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波涛
,
常杰
,
万海军
,
鲁继青
,
郑绍成
,
刘亚
,
刘颖
,
郭小惠
催化学报
考虑了烯烃、醇与酸的再吸附及其非本征效应(烯烃、醇与酸在催化剂孔道中的扩散作用、物理吸附及溶解度效应)对产物分布的影响,推导了基于详细反应机理的亚甲基插入的烷基机理F-T合成校正综合动力学模型.利用文献数据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回归,获得了与文献报道结果相一致的动力学参数.由校正动力学模型计算的烷烃、烯烃、醇与酸产物分布及烯烃比、醇烃比及酸烃比与实验数据较好地吻合.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在铁锰催化剂上,烷烃、烯烃、醇与酸生成的反应是平行竞争反应,烯烃、醇与酸在催化剂表面的再吸附及二次反应导致产物分布偏离了ASF分布.动力学研究还表明,相同碳数的醇与酸产物在催化剂表面上再吸附及二次反应的机会比相同碳数的烯烃大.通过比较相同碳数的烯烃、醇与酸的分子体积及沸点,指出了在铁锰催化剂上,低碳数的烯烃、醇与酸的再吸附及二次反应对产物分布影响的非本征效应中,烯烃、醇与酸的扩散阻力不是主导效应.
关键词:
费托合成
,
动力学模型
,
产物分布
,
烃
,
含氧化合物
郭小惠
,
李勇
,
刘琪英
,
申文杰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1)60350-1
利用微波辅助的多元醇法合成出纳米线和海胆状结构Co0.8Ni0.2,采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技术对该材料合成过程中的结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根据晶体的成核与生长速率阐述了Co0.8Ni0.2纳米结构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Co0.8Ni0.2纳米材料在丙三醇氢解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与其形貌和粒径密切相关.
关键词:
微波加热
,
多元醇合成
,
钴
,
镍
,
纳米线
,
海胆状结构
,
丙三醇氢解
马雪莲
,
郭小惠
,
郭贵宝
,
陶乐乐
人工晶体学报
以钛酸异丙酯和硝酸锶为原料,通过炭吸附沉淀法制备纳米钛酸锶(SrTiO3)催化剂.通过热重/差热仅(TG-DTA)、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和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等对所得催化剂的煅烧温度、物相、微粒尺寸及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炭黑的吸附有效阻止了钛酸锶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的团聚和烧结,煅烧温度为700℃时,SrTiO3粒子分散均匀,粒径小,没有明显的团聚现象,平均晶粒尺寸为22 nm,比表面积为78.64m2/g.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反应结果表明,在60 min内亚甲基蓝在SrTiO3催化剂上几乎完全分解.
关键词:
钛酸锶
,
炭吸附
,
光催化
,
亚甲基蓝
李金星
,
郭小惠
,
郭贵宝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炭黑吸附-沉淀法合成高分散型La2 O3/Bi2O3复合氧化物光催化材料,通过改变材料的焙烧温度实现对其比表面积、晶体结构、晶粒尺寸、光吸收性质及光降解染料活性的调控.研究结果显示,焙烧温度为600℃时制备的La2O3/Bi2O3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分散性、较大的比表面积、宽的紫外-可见光吸收范围,以紫外灯为光源,亚甲基蓝的光降解率可达98%(50 min内).该材料较高的染料光催化降解率主要源于:较小的颗粒尺寸加快了光生e--h+向材料表面的扩散速率,稀土元素镧的存在有利于促进光生e--h+的分离,从而提高光量子效率;同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较多的活性基团促进了染料的吸附和降解.
关键词:
炭吸附
,
La2O3/Bi2O3复合氧化物
,
光催化
,
亚甲基蓝
杜继旭
,
潘成林
,
邱金柱
,
杨云鹏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807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部金属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带,成矿带岩浆活动频繁,构造活动强烈,具备有利的成矿条件.通过对2个成矿带(东乌旗成矿带、西乌旗成矿带)的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的研究,将东乌旗成矿带分为4个成矿亚带,西鸟旗成矿带分为2个成矿亚带,为下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
成矿带
,
成矿亚带
,
地质特征
,
划分
,
锡林郭勒盟东部
,
内蒙古
郭志猛
,
庄奋强
,
林涛
,
吴峰松
,
殷声
金属学报
根据电化学原理, 得到高阻值衬层穿透性裂纹的电沉积电流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利用计算机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 对高阻值衬层进行分析与检测, 由此可以定量确定裂纹的大小, 再通过观测在裂纹处所沉积的金属(或采用电极扫描技术)来确定裂纹的位置及表面形状, 最终可以实现对高阻值衬层的快速无损探伤.
关键词:
高阻值衬层
,
null
,
null
,
null
彭雪峰
,
姜丽萍
,
郝兴春
,
王龙江
,
李明昱
黄金
doi:10.11792/hj20151104
郭城断裂带作为郯庐断裂的次级导矿构造,控制着该地区金矿床的分布和产出,并且金矿床还受胶莱盆地边缘层间滑动构造的控制,金矿成矿的地质背景和构造特殊. 从区域成矿背景和矿床特征入手,分析了郭城断裂带金矿床的找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分析结果表明,郭城断裂带深部存在含矿大岩体,具有很好的金矿成矿条件,找矿潜力巨大,有存在大型金矿床的可能,应该加强该成矿带的找矿工作力度.
关键词:
金矿床
,
找矿潜力
,
郭城断裂带
,
胶东
王恩德
,
门业凯
,
贾三石
,
张忠杰
,
张建民
,
陈慧钧
稀土
郭城金矿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矿体产出与荆山群地层,矿化类型以黄铁矿化和磁黄铁矿化为主,相比胶东其它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较为特殊.采用ICP-MS方法分别对郭城金矿矿石、牧牛山岩体和中基性脉岩中的稀土元素的组成进行了测定,探讨了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的问题.结果显示,矿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具有右倾型和平坦型两种型式.具平坦型配分曲线特征的矿石与花岗岩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型式接近,二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具右倾型配分曲线特征的矿石与脉岩的曲线型式类似,二者的相关性较好.晚期碳酸盐化的矿石具有极高的稀土含量.脉岩Eu异常不明显,矿石和花岗岩均具明显的Eu负异常.表明了成矿物质来源于牧牛山岩体和地壳深部,成矿流体来源于深部岩浆演化,矿床的形成具有多期次性.
关键词:
郭城金矿
,
稀土元素
,
成矿物质
,
成矿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