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达
,
张因
,
李海涛
,
赵丽丽
,
张鸿喜
,
赵永祥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2.20247
以Al2O3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Ni-Cu/Al2O3催化剂,用于顺酐液相加氢反应,并结合低温N2物理吸-脱附、H2程序升温还原、H2程序升温脱附、X射线衍射、CO程序升温表面反应等表征结果,详细考察了催化剂中Cu含量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的引入提高了活性组分Ni的分散度,促进了催化剂上C=C的加氢活性;同时,由于Ni-Cu双金属间的相互作用,明显抑制了催化剂表面C=O的加氢.当Cu含量为7%时,催化剂上顺酐加氢定向合成丁二酸酐的活性最高.在210℃,H2压力5.0MPa的条件下反应40min时,顺酐转化率与丁二酸酐选择性均达100%.
关键词:
镍
,
氧化铝
,
铜
,
加氢
,
顺酐
,
丁二酸酐
高鹏飞
,
张铁明
,
周媛
,
赵永祥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1.00722
通过环戊二烯基修饰的SBA-15(SBA-15-Cp)与马来酸酐的Diels-Alder反应及水解合成了邻二羧酸官能化的SBA-15,并将原位生成的Co(Ⅲ)络合物负载于其上制得Co(Ⅲ)官能化SBA-15样品SBA-15-Co(Ⅲ).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结果证实羧酸官能团和Co(Ⅲ)成功地引入到介孔材料中.X射线粉末衍射、N2物理吸附-脱附和高分辨透射电镜等表征结果表明,在制备过程中,材料仍较好地保持SBA-15的孔结构.以异丁醛为牺牲剂,乙腈为溶剂,氧气流速5 ml/min,在40℃反应6 h时,SBA-15-Co(Ⅲ)在环己烯环氧化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环氧环己烷产率和选择性分别达58%和63.7%,且经过6次循环后,仍分别可达51.6%和56.5%.
关键词:
Diels-Alder反应
,
邻二羧酸
,
SBA-15
,
介孔材料
,
Co(Ⅲ)
,
环己烯环氧化
魏磊
,
杨巧珍
,
杨兰
,
孙凯
,
赵永祥
材料导报
采用醇-水溶液加热法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SFCD)制备了Co10xZnxFe2O4铁氧体气凝胶,对样品进行了XRD、BET、VSM、ICP及TEM等表征.结果表明.所得铁氧体气凝胶为单一尖晶石结构,具有较高的比饱和磁化强度、较大的矫顽力以及较高的比表面积;在一定范围内,改变Zn含量可以改善CoZn铁氧体气凝胶的性能.
关键词:
Co1-xZnxFe2O4
,
醇-水溶液加热法
,
超临界流体干燥
,
气凝胶
张骞
,
张因
,
李海涛
,
赵永祥
,
马萌
,
郁宇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2)60525-7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碱土金属氧化物CaO,SrO或BaO改性的ZrO2酸碱双功能催化剂,借助X射线衍射、低温N2物理吸附、NH3和CO2程序升温脱附等手段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织构以及表面酸碱性质,并考察了其催化1,4-丁二醇选择性脱水合成3-丁烯-1-醇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碱土金属氧化物的引入显著调变了催化剂表面的酸性和碱性中心,进而对1,4-丁二醇转化率和3-丁烯-1-醇选择性产生重要影响.其中,CaO改性的ZrO2样品中形成了大量的Ca-O-Zr结构,在ZrO2表面形成大量碱性位点的同时,保持了较高的酸密度;而SrO和BaO改性的样品中生成了相应的锆酸盐,ZrO2表面的酸密度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CaO/ZrO2催化剂表现出最优的催化活性和3-丁烯-1-醇选择性,350℃时,3-丁烯-1-醇收率最高,达60.5%.催化剂表面的酸碱协同作用是选择性合成3-丁烯-1-醇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1,4-丁二醇
,
3-丁烯-1-醇
,
碱土金属氧化物
,
氧化锆
,
酸碱双功能催化剂
张铁明
,
高鹏飞
,
高春光
,
杨恒权
,
赵永祥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0.91150
以桥联硅氧烷1,1'-双[(2-三乙氧基硅基)乙基]二茂铁(BTEF)和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结构导向剂,采用共聚法制备了二茂铁功能化的周期介孔有机硅烷材料(PMO-Fc).同时以BTEF为修饰剂,以甲苯为分散剂,采用嫁接法制备了Fc-MCM-41杂化介孔材料,采用N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评价了其催化苯羟化反应活性.结果表明,PMO-Fc具有有序的二维六方形孔道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在苯羟化反应中表现出比Fc-MCM-41更高的催化活性,苯酚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65.3%和20.2%.
