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Ti在热轧高强带钢中的析出相与性能关系的研究

李杏娥 , , 薛润东 , 杨晓臻 , 谢建新

钢铁

采用拉伸实验、电镜观察、化学相分析、X射线衍射等方法,定性定量地研究了700 MPa级高钛高强度热轧带钢力学性能分布特点和Ti在钢中析出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钢卷纵向力学性能分布不均,钢卷中部屈服强度大于外部约89 MPa;钢卷中部Ti的析出率明显高于外部;钢卷中部碳氮化物析出相中细小颗粒的比例(即空间弥散度)明显高于外部,析出相中60 nm以下颗粒的质量分数是外部的2.42倍.经计算,得到中部和外部10 nm以下Ti的碳氮化物析出强化量差为38 MPa,小于10 nm细小粒子的强化作用显著,是造成钢卷中部和外部二者强度差别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高强度热轧带钢 , 碳氮化物 , 相分析 , 析出强化

杂质元素总量对无取向硅钢显微组织和电磁性能的影响

陈凌峰 ,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2.018

为了深入研究杂质元素对硅钢成品电磁性能的影响,结合工业化生产的0.25% Si无取向硅钢,探讨了C、S、O、N、Nb、V、Ti杂质元素总量分别为83×10-6和105×10-6时,硅钢成品的夹杂物、显微组织及电磁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杂质元素总量会直接影响夹杂物的种类、形貌、数量和尺寸.随杂质元素总量的升高,在0~0.2 μm尺寸范围内,单个的、椭球形的MnS、CuxS夹杂物数量明显增多,两者分别为1 679× 104个/mm3和2 661×104个/mm3.这种细小的夹杂物会不同程度的劣化SRA前后硅钢成品的磁感,然后是SRA前硅钢成品的铁损,对SRA后硅钢成品的铁损则影响不大.随着连退温度的升高,杂质元素总量对SRA前硅钢成品的铁损影响差异逐渐缩小为零.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 杂质元素 , 显微组织 , 电磁性能 , 夹杂物 , 晶粒尺寸

热轧高强度钢板矫直前后残余应力分布的研究

, 贺佳 , 杨晓臻 , 张春丽

物理测试

针对热轧钢板产品常出现的旁弯、翘曲等板形质量问题,通过盲孔法测量钢板矫直前以及粗矫直、精矫直后的残余应力分布来分析矫直工艺对钢板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以便改善热轧钢板产品的质量.实测结果表明:矫直前钢板宽度方向残余应力很不均匀,并且在钢板边部存在残余压应力使钢板出现边浪等板形不良的情况;经过粗矫直后应力值分布不均减小;在精矫直后应力值进一步减小并且分布趋于均匀.而同一矫直工序中钢板长度方向不同位置残余应力分布也不同,其中钢卷中部的残余应力值为最小.

关键词: 热轧钢板 , 残余应力 , 板形 , 矫直

冷轧压下率对SPCC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齐建群 , 董春雨 , , 贾学军 , 孙长杰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07.04.011

采用唐钢冷轧薄板厂生产的热轧酸洗板,在实验室进行了冷轧压下率对冷轧钢板组织和性能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冷轧压下率对唐钢SPCC钢板的常规力学性能及n值无明显影响,对r值和组织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冷轧钢板 , 冷轧压下率 , 深冲性能

超级双相不锈钢σ相析出及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 徐林 , 李国平 , 薛润东 , 郑建华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纳米力学探针、常温拉伸等方法,研究了S32750超级双相不锈钢中σ相的析出规律及其对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σ相优先析出于奥氏体晶粒边界处、铁素体含量稀少之处,其析出量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900℃时,析出量达到最大.材料的硬度与变形抗力会随着σ相析出量的增多而增大;σ相析出时引起的体积膨胀会引起奥氏体边部的硬度与杨氏模量增大;σ相析出也容易造成材料中微裂纹的形成.S32750双相不锈钢应在1020℃到1080℃温度范围内进行固溶,以获得较好的冷加工性能.

