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世行
,
钟曼英
,
邱昆彪
,
徐坚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0.07.003
研究了经高温高压渗氢后,309L和347L不锈钢堆焊层短裂纹的低频疲劳特性.并用da/dN=C(△J)n计算了裂纹扩展速度和门槛值.结果表明,经热渗氢后,309L和347L堆焊层裂纹扩展的门槛值(ΔJth)分别从空气中的196×10-6MN/m和355×10-6MN/m,下降为144×10-6MN/m和252×10-6MN/m;da/dN~△J曲线也比空气中的向左移,提高了裂纹扩展速度.说明热渗氢显著增加了不锈钢堆焊层低频破坏的敏感性.
关键词:
堆焊层
,
低频疲劳
,
门槛值
徐坚
,
钟曼英
,
郭世行
,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4537.2003.03.005
研究了在模拟加氢反应器工况条件下,国产加氢反应器壁材料[2(1/4)Cr-1Mo及其上的309L和347L不锈钢堆焊层]的氢损伤特性.结果表明:热渗氢后,明显降低了它们的断裂应力(σf)和塑性.对于309L和347L堆焊层,未经热渗氢的原始试样,无论是光滑试样还是缺口试样(除缺口位置在309L区域试样外)均断裂在347L区域内.而经热渗氢后,无论是起裂于2(1/4)Cr-1Mo和309L的熔合线,还是309L和347L的熔合线处,最后都断在309L区域内(除缺口位置在347L区域试样外).这是因为热渗氢使309L和347L的σf分别从原始状态的885 MPa降至478 MPa和从原始状态的799.9 MPa降至564 MPa;在对短裂纹的低周疲劳特性研究中,用da/dN=C(△J)n计算了裂纹扩展速度(da/dN)和门槛值(△Jth).经热渗氢后,△Jth有明显的下降,da/dN~△J曲线也向左移,提高了da/dN.SEM断口分析结果与上述结论一致.裂纹扩展以穿晶为主,热渗氢后有二次裂纹存在.说明热渗氢降低了其力学性能,增加了加氢反应器壁材料的断裂敏感性.
关键词:
承载材料
,
堆焊层
,
热渗氢
,
SSRT
,
低周疲劳
钢铁
进行相关热力学计算以研究高温燃烧过程二垩英生成的条件.计算得到:①在体系存在过剩氧即完全燃烧时不会产生二垩英;②当有固体碳沉积时也不会生成二垩英,因固体碳在热力学上比含二垩英的含碳物更稳定.另一方面,实际上即使在1 073 K完全燃烧条件下(即体系显著过剩氧)也有二垩英生成,原因是在实际燃烧炉中含碳微粒不可能完全烧尽.从热力学角度假设不发生碳沉积,计算得出二垩英在1 073 K高温和高CO/CO2比范围内会生成.实际考虑的条件放在燃烧炉内含碳微粒的周围.在有含碳微粒存在条件下,即使反应2CO→C+CO2(碳沉积)发生,C+CO2→2CO反应(CO生成;含碳微粒被CO2氧化)也会同时发生,导致在含碳微粒周围保持一个高的CO/CO2比,由此产生二垩英.假设在含碳微粒周围存在高CO/CO2比的异质位置,则认为二垩英会形成.
关键词:
燃烧过程
,
二垩英生成
,
含碳微粒
,
热力学
林成城
,
杜鹤桂
钢铁
从动力学角度,采用离散单元法研究炉料颗粒的受力和运动,建立高炉无钟炉顶布料数值计算模型,模拟无钟炉顶布料过程和料面形状.模拟与实测对比表明,两者基本吻合,证明离散单元法在高炉无钟布料应用中可行,并为高炉无钟炉顶布料的机理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
,
无钟炉顶
,
布料
,
料面形状
,
数值模拟
滕召杰
,
程树森
,
赵国磊
钢铁
并罐式无钟炉顶的布料操作会产生蛇形偏析,形成不均匀的料面形状,导致料面透气性调节失控的问题.通过开炉布料料面形状的测试结果可知,并罐式无钟炉顶料面中心与高炉中心不重合,料面中心发生偏移.为了研究无钟布料过程中的料面分布情况,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炉料颗粒在高炉料面周向上的落点分布,根据落点分布得到料面对称中心位置,并将计算结果与开炉料面形状测试结果对比.根据分析计算结果,从理论出发,提出减小布料过程料流偏析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并罐式
,
布料操作
,
炉料偏析
,
落点
李传辉
,
安铭
,
高征铠
,
戴建华
钢铁
济钢1 750 m3高炉采用串罐无料钟炉顶布料系统.建立了布料模型,并在高炉生产中不断验证,逐步消化和掌握了无料钟技术,摸索出一系列无料钟炉顶布料的相关规律;建立了布料矩阵调节的基本准则,以"稳"为前提,以"平台漏斗"理论为依据,充分发挥了布料矩阵技术优势,确保高炉稳定顺行.研究结果表明:焦平台一旦确定,靠微调矿石矩阵可以调整煤气流的合理分布,达到维持矿焦比合理分布的控制目标.通过布料矩阵的不断优化,使高炉的顺行状况改善,高炉的利用系数达到2.35 t/(m3·d).
关键词:
高炉
,
无料钟炉顶
,
布料矩阵
,
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