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明
,
邹开顺
,
李淑红
,
崔艳
,
钟宏杰
功能材料
采用杯[8]衍生物的LB膜成功制备了尺寸可控的CdS纳米微粒.并用AFM、吸收谱、PL谱对其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吸收谱表明循环1次时CdS纳米粒子的吸收边为425nm,这个值同体材料的520nm相比发生了明显的蓝移.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CdS纳米粒子的吸收边逐渐红移,当循环3次时,其吸收边已经移到475nm,这表明纳米粒子的粒径在逐渐长大.CdS纳米粒子的PL谱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其发射峰值逐渐红移,这可能是由于量子尺寸效应造成的.
关键词:
CdS纳米粒子
,
LB膜
,
杯芳烃
朱俊廷
,
简贤
,
王定川
,
周祚万
材料导报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螺旋碳纤维,通过XRD、EDX和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采用研磨方法考察了螺旋结构的破坏情况,并对比了研磨前后样品的低温磁性.结果表明,在有效去除催化剂的情况下,螺旋形貌被破坏以后,碳纤维的抗磁性信号增强.基于单电子受缚于螺旋线的物理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认为螺旋形貌具有顺磁响应,并阐释了其产生机理.
关键词:
螺旋碳纤维
,
顺磁响应
,
手征性破缺
杨乐
,
张浩哲
,
杨喜军
,
刘洪城
玻璃钢/复合材料
本文对某(φ)1m碳纤维壳体前封头开孔状态进行了数值分析和水压试验验证.采用层合单元建立该纤维缠绕壳体的变厚度数学模型,得到开孔后的壳体内压作用下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采用的计算方法能较好地模拟水压试验情形,变形规律基本一致.封头开孔后金属前接头位移最大,并向赤道位置呈梯度逐渐减小;顺纤维方向应变较大区域分布在孔边分度圆两侧孔径2/3的范围内,大于该范围应变值显著减小;经过孔中心的母线方向应变值从开孔边缘向两侧逐渐增加,最大值小于2100ε.
关键词:
复合材料壳体
,
前封头
,
有限元分析
闫长海
,
孟松鹤
,
陈贵清
,
杜善义
,
刘国仟
功能材料
主要从开孔金属泡沫微观组织的基本结构出发对开孔金属泡沫内的固体热传导、气体热传导和热辐射进行了分析,根据以上的分析利用能量方程和两热流法建立了开孔金属泡沫的传热模型,并利用试验对泡沫镍的有效导热系数进行了测量,泡沫镍的有效导热系数实验值验证了开孔金属泡沫传热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词:
开孔金属泡沫
,
传热
,
有效导热系数
,
热辐射
杨乐
,
富婷婷
玻璃钢/复合材料
对某φ1m碳纤维壳体开孔前封头建立了三维参数化模型.以计算机实验设计方法为基础,构建代理模型及目标驱动优化设计,选取8个封头外表面的坐标值作为设计变量.同时,以开孔前封头质量及孔边顺纤维方向最大Mises等效应变为目标函数,对封头外型面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前封头结构形式协调,开孔周边区域应变分布合理,同原结构相比减重1.85%.
关键词:
复合材料壳体
,
前封头
,
优化设计
解凤霞
,
张逢星
,
薛凝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03.018
利用热分析技术研究了顺丁烯二酸酐在N2气气氛中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的热失重过程,得出失重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和动力学参数.顺丁烯二酸酐在温度为110-160℃,质量损失率>98%.通过热重-红外联用技术得出热失重过程的气体产物为顺丁烯二酸酐气体,该失重过程的实质是顺丁烯二酸酐的升华过程.在质量损失率a为0.2~0.9范围内,用迭代的等转化率法求得失重过程的活化能为(75.147±0.48)KJ/mol.与Coats-Redfern方程计算出的Ea((75.064 5±1.239)kJ/mol)吻合.由此推出,顺丁烯二酸酐的失重过程可以用单一的机理函数来描述,排除了存在多个分解反应步骤相互重叠的可能性;并用主曲线法确定了失重过程的最可几机理函数的积分式G(a)=1-(1-a)m(m=0.813 9±0.02);由Ea和G(a)求得速率方程中的指前因子In(A/s-1)为23.57±0.018.
关键词:
顺丁烯二酸酐
,
等转化率法
,
主曲线法
,
热分析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