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安
,
叶录元
,
朱庭良
,
马少华
,
张玉荣
,
邓仲勋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9.02.008
为实现短波长光存储材料,提出一种基于金属纳米粒子与染料共掺杂的复合材料制备新方法.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以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所制备的复合薄膜进行表征.实验发现,与未掺杂银的薄膜相比,掺杂银的复合薄膜中甲基橙的吸收蓝移了6nm.提出并利用超分子结构模型分析了该吸收蓝移的机理.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所提出的这种新的材料制备方法具有制备吸收波长在400~500nm,且可望与GaN激光器在光存储技术中匹配的能力.
关键词:
金属纳米粒子
,
偶氮染料
,
包覆共掺杂
,
吸收移动
,
纳米复合
李贵安
,
邓仲勋
,
焦飞
,
张亚娟
,
朱庭良
硅酸盐通报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不同形貌结构的纳米掺银复合颗粒.分析了掺银二氧化硅复合颗粒的形成机理,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FT-IR)及紫外可见(UV-Vis)光谱仪等手段对Ag/SiO_2复合颗粒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颗粒(290 nm)尺寸均匀,近似球状,银颗粒(4 nm)均匀分布在二氧化硅表面,硅烷偶联剂KH-550影响了银粒子在复合颗粒中的分布状态,对Si-O-Si网络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有效抑制了复合颗粒的团簇程度.
关键词:
银
,
二氧化硅
,
硅烷偶联剂
,
纳米复合颗粒
李贵安
,
焦飞
,
邓仲勋
,
张亚娟
,
牛文成
,
郑海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为提高Ag/TiO2纳米颗粒的光催化降解作用,采用聚合凝胶工艺路线,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硝酸银为银源,通过向反应体系引入鳌合剂醋酸、表面改性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以及还原剂甲醛等添加剂,制备出TiO2粉体及Ag/TiO2纳米复合粉体。利用FT-IR、XRD、TG-DTA、TEM和UV-Vis-NIR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的TiO2颗粒掺Ag后分散性得到改善,粒径约1 nm的Ag颗粒较均匀地分布在10~15 nm TiO2颗粒上;可见光的利用和锐钛矿热稳定性都得到提高;Ag/TiO2纳米颗粒在光照下对甲基橙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关键词:
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
Ag掺杂
,
TiO2
,
光催化
叶录元
,
李贵安
,
朱庭良
,
邓仲勋
硅酸盐通报
采用光化学还原法在大颗粒负载型SiO2表面上成功制备了负载型Ag@SiO2复合纳米粒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球形银纳米粒子均匀分散于球形SiO2复合粒子表面,复合粒子粒径在150~180 nm,且颗粒均一、分散性好.银粒子的粒径在10~15 nm,样品中银粒子具有良好的面心立方结构,晶型很好,银粒子的等离子共振吸收的最大峰位于474 nm.
关键词:
纳米银粒子
,
二氧化硅
,
复合纳米粒子
,
光化学还原法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仲华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08]01号),经各高等院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认真评选和推荐,吴仲华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并确定授予青年学者戴巍、罗坤、唐桂华“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程雪涛等10位同学“吴仲华优秀学生奖”。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评选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高等院校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仲华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10]01号),经各高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遴选和推荐,以及吴仲华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决定授子钟文琪、张鹏、张明明、徐纲4位青年学者“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顾超等13位同学“吴仲华优秀学生奖”。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评选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物理学会
王弋戈
,
李德谦
,
金幕军
,
李超忠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2.05.004
研究了仲壬基苯氧基乙酸在盐酸介质中对Eu3+,Zn2+,Cd2+,Co2+,Ni2+,Cu2+,Mn2+,Mg2+等金属离子的萃取行为,考察了平衡水相酸度,萃取剂浓度等因素对萃取平衡的影响,得到了萃取平衡方程. 根据金属离子之间的分离系数值可看出,通过控制适当的酸度,有可能分离Eu3+中通常伴生的一些金属离子,同时还可能达到Co2+与Ni2+,Zn2+与Cd2+等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分离.
关键词:
仲壬基苯氧基乙酸
,
Eu3+
,
二价金属离子
,
萃取
郭胜惠
,
彭金辉
,
范兴祥
,
张利波
,
唐剑云
,
罗军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2.04.019
探讨了微波煅烧仲钨酸铵制取三氧化钨的新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经微波煅烧4 min,仲钨酸铵的分解率为 96.67 %,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微波煅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物料重量,其次为煅烧时间和微波功率.在实验范围内的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650 W,煅烧时间4 min,物料重量10 g.
关键词:
微波
,
煅烧
,
仲钨酸铵
,
三氧化钨
曾青云
,
刘书祯
,
张子岩
,
张勇
,
熊卫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在不使用外力搅拌和不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采用微波-超声波协同蒸发结晶制备微细仲钨酸铵.考察了结晶温度,钨酸铵浓度,微波与超声波的协同功率、协同时间对仲钨酸铵粒度及形貌影响.在较佳条件下,微波-超声波协同可制得平均粒度为7.6 μm、粒径分布均匀、晶型完整的微细单晶五水仲钨酸铵.
关键词:
微波
,
超声波
,
协同
,
微细
,
仲钨酸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