关键词: 超级双相不锈钢 , σ相 , 固溶 , 力学性能

退火对TCS不锈钢热轧板含Nb和Ti析出相的影响

, 王欣 , , 齐秀美 , 薛润东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SEM、TEM及化学相分析的方法,对罩式退火前后TCS铁索体不锈钢热轧板中Nb、Ti碳氮化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退火前后析出相粒子主要由TiN、(Ti,Nb)C组成.退火前(Ti,Nb)C粒子析出位置为晶界及亚晶界,退火后形状为不规则椭圆形,是点链状分布在晶粒中,尺寸比退火前显著增加;退火后TiN粒子发生聚集长大,钢板中部析出的TiN粒子在尺寸上大于边部,在数量上少于边部;退火后基体中固溶的C、S、P元素100%析出,N元素98.75%析出,Nb、Ti元素析出分别为73.91%和65%,Ni、Cr元素析出较少,分别为0.26%和0.03%.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 , 析出相粒子 , 退火

加热温度对钛铌微合金钢中未溶颗粒形貌和成分的影响

薛润东 , , 谢建新 , 王明侠 , 李杏娥

钢铁研究学报

采用SEM、TEM及EDS分析技术,研究了含钛、铌等多种微合金元素的高强钢中碳氮化物的溶解行为。结果表明:保温30 min,加热温度低于1 200 ℃时,钢中未溶颗粒主要是球形和椭球形;加热温度为1 250 ℃时,未溶颗粒以圆角的长形及方形为主。上述颗粒均为含铌和钛的复合碳氮化物。随加热温度的升高,球形、椭球形颗粒减少,长形及方形颗粒增多。圆角的长形及方形颗粒中Ti/Nb原子比显著高于球形和椭球形颗粒。加热温度为1 250 ℃时,长形及方形颗粒中的Ti/Nb原子比约为97/3。

关键词: 碳氮化物;高强钢;加热温度

热轧薄带钢板形影响因素的离线模拟分析

李连平 , , 孙彤彤 , 谢建新 , 康书广

钢铁

利用自主开发的离线模拟分析软件,结合唐钢超薄带钢生产现场各种工艺条件,对影响板形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F4、F5轧机弯辊力对最终板凸度的影响大于F1~F3轧机;带材厚度对弯辊力作用效果的影响不明显.不同机架的PC角变化对板凸度的影响基本相同,随着PC角的增加,最终板凸度减小,且PC角越大,减小的趋势增强.F1~F5轧机中任一轧机轧制力的增大,最终板凸度近似成线性增加;下游机架轧制力的变化对板凸度的影响大于上游机架;轧制力的变化更容易导致薄规格产品产生板形不良.

关键词: 热轧薄带钢 , 板形控制 , 离线分析

热轧高强度带钢矫直前后残余应力分布的研究

物理测试

本文针对热轧钢板产品常出现的旁弯、翘曲等板形质量问题,通过盲孔法测量钢办矫直前以及粗矫、精矫后的残余应力分布来分析矫直工艺对带钢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以便改善热轧钢板产品的质量。实测结果表明:矫直前钢板板宽方向残余应力很不均匀,并且在钢板边部存在残余压应力使钢板出现边浪等板形不良的情况;经过粗矫后应力值分布不均减小;在精矫后应力值进一步减小并且分布趋于均匀。而同一矫直工序中钢板长度方向不同位置残余应力分布也不同,其中钢卷中部的残余应力值为最小。

关键词: 热轧带钢 , residual stress , flatness , straightening

加热温度对钛铌微合金钢中未溶颗粒形貌和成分的影响

薛润东 , , 谢建新 , 王明侠 , 李杏娥

钢铁研究学报

采用SEM、TEM及EDS分析技术,研究了含钛、铌等多种微合金元素的高强钢中碳氮化物的溶解行为.结果表明:保温30 min,加热温度低于1 200℃时,钢中未溶颗粒主要是球形和椭球形;加热温度为1 250℃时,未溶颗粒以圆角的长形及方形为主.上述颗粒均为含铌和钛的复合碳氮化物.随加热温度的升高,球形、椭球形颗粒减少,长形及方形颗粒增多.圆角的长形及方形颗粒中Ti/Nb原子比显著高于球形和椭球形颗粒.加热温度为1 250℃时,长形及方形颗粒中的Ti/Nb原子比约为97/3.

关键词: 碳氮化物 , 高强钢 , 加热温度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