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剑
,
隋岩
,
曹建华
,
孟劲松
,
华瑞茂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42901.0015
为了满足液晶母体在不同情况下的参数需求,合成了2种新型的含有多氟多氰结构的具有较大负介电各向异性值的未知化合物用于液晶母体的调配.以邻苯二甲腈和邻二氟苯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反应合成了2种该类新型液晶单体.通过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分子结构;利用偏光显微镜、示差扫描量热仪和旋转黏度计等测试手段,对其参数进行测定.实验表明,该类多氟多氰类化合物具有较小的光学各向异性值(△n=0.096~0.107)、负值很大的介电各向异性值(△ε=-15.2~16.7)和较大的旋转黏度(γ1=234.8~248.6 mPa·s).该类新型的多氟多氰类化合物可以用于液晶母体的调配并改善其部分性能,且制备方法原料易得,收率较高,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
液晶
,
负性
,
多氟多氰
,
△n
,
△ε
隋岩
,
郭剑
,
曹建华
,
华瑞茂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42901.0001
为了满足液晶母体在不同情况下的参数需求,合成了3种含有噁二唑结构的新型负性未知化合物用于液晶母体的调配.以芳烃的碘代物为原料,通过三步反应合成了该类新型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NMR)、元素分析(EA)和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方法确认了分子结构;利用偏光显微镜(POM)、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等测试手段,对该类化合物的液晶参数进行了测定.实验表明,该类新型的1,2,4-噁二唑类化合物具有较小的光学各向异性值(△n=0.107~0.118)和负值较大的介电各向异性值(△ε=-1.6~-4.3),并且个别单体具有较宽的相列相温度范围.该类新型的1,2,4-噁二唑类化合物可以用于液晶母体的调配并改善部分性能,且制备方法原料易得,合成路线简单,收率较高,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
液晶
,
1,2,4-噁二唑
,
△n
,
△ε
隋岩
,
郭剑
,
李正强
,
华瑞茂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63101.0040
为了改善扭曲向列相(TN)型液晶显示的视角差的现象,合成了一种具有苯并菲结构的盘状液晶单体,并以该盘状液晶单体为材料制备了简易的光学补偿膜片.以4-氯丁醇乙酸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邻苯二甲醚为原料,通过七步反应以较高收率合成了一种具有苯并菲结构的盘状液晶单体.通过核磁共振(NMR)和元素分析(EA)确认了分子结构的正确性;利用偏光显微镜(POM)、预倾角测试仪和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等对其液晶参数进行测定,并以该苯并菲单体为材料通过基板处理、摩擦配向、涂布等过程制备了光学补偿膜片.实验表明,该苯并菲盘状液晶单体具有负的光学各向异性值(△n=-0.060 8)、较宽的向列相温宽(54.6~166.4℃),所制得的简易光学补偿膜片具有一定的补偿效果(Rh=137 nm).该苯并菲类盘状液晶化合物可以作为光学补偿膜材料使用,且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收率较高,易于实现大规模生产.
关键词:
苯并菲
,
盘状液晶
,
光学补偿膜
,
负光学各向异性
郭剑
,
隋岩
,
李正强
,
华瑞茂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63109.0862
为了改善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在智能玻璃领域应用中存在的视角较差、透明态效果不够理想以及无法实现双稳态的缺点,合成了一种具有硅氧烷长链结构的近晶相液晶单体,并将该近晶相液晶单体用于近晶相的混晶配方制备了简单的近晶相双稳态器件.以10-溴-1-癸烯、对羟基联苯氰和1,1,1,3,3,5,5-七甲基硅氧烷为原料,以较高收率合成了该近晶相液晶单体.通过核磁共振(NMR)和元素分析(EA)确认了分子结构的正确性;利用偏光显微镜(POM)、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等对其单体液晶参数和混晶配方参数进行测定,通过基板处理、液晶盒制备、器件老化等过程制备了近晶相双稳态器件.实验表明,该近晶相混晶配方制得的近晶相双稳态器件具有较宽的近晶相温宽(-62℃~60℃),较低的驱动电压(50 V),透明态参数优秀(雾度=0.06%,平行光透过率=90.34%),完全无视角缺陷,且可以仅在状态切换时需要通电实现双稳态效果.该硅氧烷类近晶相液晶单体对于改善近晶相混晶配方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收率较高,易于生产,对于智能玻璃领域的市场推广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硅氧烷
,
近晶相
,
双稳态器件
,
智能玻璃
郭剑
,
杨昆
,
刘伟
工程热物理学报
对圆管内添加两种宽度的十字形扭带的强化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传热与阻力特性和PEC值进行了比较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减小十字形扭带的宽度使换热管内流体核心区域扰动,在紊流区域能在换热强化减小不大的情况下有效减小流体阻力,从而能提高换热管的性能.
