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1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Ln1-xSrxCoO3-y纳米晶厚膜型气敏传感器的研究

魏坤 , 石燕 , 元美玲 ,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0.01.008

研究了纳米晶Ln1-xSrxCoO3-y(Ln=La,Gd,x=0.5)的气敏特性,结果表明:纳米晶La0.5Sr0.5CoO3-y厚膜型气敏元件对乙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并具有加热功率和工作温度低等特点.

关键词: 纳米晶 , 厚膜传感器 , 特性

宇宙核

戴光曦 , 孙志虹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1.03.006

以很长半衰期(42×109 a)的β- 衰变的187Re-187Os核对作为大尺度的宇宙核来量度宇宙的年纪, 是近代天文学与核物理学相结合的又一典范. 这种宇宙时钟是利用裸核187Re与它的衰变子体187Os同位素在共生矿中天然含量的比值来测定时间的. 利用187Re裸核的半衰期通过核物理计算可对中性187Re的半衰期进行修定.

关键词: 宇宙核 , 哈勃常数 , 退行速度 , 中性/裸核187Re , 同位素的天然含量 , 大爆炸

高炉无炉顶布料料流宽度数学模型及试验研究

杜鹏宇 , 程树森 , 胡祖瑞 , 吴桐

钢铁

针对高炉实际操作过程中炉料的料流宽度与档位划分不一致,无炉顶布料后煤气流分布波动变化大,高炉顺行困难的问题,对布料操作中料流宽度计算的不足,重点考虑了炉料的受力变化对料流宽度的影响,分析了氏力对料流宽度的影响,提出了分段考虑氏力来计算料流宽度,修正计算了溜槽出口水平宽度的误差,建立了无炉顶布料的料流宽度数学模型.通过工业现场1:10的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数学模型计算料流宽度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将料流宽度和溜槽倾角调整相一致的原则应用于2 500m~3高炉,达到了布料分布合理,气流稳定,高炉顺行的目的.

关键词: 炉顶 , 料流宽度 , 数学模型 , 模型试验

高炉无炉顶布料料流宽度数学模型及模型实验的研究

杜鹏宇 程素森

钢铁

针对高炉实际操作过程中炉料的料流宽度与档位划分布不一致,无炉顶布料后煤气流分布波动变化大,高炉顺行困难的问题,对布料操作中料流宽度计算的不足,重点考虑炉料的受力变化对料流宽度的影响,分析氏力对料流宽度的影响,提出分段考虑氏力来计算料流宽度,修正计算溜槽出口水平宽度的误差,计算溜槽出口速度变化趋势,讨论溜槽出口速度最大值的偏离,建立了无炉顶布料的料流宽度数学模型。通过工业现场1:10的模型实验,验证该数学模型计算料流宽度的正确性和合 理性,应用该结果于2500m3高炉,达到布料分布合理,气流稳定,高炉顺行的目的。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高炉无炉顶布料模拟研究

林成城 , 杜鹤桂

钢铁

从动力学角度,采用离散单元法研究炉料颗粒的受力和运动,建立高炉无炉顶布料数值计算模型,模拟无炉顶布料过程和料面形状.模拟与实测对比表明,两者基本吻合,证明离散单元法在高炉无布料应用中可行,并为高炉无炉顶布料的机理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 , 炉顶 , 布料 , 料面形状 , 数值模拟

武汉思特仪器有限公司

腐蚀与防护

武汉思特仪器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电化学科学仪器以及工业腐蚀监测仪器的技术研发和制造。公司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的研发实力,在电化学研究方法上积淀了较强的创新实力,

关键词: 监测仪器 , 武汉 , 华中科技大学 , 工业腐蚀 , 科学仪器 , 化学研究 , 电化学 , 研发

并罐式无炉顶布料料面中心研究

滕召杰 , 程树森 , 赵国磊

钢铁

并罐式无炉顶的布料操作会产生蛇形偏析,形成不均匀的料面形状,导致料面透气性调节失控的问题.通过开炉布料料面形状的测试结果可知,并罐式无炉顶料面中心与高炉中心不重合,料面中心发生偏移.为了研究无布料过程中的料面分布情况,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炉料颗粒在高炉料面周向上的落点分布,根据落点分布得到料面对称中心位置,并将计算结果与开炉料面形状测试结果对比.根据分析计算结果,从理论出发,提出减小布料过程料流偏析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并罐式 , 布料操作 , 炉料偏析 , 落点

高炉无料炉顶布料规律探索与实践

李传辉 , 安铭 , 高征铠 , 戴建华

钢铁

济钢1 750 m3高炉采用串罐无料炉顶布料系统.建立了布料模型,并在高炉生产中不断验证,逐步消化和掌握了无料技术,摸索出一系列无料炉顶布料的相关规律;建立了布料矩阵调节的基本准则,以"稳"为前提,以"平台漏斗"理论为依据,充分发挥了布料矩阵技术优势,确保高炉稳定顺行.研究结果表明:焦平台一旦确定,靠微调矿石矩阵可以调整煤气流的合理分布,达到维持矿焦比合理分布的控制目标.通过布料矩阵的不断优化,使高炉的顺行状况改善,高炉的利用系数达到2.35 t/(m3·d).

关键词: 高炉 , 无料炉顶 , 布料矩阵 , 焦平台

高炉环形布料优化及布料精度

马财生 , 任廷志 , 杨二旭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60012

为提高无高炉的布料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环形布料优化方法。在分析环形布料工艺特点的基础上,按控制方法将环形布料分为常规多环布料和步进式同心圆布料,以料面形状误差为控制目标建立了环形布料的优化控制数学模型,并设计了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求解。最后将优化模型应用到2580 m3无高炉,利用该优化模型分析了环形布料工艺与布料精度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溜槽倾角档位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常规多环布料的布料精度,但同时导致布料优化控制复杂化,步进式同心圆布料的布料精度高于任意有限多个溜槽倾角档位的常规多环布料,适合充分发挥无炉顶布料灵活的优势,实现期望的炉料分布。

关键词: 炉顶 , 环形布料 , 优化模型 , 布料精度 , 粒子群算法

攀钢双炉顶装料设备长寿化的改造

薛文坦 , 刘树芳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1.05.003

攀钢炼铁厂利用高炉更换大、小机会详细分析了装料设备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并循序渐进地、有重点地分别加以改造,再进一步对大钟及大钟斗进行改进,以提高装料设备使用寿命,为高炉稳定高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装料设备 , 长寿化 , 大钟 ,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