或者不存在微渗漏效应,揭示渗漏源和盖层条件是烃类微渗漏的主控因素。临南—官屯地区近地表化探异常模式为“渗漏源影响下的断控异常模式”,斜14井以北盖层条件和渗漏源条件都最优越,是研究区内最有利的勘探区。

关键词: 临南-官屯地区 , 化探异常 , 酸解烃 , 微渗漏 , 渗漏源 , 主控因素 , 异常模式

纺发展趋势探讨

严瑛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现代纺设计在我国起步较晚水平较低,如何使我国家纺设计尽快适应迅速发展的我国家纺行业,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该文从消费需求趋势、品牌演变趋势、渠道模式趋势、终端创新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家纺企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 , 发展 , 趋势

胶西北前孙—洼孙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找矿预测

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孙—洼孙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孙—洼孙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前孙—洼孙断裂带

洼金矿床矿石及矿物特征研究

吴长航 , 金云霄 , 韩新志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5.07.005

洼金矿床矿石属少硫化物型金矿石,矿物种类丰富,金属矿物含量约5%,脉石矿物含量约95%.金矿物有自然金和银金矿,在矿石中分布很不均匀,以粒间金和裂隙金为主要赋存形式.

关键词: 洼金矿床 , 少硫化物型矿石 , 矿物特征

山东焦金矿羽状构造勘查模型

庞绪成 , 顾雪祥 , 唐菊兴 , 王乾 , 司荣军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5.12.002

金矿主蚀变带中的1,2号矿体实际上是分支复合的同一条工业矿体,受主断裂控制,主矿体的特别厚大部位往往是由3号脉与主矿体复合形成的,可作为生产中探寻3号脉的标志.矿床及矿田范围内,"羽状"构造体系控制了矿床及矿体的分布,建立了直观的"羽状"构造控矿勘查模型.

关键词: 羽状构造 , 成矿作用 , 勘查模型 , 金矿床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