关键词:
十字形扭带
,
核心流
,
强化传热
,
流动阻力
,
PEC
郭剑
,
刘聘
,
邵忠财
电镀与涂饰
采用过硫酸盐体系着色液对铜锌合金拉链进行红古铜化学着色.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优着色液组成和工艺条件:氢氧化钠50 g/L,过硫酸钾l5 9/L,温度75℃,时间5 min.分别通过摩擦试验,普通水和酵素水耐洗试验,以及中性盐雾试验,表征了最优工艺条件下所得着色膜的结合力、耐洗色牢度和耐蚀性.结果表明,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得到的膜层各项性能合格,满足工业和日常生活的需要.
关键词:
黄铜拉链
,
化学着色
,
红古铜色
,
过硫酸盐
,
结合力
,
耐洗色牢度
,
耐蚀性
何康
,
李洋
,
潘春旭
材料保护
利用纳米压痕技术,对3把出土于湖北的战国青铜剑残片表面富锡层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对其显微组织特征、合金成分进行了系统的表征。研究分析认为:(1)3把青铜剑残片属高锡青铜,表面存在一层由8相和非晶化合物构成的富锡层;(2)其双层结构中的惰性腐蚀层的特征表明富锡层是在长期埋藏环境中由于发生选择性腐蚀而形成的,排除了古代工匠人为处理的可能性。纳米压痕技术为古代金属样品微米级微区的力学性能的准确测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关键词:
纳米压痕技术
,
材料学特征
,
战国青铜剑
,
湖北出土
,
富锡层
,
选择性腐蚀
杜继旭
,
潘成林
,
邱金柱
,
杨云鹏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807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部金属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带,成矿带岩浆活动频繁,构造活动强烈,具备有利的成矿条件.通过对2个成矿带(东乌旗成矿带、西乌旗成矿带)的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的研究,将东乌旗成矿带分为4个成矿亚带,西鸟旗成矿带分为2个成矿亚带,为下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
成矿带
,
成矿亚带
,
地质特征
,
划分
,
锡林郭勒盟东部
,
内蒙古
陈瑞
,
吴敏
,
王万宾
,
吴爱民
,
赵婧
,
陈季康
,
潘波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7.04.2016072602
本研究以大型蚤毒性试验标准为参照进行剑水蚤的铜毒性试验,并以生物配体模型(BLM)为主要工具,实现对毒性数据的校正和毒性效应的预测.在不同水质参数下,实测铜的48 h LC50为141-566 μg·L-1,相应的BLM预测值为143-1208μg·L-1,表明BLM对铜的毒性预测良好.pH升高、DOC以及钙、镁、钠离子浓度的增加均对铜毒性有不同程度减弱作用,钾离子对铜毒性影响较小,BLM对这一现象的描述较好.利用Visual MINTEQ软件对不同水参数条件下铜形态分布进行模拟,辅助解释实验现象,发现钙、镁、钠、钾离子对铜形态分布影响较小.DOC的加入则使络合态铜含量增加,而pH升高导致游离态铜浓度下降,水合态铜浓度升高.本研究表明,预测铜对剑水蚤的毒性要充分考虑水质参数的影响,BLM在铜对剑水蚤的毒性预测方面表现了非常好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剑水蚤
,
铜毒性
,
生物配体模型
,
水质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