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97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激光相变硬化处理对轮轨钢磨损性能影响

, 王文健 , 刘腾飞 , , 刘启跃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滚动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激光相变硬化处理前后轮轨钢试样的磨损与损伤性能.结果表明:激光相变硬化处理主要得到马氏体组织,显著提高轮轨试样的表面硬度,钢轨试样和车轮试样分别提高43.06%、44.39%;轮轨试样经激光相变硬化处理后滚动摩擦系数与未处理试样相差不大,单一处理轮轨试样摩擦系数有所增大;轮轨试样经激光相变硬化处理能明显提高轮轨试样表面抗磨损和变形能力,车轮试样磨损率减少约44.02%,钢轨试样减少约13.6%,单一处理轮轨试样虽能降低处理试样的磨损,但显著加剧对摩副的磨损;激光相变硬化处理后,钢轨试样表现为轻微疲劳磨损,车轮试样则是粘着磨损与疲劳磨损共存,以疲劳磨损为主;重载工况下轮轨钢试样均激光相变硬化处理能有效改善材料抗磨损和损伤能力.

关键词: 轮轨 , 激光相变硬化 , 磨损率 , 损伤

轮轨试样Co基合金激光熔覆层组织及磨损性能

, 王文健 , , 刘启跃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150112

为提高轮轨材料的耐磨性降低轮轨磨损,利用CO2多模激光器在轮轨试样表面获得Co基合金熔覆层,测试分析了其组织结构性能和显微硬度,利用MMS-2A微机控制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比研究了激光熔覆处理与未处理轮轨试样的抗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激光熔覆处理后在轮轨试样表面获得与基体良好结合厚度约1 mm的熔覆层;熔覆层主要由枝晶(γ-Co)和共晶组织( Cr23 C6+γ-Co)构成,初生相为γ-Co过饱和固溶体,富含Cr元素,共晶组织中富含Co元素;结合区为粗大柱状晶,从中部到表层出现胞状晶、树枝晶等多种形态.离界面越远组织越细密,组织生长方向紊乱;结合区存在元素扩散,尤其是Fe、Cr和Co含量变化显著;激光熔覆Co基合金后轮轨试样硬度分别提高约52.98%和43.44%,能有效降低对摩副磨损,轮轨抗磨损能力提高约为原来的5倍.

关键词: 激光熔覆 , 轮轨 , 组织 , Co基合金 , 磨损率

重载工况下车轮熔覆对轮轨磨损与损伤性能影响

, 王文健 , 刘吉华 , 张勇强 , , 刘启跃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4.09.007

利用CO2多模激光器在车轮试样表面获得Co基合金熔覆层,通过 MMS-2 A 微机控制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比研究了不同轴重下轮轨试样的磨损性能与损伤机理.结果表明,车轮试样激光熔覆处理后熔覆层组织明显细化,表面硬度明显提高,约为基体的1.5倍.轮轨试样摩擦系数与磨损率随轴重增加而增大,车轮磨损率仅为钢轨的1/5~1/8;随时间增加,轮轨试样磨损量呈线性增长趋势;随轴重增加,轮轨试样表面损伤越严重,相同条件下,车轮试样损伤比钢轨轻微,轴重较小时,车轮熔覆层磨损主要为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钢轨主要为疲劳磨损与氧化磨损.随轴重增加,轮轨试样主要为严重疲劳损伤,氧化磨损较为轻微.

关键词: 激光熔覆 , 轮轨 , Co基合金 , 磨损 , 损伤机理

内蒙古锡林勒盟东部金属成矿亚带的划分及其意义

杜继旭 , 潘成林 , 邱金柱 , 杨云鹏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807

内蒙古锡林勒盟东部金属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带,成矿带岩浆活动频繁,构造活动强烈,具备有利的成矿条件.通过对2个成矿带(东乌旗成矿带、西乌旗成矿带)的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的研究,将东乌旗成矿带分为4个成矿亚带,西鸟旗成矿带分为2个成矿亚带,为下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 成矿带 , 成矿亚带 , 地质特征 , 划分 , 锡林勒盟东部 , 内蒙古

