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Ti-6Al-4V在步进轧制中的显微组织变化

, 赵永庆 , 周廉 , 常辉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03.02.012

对步进轧制在940℃α+β区轧制Ti 6Al-4V合金棒材的锥形体取变形量不同的部位,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其组织形貌及位错组态,分析了其变形机制,探讨了材料显微组织随变形量变化的规律及其形变硬化、回复、再结晶的演变过程.实验表明利用步进轧机加工,所得Ti-6Al-4V合金棒材芯部和边部的组织较均匀.

关键词: 步进轧机 , Ti-6Al-4V , 显微组织

破碎方式对紫金山金铜矿金矿石浸出的影响研究

唐远 , 印万忠 , , 黄发兰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13

针对紫金山金铜矿低品位金矿石进行了常规颚式破碎机和高压辊磨机两种不同破碎方式下细粒级产品的全泥氰化浸出试验研究. 其结果表明:高压辊磨机较常规颚式破碎机产品粒度更细,-0 . 074 mm粒级产率高7 . 23 %;相同氰化浸出条件下,高压辊磨机( 8 . 5 MPa、13 . 5 MPa )-0. 15 mm的细粒级金浸出率能提高约2. 3 百分点和4. 5 百分点;进一步采用球磨机细磨至-0 . 074 mm达92 %后,目的金矿物基本单体解离,两种破碎方式对后续细磨后金浸出效果的影响相差不大;这也表明高压辊磨机对于略粗粒级产品的影响较大,对改善金矿石的浸出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高压辊磨机 , 颚式破碎机 , 细粒级 , 金矿石 , 全泥氰化 , 单体解离

高压辊磨对金矿石堆浸效果的影响机理

唐远 , 印万忠 , 马英强 , , 黄发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常规颚式破碎机和高压辊磨机破碎设备,开展两种不同破碎方式下金矿石柱浸试验,研究不同破碎方式对较粗粒级金矿石堆浸效果的影响,并结合破碎产品特性及显微分析技术,进一步探究高压辊磨方式在金矿石处理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高压辊磨机较常规颚式破碎机产品粒度略细,颗粒表面裂纹更加丰富、堆浸体系饱和含水率较高,高压辊磨机对改善堆浸体系渗透效果和提高浸出率的效果明显;在相同条件下,试验金矿石浸出率提高约3.5%~6.8%,浸出剂耗量减少3.2%~l1.3%.

关键词: 破碎方式 , 高压辊磨机 , 堆浸 , 微裂纹 , 饱和含水率

载金炭解吸电解工艺方法的分析比较

林国梁 , , 李明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02.02.011

对近二十年来载金炭解吸电解工艺的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即第一种加温常压解吸电解方法,尽管解吸时间比第二种高温高压解吸电解方法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但由于其设备投资少、成本低,目前仍可适用于小型黄金矿山;采用第二种方法具有生产能力大、解吸效果好等许多优点,比较适用于大、中型黄金矿山;而第三种解吸电解方法介于前二种之间.

关键词: 解吸 , 电解 , 解吸率 , 载金炭

破碎方式对低品位金矿石全泥氰化的影响

唐远 , 印万忠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在常规颚式破碎和高压辊磨两种不同破碎方式下进行细粒级金矿石的全泥氰化浸出试验,探究两种破碎方式对低品位金矿浸出效果的影响,并结合颗粒表面检测结果及扫描电镜技术,进一步研究高压辊磨机在金矿石处理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高压辊磨机产品的粒度较常规颚式破碎机产品的更细,但分布不均匀;相同浸出条件下,粒径小于0.15 mm的细粒级部分金浸出率提高3.7%~6.6%.两种破碎方式产生的颗粒裂纹的数量和尺寸存在差异,高压辊磨机能产生更加丰富的微裂纹,有助于浸出剂通过裂纹的渗透,增加颗粒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有利于浸出剂与目的金矿物的接触.同时,在理论上揭示破碎方式对金矿浸出效果影响的机制.

关键词: 高压辊磨机 , 微裂纹 , 比表面积 , 孔隙度 , 全泥氰化 , 金矿石

科学评价,务实求真——熊英等作者的论文编后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本刊2012年第五期第801页刊登了熊英等作者的论文,这是本刊编辑部自创刊以来收到的第一篇这样的论文,该文对本刊在材料科学期刊中所处的地位及面临问题、发展方向作出如此客观、中肯的评价与指引,均使编辑部成员十分感动。今年恰是本刊创刊30周年纪念,谨以此《编后记》供奉广大读者,

关键词: 科学评价 , 论文 , 作者 , 务实 , 科学期刊 , 编辑部 , 创刊

结构豫对Zr基大块非晶敏感因子的影响

喻更生 , 罗联 , 翟甲友 , 林建国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Rockwell压痕测试和SEM、DSC技术研究了铸态和退火Zr41.2Ti13.8Cu12.5Ni10Be22.5大块非晶的剪切带和焓变特征.样品在玻璃转变温度以下等温退火,DSC放热峰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不断减少,这表明自由体积不断减少.对压痕周围剪切带形态的观察表明,退火样品中被激活的剪切带减少,剪切带之间的夹角2θ不断变化,铸态大约为88°,经过633K保温1h减小为79°.由Mohr-Coulomb准则可知,通过测量2θ可以确定压力敏感因子,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原子间相互摩擦的作用加剧,导致压力敏感因子增加.

关键词: 大块非晶 , 剪切带 , 压力敏感因子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