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辉
,
吕力行
,
杨龙
,
金小川
,
罗永为
黄金
尾矿库水位是影响坝体稳定性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得到不同水位下坝体安全运行状况,首先采用 Geo Studio 软件中的 SEEP/W 模块,对不同水位下坝体渗流场进行分析,然后将 SEEP /W的分析结果导入 SIGMA /W 模块,对坝体的应力场进行分析,最后运用 SLOPE /W 模块,分析得到不同水位下潜在滑移面位置和边坡安全系数.运用 Geo Studio 软件对坝体进行流固耦合分析,可掌握不同水位下尾矿坝运行状况,得到的结果也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关键词:
尾矿库
,
水位
,
渗流场
,
应力场
,
耦合分析
刘明宝
,
杨超普
,
阎赞
,
印万忠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6.05.013
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含金0.084 g/t、硫2.74%的陕西蔡川铜尾矿进行了金的强化回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含金铜尾矿经过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一次扫选闭路流程可获得硫品位43.34%、回收率44.30%的硫精矿,其中金品位为1.26g/t、回收率为42.06%,达到计价标准.另外矿石中的银和镓元素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回收.理论分析结果显示,组合药剂的使用可大幅度提高含金矿物的选别效果,Y-89和丁基铵黑药的组合属于正—负型协同药剂,药剂基团中硫原子的Mulliken电荷分布是影响捕收剂选别性能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铜尾矿
,
协同药剂
,
Mulliken电荷
陈康林
,
周福钱
,
付绍洪
,
吕新彪
,
王苹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1.10.001
对川西北哲波山微细浸染型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在原生矿内主要载金矿物毒砂和黄铁矿中是以显微、超显微的包裹金形式存在,在氧化矿石中是以游离金的形式存在.晶格金的可能性较小.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的生长环带中金的含量边缘比核部高,亮带比暗带高.并结合黄铁矿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认为金沉淀的环境是总体较稳定、局部振荡的环境.
关键词:
包裹金
,
赋存状态
,
微细浸染型
,
哲波山金矿床
董兵
,
任华杰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9.06.012
选矿试验考察了磨矿细度、矿浆pH值、浮选药剂制度等条件对选金回收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组合捕收荆浮选金,在最佳试验条件下,该矿石金的浮选回收率可达到90%;采用浮选铜、硫分离,既可回收金精矿中的铜,又可消除铜对金氰化浸出的影响.试验采用的工艺流程及浮选药荆制度适应该矿石特性,选别指标理想.
关键词:
浮选
,
铜、硫分离
,
氰化
,
氰化钠消耗
,
铜
,
金
窦隆洋
,
弓小平
,
韩琼
,
张燕波
,
谢磊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406
研究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缘,西起中蒙边境小哈甫提克山一带,东至红星一牧场,属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之库普成矿带。研究区断裂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金成矿地质条件非常优越。通过对该研究区的地层、构造及岩浆岩等地质特征进行总结,结合矿脉特征开展分析研究;运用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研究方法,综合找矿信息,进行找矿前景分析。研究认为,上泥盆统苏海图组和下石炭统南明水组为研究区的赋矿地层,华力西中期的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热源。化探数据显示Au的成矿与酸度有明显的关系,并且随岩石酸度的增高, Au含量增高。综合多元成矿信息,认为东准噶尔小哈甫提克山一带金铜矿床(点)找矿潜力巨大,具有进一步开展地质工作的价值。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找矿标志
,
找矿前景
,
小哈甫提克山一带
,
新疆东准噶尔
毛英
,
诸堃
,
邹光富
黄金
doi:10.11792/hj20170319
建立了小铅试金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铂、钯的方法,样品处理采用小铅试金富集方法(试金扣7~11 g)代替了经典的铅试金法(试金扣40 g),碱式碳酸铅代替剧毒羰基镍,加入硝酸银保护剂,使铅扣灰吹后待测元素没有损失地进入银合粒中,干扰元素得到进一步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铂、钯.该方法测定铂和钯的检出限分别为0.10 ng/g和 0.12 ng/g, 加入标准物质回收率为92.50 %~106.75 %,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5 %~6.44 %,其精密度和准确度满足要求.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度高,适合大批量地球化学样品的分析,在痕量贵金属的检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关键词:
小铅试金富集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地球化学样品
,
铂
,
钯
张秀琴
,
张春辉
,
魏海峰
,
张文强
黄金
doi:10.11792/hj20140505
小伊诺盖沟-建设屯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北部额尔古纳成矿带内,受北东向得尔布干深大断裂控制,是一个与中生代构造-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金多金属找矿有利地区,相继在小伊诺盖沟、六卡沟、红水泉、阿多得里呀山、格鲁其堆山等地区发现了金铅锌矿体。为更好地在该区开展金多金属找矿工作,利用Landsat ETM+影像数据进行了1∶5万遥感地质解译工作,大致厘清了该区地质构造格架及各种控矿因素的遥感解译特征。多金属成矿作用在空间上总体受北东向深大断裂带控制,矿化体处于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构造的交汇部位及环形构造内,发育有蚀变脉带(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六卡沟-地营子、格鲁其堆山-五卡、永胜-建设、德尔布地区是下一步金多金属找矿的重点地区。
关键词:
金
,
多金属
,
遥感地质特征
,
找矿方向
,
小伊诺盖沟-建设屯地区
,
内蒙古
李向东
,
雷树涛
,
李树胜
,
张国强
稀土
doi:10.16533/J.CNKI.15-1099/TF.201505022
研究了四川稀土矿与包头稀土矿硫酸焙烧的最佳工艺技术条件,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矿酸比以及四川稀土矿和包头稀土矿的配比等对稀土收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最终获得最优化的工艺参数:焙烧温度350℃,焙烧时间125 min,混合稀土矿和浓硫酸的重量比1:2.0,四川矿与包头矿的重量比为3:1,稀土收率达96%以上.同时确定了影响REO浸出率的因素由大到小分别为焙烧温度、四川矿与包头矿的配比、焙烧时间、矿酸比,此工艺重现性良好,水浸液REO含量为34 g/L,PO43-的含量为0.0038 g/L,Fe2O3的含量为0.015 g/L,ThO2的含量<0.001 g/L,均达到质量要求.
关键词:
氟碳铈矿
,
硫酸焙烧
,
独居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