灰体辐射(用)分析

楚双霞 , 刘林华

工程热物理学报

以两个无穷大平板组成的系统为例,本文利用Karlsson和Candau对光谱辐射(用)的定义,通过对系统内光谱辐射(用)强度的数值求解,获得了灰体光谱辐射(用)强度随波长和发射率的变化规律,比较了光谱辐射强度、光谱辐射(用)强度的峰值所对应的波长与发射率的关系,最后从宏观热力学理论分析光谱辐射(用)强度的定义式.结果表明光谱辐射(用)强度的峰值波长和光谱辐射强度的峰值波长不一致,光谱辐射能有用度随发射率的增大而增大,光谱辐射(用)损失与系统熵产间的关系满足宏观热力学中的Gouy-Stodola理论.

关键词: 辐射(用) , 灰体 , 波长 , 发射率

能·(用)·(用)传递链式发展的相贯性及必然性

项新耀 , 郑广汉

工程热物理学报

依据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下文简称一、二定律)阐述了能具有量和质的双重属性,能量与能质系于同一属体而不可分离.(用)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所赋予的用以表征能质的参数.能量传递必然伴随着能质((用))的传递,(用)传递如同热传递一样是客观存在的.由(用)概念发展到(用)传递有其必然性.

关键词: , (用) , (用)传递

(积)损失的构成及其应用分析

孙晨 , 程雪涛 , 梁新刚

工程热物理学报

(积)损失是热力学过程中系统(积)的减少量,它等于流入系统的(积)流与流出系统的(积)流之差,也等于(积)耗散和功(积)之和.对于传热过程,(积)损失即为(积)耗散,为(积)损失的不可逆部分,反映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对于卡诺循环,(积)损失即为功(积),具有可逆特性,体现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于包括传热过程和热功转换过程的系统,(积)损失即包括(积)耗散也包含功(积).(积)损失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通过以热流和温度为横、纵坐标的T-q图上的面积描述.(积)损失可应用于包含热功转换的过程以优化系统输出功,算例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最大输出功率和最大(积)损失率相对应.

关键词: (积)损失 , (积)耗散 , 功(积) , T-q图 , 优化

基于(用)分析的空分流程对比研究

郑捷宇 , 厉彦忠 , 司标 , 张杨

工程热物理学报

以内、外压缩空分流程为对象,通过AspenPlus模拟计算获得系统总(用)损失,(用)效率及压力(用)、温度(用)、跑冷(用)、分离(用)占设备(用)损失的比例,探讨两类流程的区别.研究发现;压缩、精馏及换热设备损失是空分系统(用)损失的主要来源;内压缩流程主换热器、过冷器的传热损失比例大于外压缩流程;相对传统的外压缩流程,内压缩流程在生产液体及高压产品方面表现更优.最后探讨了一种基于空分流程产品冷(用)与膨胀节流过程产生冷量的变化关系来进行流程比较的方法.

关键词: (用)分析 , (用)损失 , 空分流程 , 内压缩流程 , 流程模拟

水套炉内筒传热数值模拟

李清方 , 张国忠 , 徐栋 , 张建 , 杨德伟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利用数值方法模拟了新型高效水套炉火筒内天然气燃烧过程,分析了筒内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和筒内外壁温度的变化情况,以及筒负荷特性随燃料用量的变化规律.分析表明,新型高效水套炉设计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筒段的热负荷强度,以减小金属耗量,但筒热负荷强度不宜超过96kW/m2;燃烧火焰主要集中在筒中后部,筒壳体烟气出口周围温度相对较高,属于压力薄弱环节容易烧穿,应采取加固措施.

关键词: 天然气燃烧 , 耦合 , 传热 , 数值模拟

(积)耗散理论在换热器设计中的应用

, 程林 , 郭江峰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首先说明(积)耗散理论避免了最小熵产原理和傅里叶定律间的矛盾,显示了其在处理导热问题上的优越性.然后利用热力学(积)和熵的关系,推出了换热器中由流体阻力引起的(积)耗散表达式.

关键词: (积)耗散 , 熵产 , 导热 , 换热器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9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