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万根
,
刘越
物理测试
观察分析了不同稀土添加量高铬铸铁的铸态微观组织;通过对不同氧化温度和保温时间下不同稀土添加量的高铬铸铁高温氧化过程的对比,探讨了含稀土高铬铸铁抗高温氧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稀土元素的加入,高铬铸铁组织中晶粒得到了明显细化,碳化物形状发生了变化;高铬铸铁单位面积上氧化增重随时间变化遵循抛物线规律;稀土质量分数为0%~0.3%时,高铬铸铁的抗高温氧化性随着稀土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当稀土质量分数超过0.3%,其抗高温氧化性降低。含稀土高铬铸铁抗高温氧化机制:在高温阶段,扩散主体从阳离子逐渐转变为阴离子,减缓了氧化膜的生长速度,抑制应力的产生,从而阻止了氧化膜起皱,有效地防止裂纹。
关键词:
高铬铸铁
,
稀土元素
,
微观组织
,
高温氧化
杜继旭
,
潘成林
,
邱金柱
,
杨云鹏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807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部金属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带,成矿带岩浆活动频繁,构造活动强烈,具备有利的成矿条件.通过对2个成矿带(东乌旗成矿带、西乌旗成矿带)的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的研究,将东乌旗成矿带分为4个成矿亚带,西鸟旗成矿带分为2个成矿亚带,为下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
成矿带
,
成矿亚带
,
地质特征
,
划分
,
锡林郭勒盟东部
,
内蒙古
翟保利
,
钟连兵
,
杨青海
玻璃钢/复合材料
本文对风电叶片叶根真空导入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不同的管路布置下相应的树脂流动形态,与叶根真空导入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叶片叶根真空导入过程吻合,数值模拟可以很好地预测叶片灌注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提出及时的预防方案,避免在真空导入过程中出现未灌透的缺陷,减少经济损失.
关键词:
风电叶片
,
数值模拟
,
真空灌注
,
应用
甄铧
,
蒲尚饶
,
马明东
,
刘均利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7.06.033
建立了朱砂根中朱砂根皂苷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为37∶63),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5 nm,柱温40 ℃.朱砂根皂苷的进样量为144 ng~57.6 μg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加标回收率(n=3)为94.2%~99.4%,相对标准偏差为0.5%~2.0%.方法简便,准确性高,重复性好,适用于朱砂根中朱砂根皂苷的测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
,
朱砂根皂苷(ardicrenin)
,
朱砂根(Ardisia crenata)
吴胜军
,
史俊虎
,
裴鹏宇
玻璃钢/复合材料
叶根连接方式是复合材料风电叶片与风轮轮毂连接的唯一的也是最关键的部件,作用在叶片上的载荷均通过叶根连接传递到轮毅上去,不同连接方式对叶片的使用长度要求和承载能力影响至关重要.本文以风电叶片叶根连接方式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市场中存在的三种叶根连接方式展开研究,分析三种连接方式各自在工艺性及结构性上的特点,以及使用范围上的适用性.
关键词:
风电叶片
,
叶根连接方式
,
T型连接
,
螺栓预埋
,
金属嵌套
史俊虎
,
林明
,
吴胜军
,
熊刚
玻璃钢/复合材料
叶根连接方式是复合材料风电叶片与风轮轮毂连接的唯一的也是最关键的部件,作用在叶片上的载荷均通过叶根连接传递到轮毂,连接方式的不同对叶片根部结构承载能力乃至叶片长度设计都至关重要.本文以风电叶片“T型螺栓”和“螺栓套筒预埋”叶根连接方式为研究对象,对螺栓和叶根复合材料的承载情况进行研究,为叶片根部连接方式设计及优化提供依据和指导.
关键词:
风电叶片
,
叶根连接方式
,
T型连接
,
螺栓预埋
康顺
,
孙丽萍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分别以一个低压比和一个高压比离心叶轮为对象,采用FINE/TURBO软件包,数值分析了叶片根部加倒角对叶轮流场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叶根倒角的存在会使流量减小,倒角越大,通流量也越小;倒角使压比和效率 均有所下降,并对叶根附近流动参数分布带来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离心叶轮
,
数值模拟
,
倒角
唐金钱
,
鲁晓锋
,
张登刚
,
李成良
玻璃钢/复合材料
针对风电叶片叶根连接有限元建模方法进行研究,主要通过对比工程算法、整体有限元模型与1/N有限元模型的结果进行分析验证.首先对叶根钻孔连接采用工程算法进行理论计算,得到了螺栓的理论应力.接着分别建立整体模型与1/N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加载计算得到螺栓的有限元应力.通过对比发现,有限元与理论结果的偏差较小,从而证明两种建模方法都是可行的.采用整体模型计算与实际最为接近,但采用1/N模型更能减少工作量,提高效率.
关键词:
风电叶片
,
叶根连接
,
有限元
,
整体模型
,
1/N模型
王建立
,
马维刚
,
张兴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在"T"型加热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同时测量单根纤维真实热导率和热扩散率的实验方法.通过在"T"型加热法的热线中通入不同频率的交流电,可以改变被测纤维热渗透厚度,将热线与纤维节点的接触热阻和纤维的真实热阻分离,进而得到纤维的真实热导率和热扩散率.
关键词:
"T"型加热法
,
热导率
,
接触热阻
,
单根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