关键词:
嫁接
,
共聚
,
二茂铁
,
桥联硅氧烷
,
介孔材料
,
杂化
,
苯
,
羟化
,
苯酚
周媛
,
高鹏飞
,
张铁明
,
王永钊
,
赵永祥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0.00518
以单硅酯(2-(环戊基-1,3二烯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TEECp)和含有亚乙基桥键的硅酯a 1,2-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为硅源,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通过调节TEECp预水解时间,采用共聚法合成了环戊二烯掺杂乙烷桥联材料(Cp-PMO),并采用小角X射线衍射.N_2物理吸附、透射电镜、红外光潜和热重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环戊二烯基被成功引入到乙烷桥联材料中,所得Cp-PMO样品具有高度有序的二维六方介孔孔道,热稳定性较高;随着材料中环戊二烯含量的增加,其有序性降低,孔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有所减小,孔壁逐渐增厚在乙酸乙酷与正丁醇的酷交换反应中,Cp-PMO样品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当该样品中环戊一烯含最为30%时,乙酸乙醋转化率和乙酸丁酯收率分别可达19.3%和10.6%.
关键词:
共缩聚
,
环戊二烯
,
介孔材料
,
乙酸乙酯
,
丁醇
,
酷交换
,
乙酸丁酯
杨燕萍
,
张因
,
高春光
,
赵永祥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1.10709
以TiO2-SiO2复合氧化物气凝胶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Ni/TiO2-SiO2催化剂,并采用N2物理吸附-脱附、H2程序升温还原/脱附、X射线衍射及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载体中钛含量对催化剂结构、表面性质及其催化顺酐液相选择加氢合成γ-丁内酯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小的Ni0晶粒有利于γ-丁内酯的生成.在催化剂活性组分的还原过程中,随着载体中钛含量的增加,越米越多的TiO2被还原为TiOx(x<2)物种.Ni0晶粒和TiOx物种的协同作用影响了催化剂的羰基加氢性能;当较小的Ni0晶粒匹配合适的TiOx物种时,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羰基加氢活性.
关键词:
镍
,
氧化钛
,
氧化硅
,
负载型催化剂
,
顺酐
,
选择加氢
,
丁内酯
李海涛
,
陈昊然
,
张因
,
高春光
,
赵永祥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1.00729
以炭包覆A12O3(CCA)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17%Ni/CCA催化剂,采用热重-差示量热扫描、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N2物理吸附、H2程序升温还原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用于粗1,4-丁二醇加氢反应中.结果表明,炭的引入显著改变了Al2O3的表面性质、负载Ni的存在形态以及金属.载体间的相互作用,因而不同炭含量的Ni/CCA催化剂在粗1,4-丁二醇加氢反应中表现出不同的催化活性.当载体中炭含量为11.6%时,催化剂中的Ni以无定形状态高度分散于载体表面,同时具有适宜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及较好的还原性能,因而其加氢活性最高.
关键词:
镍
,
炭包覆氧化铝
,
负载型催化剂
,
1,4-丁二醇
,
加氢
贺永艺
,
李奇飚
,
王永钊
,
赵永祥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09)60075-9
以Ce(NO3)3·6H2O为铈源,采用不同沉淀剂制备了CeO2催化剂,运用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高分辨透射电镜和H2程序升温还原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评价了其对1,4-丁二醇选择性脱水合成3-丁烯-1-醇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以不同沉淀剂制得的CeO2样品形貌不同,其中以Na2CO3为沉淀剂制备的CeO2呈边缘清晰的长方体形貌,晶粒尺寸较大,结晶较完整,优先暴露的(111)晶面较多,在1,4-丁二醇选择性脱水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3-丁烯-1-醇收率可达59.7%.
关键词:
氧化铈
,
形貌
,
1,4-丁二醇
,
脱水
,
3-丁烯-1-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