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988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纳米MgO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及致毒机理

吴明珠 , 何梅琳 , 邹山梅 , , 王长海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7.2014123103

为探究纳米氧化镁(MgO)对微藻的毒性效应及致毒机制,以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为实验材料,测定了纳米MgO对斜生栅藻细胞形态、生长、叶绿素含量及SOD和POD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纳米MgO(>0.8 mg·L-1)即可对斜生栅藻的生长及叶绿素的合成有抑制作用,说明纳米MgO对斜生栅藻具有明显的毒性.100 mg·L-1纳米MgO处理时,完全抑制了栅藻的生长和叶绿素的合成,藻细胞在4d内死亡.通过亚甲基蓝还原法测定培养体系中活性氧(ROS)含量发现,随着纳米MgO浓度的升高,ROS大量增加;且纳米MgO暴露条件下,POD酶活性相比于对照组显著增强,但不同浓度纳米MgO处理组之间POD酶活性无明显差异.纳米MgO处理96 h后,当其浓度高于0.8 mg·L-1时,SOD酶活性随浓度升高而降低,表明长时间暴露于纳米MgO后,SOD酶活性受高浓度纳米MgO抑制,而POD酶则作为主要的抗氧化酶清除产生的各种自由基.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纳米MgO(>20 mg·L-1)处理时,斜生栅藻细胞变形,甚至裂解.纳米MgO发生团聚,附着在栅藻细胞表面;团聚的纳米MgO对藻细胞鞭毛有缠绕作用,使细胞聚集成团,限制了藻细胞的游动,并导致细胞间相互遮弊,不利于藻细胞吸收光能.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纳米MgO没有进入藻细胞内部.通过测定纳米MgO解离出的Mg2+的含量和对藻细胞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发现,其对藻细胞没有毒性效应.因此,纳米MgO对斜生栅藻的致毒机理可归纳为:通过释放大量ROS对藻细胞产生氧化胁迫抑制其生长;高浓度的纳米MgO引起藻细胞的接触性物理损伤,导致藻细胞质壁分离,裂解;同时纳米MgO团聚并覆盖在藻细胞表面,通过与藻细胞鞭毛的相互作用使细胞聚集成团,影响细胞的正常游动及其对光能、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和气体的交换.

关键词: 纳米MgO , 斜生栅藻 , 毒性效应 , 致毒机理

防污剂Irgarol 1051在水环境中的生态效应?

, 成婕 , 高坤 , 王长海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9.2015032201

Irgarol 1051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海洋防污剂之一,已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然水体中检测到Irgarol 1051的存在,并在新加坡海域检测到其在水环境中的最高浓度为4.2 mg·L-1.它的存在严重影响着非目标生物的生存和生长,且可改变生态群落的种群组成与丰度,严重威胁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安全.本文对Irgarol 1051的主要性质、环境行为及其生态效应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 防污剂 , Irgarol 1051 , 环境分布 , 生态效应

系熔体中组活度的计算式

丁学勇 , 王文忠

金属学报

由Miedema二合金生成热模型得到计算任意二系中组活度的新公式,该公式适用于任何液态和固态溶液,通过对大量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表明,用该方法计算的结果和实验值吻合较好.

关键词: , null , null

点群空间群生成生成所有群的一种算法

张庆礼 , 李冬青 , 肖进 , 王宜申 , 殷绍唐

人工晶体学报

本文给出了一种由生成计算所有群的计算方法,该算法可用于点群、空间群及其一般群的计算.以Oh点群和空间群I23的生成计算了它们的全部群,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

关键词: 算法 , 点群 , 空间群 , 群生成 ,

材料对三复合管道性能的影响

王宇飞 , 杨振国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4.09.004

用有限数值模拟法研究了由弹性材料构成的三复合管道的力学性能.利用ANSYS软件的结构应力分析程序,模拟了复合管道界面处的一些特点,分析了组材料参数对三复合管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调整中间层陶瓷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可以降低层间材料的界面应力,从而提高三复合管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可靠性.

关键词: 复合管 , 界面 , 有限分析 , ANSYS

合金中组扩散系数的预测模型

丁学勇 , 陈星秋 , P.Rogl , J.E. Morral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0.08.010

提出了预测三系合金中原子浓度(原子分数,%)低于10的组的扩散系数、本征扩散系数和热力学因子的模型;通过此模型预测1473 K时,Ni-Al-Cr(富Ni)三合金系的扩散系数,并和实验值进行比较,模型预测结果良好.

关键词: 扩散系数 , 预测模型 , 合金系 , Ni-Al-Cr

氧气底吹炼铜多组造锍行为及组含量的映射关系

王亲猛 , 郭学益 , 廖立乐 , 田庆华 , 张永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通过分析氧气底吹炼铜过程产生的高品位铜锍中Cu、Fe、S、SiO2等组含量变化趋势,结合冶金过程原理,研究上述各组造锍行为及组含量间的映射关系.结果表明:Cu、Fe、S、SiO2等组在铜锍中的造锍行为具有相互关联性,其中Cu、Fe、S相互之间的关联性较强,Cu-Fe、Cu-S、Fe-S含量之间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6、0.89、0.79,但SiO2与Cu、Fe、S之间的关联性较弱.构造了Cu、Fe、S组含量复合映射模型,该复合模型预测精确度高于单因素模型的预测精确度,可为生产过程中高品位铜锍多组含量的精细调控,及熔炼-吹炼过程热量精确分配提供指导.

关键词: 氧气底吹 , 炼铜 , 铜锍 , 预测模型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98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