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直拉法硅单晶生长中断棱与掉苞问题的探讨

董建明 , 张波 , 刘进 , 科巍 , 罗晓斌 , 彩霞

材料导报

在直拉法硅单晶生长过程中,由于位错的产生经常会导致硅棒发生断棱与掉苞现象,严重影响了晶体硅和器件的性能,降低了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了分析该现象,借助于位错形成的理论,探讨了Φ203mm(100)硅棒发生断棱与掉苞的具体原因及应对措施.影响直拉法单晶硅棒发生断棱与掉苞的因素包括:熔体中过多的杂质,热场、机械传动装置及炉体的不稳定等.

关键词: 直拉法 , 位错 , 单晶生长 , 杂质 , 热场

水性醇酸树脂的配方设计及实验优化

王国建 , 彩霞 , 刘洋 ,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8.03.019

在溶剂型醇酸树脂配方设计的基础上 ,结合水性化的具体条件,设计出一种适用于水性醇酸树脂配方计算的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比纯粹靠经验确定配方方便、快捷、可靠.

关键词: 水性醇酸树脂 , 配方设计 , 醇酸树脂常数K , 成盐法

煤沥青的改性及中间相结构研究

解小玲 , 彩霞 , 曹青 , 靳利娥 , 张怀平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2.07.009

以对甲苯磺酸(PTS)为催化剂,研究了改性温度、时间和改性剂苯甲醛用量对改性煤沥青(MCTP)中间相显微结构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当苯甲醛/煤沥青(CTP)质量比为30/100、反应温度为150℃和反应时间为15h时得到的MCTP,其中间相呈不完全纤维组织结构;XRD分析表明,通过苯甲醛改性煤沥青,有利于提高中间相光学组织结构的有序性.FT-IR分析表明,改性后芳核骨架振动吸收频率增大,提高了芳核的缩合度;1H-NMR分析表明,改性过程中的改性反应主要发生在HA上,并对改性过程可能发生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改性煤沥青 , 苯甲醛 , 中间相 , 反应机理

聚乙二醇改性煤沥青半焦结构及其性能研究

解小玲 , 彩霞 , 张怀平 , 曹青

新型炭材料

以聚乙二醇-200和聚乙二醇-400为改性剂、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对煤沥青进行改性,研究改性煤沥青的化学性质、成焦的晶体结构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煤沥青茁树脂含量提高了51.90%-55.18%,芳核的缩合度和骨架振动吸收频率显著增大;改性反应主要发生在芳环的氢位上。在800℃时的残炭率比未改性煤沥青增加了18%;此外,在低于160℃时,经聚乙二醇-400改性后的煤沥青黏度低于同温度下未改性的煤沥青黏度,而经聚乙二醇-200改性的煤沥青黏度则高于同温度下未改性的煤沥青黏度。经聚乙二醇-200改性的沥青所制半焦纤维组织结构明显改善;其有序性和堆积高度也显著提高。

关键词: 改性煤沥青 , 聚乙二醇 , 半焦 , 结构

载钛(Ⅳ)锌(Ⅱ)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彩霞 , 张伟德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9.01243

以硝酸钙、硫酸钛、磷酸和氨水等为原料, 通过共沉淀水热合成和离子交换法, 制备了钛(Ⅳ)与锌离子共掺杂的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 HAp)白色纳米粒子(TiZnHAp). 采用XRD、TEM、EDS、UVVis和ESR测试对样品的结构、形貌、组成、吸光性能以及催化氧化活性进行了表征. 针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抗菌实验测试, 研究材料在黑暗和室内弱紫外光下的抗菌活性. 结果表明, 钛(Ⅳ)的掺杂没有明显改变HAp晶粒的形态和尺寸, 而钛(Ⅳ)的掺杂能够提高HAp的吸光性能和紫外光催化氧化能力. 相对于ZnHAp和TiHAp颗粒, 在室内弱紫外光下钛(Ⅳ)的光催化分解细菌与锌离子抗菌协同作用使TiZnHAp具有优良的抗菌效果. 同时, 离子溶出测试实验结果表明, TiZnHAp具有长效抗菌性.

关键词: 载钛锌纳米羟基磷灰石 , weak UV light , antibacterial , synergistic effect

含硅阻燃大分子相容剂的制备及其在无卤阻燃聚乙烯复合材料中的协效作用

张鑫 , 杨荣 , 邹国享 , 彩霞 , 宋艳 , 李锦春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51113.002

为验证含硅大分子相容剂在无卤阻燃体系中的协效阻燃作用,首先,以马来酸酐、硅橡胶与聚乙烯为原料,通过熔融接枝共聚制备了新型含硅阻燃大分子相容剂;然后,利用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和含硅大分子相容剂复配协同阻燃聚乙烯复合材料;最后,探讨了含硅大分子相容剂对复合材料极限氧指数、锥形量热参数、拉伸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相比,含硅大分子相容剂含量为10wt%时可使无机阻燃剂在基体树脂中分散较好;随着大分子相容剂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上升而断裂伸长率下降,极限氧指数提高至34.0%,燃烧时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和热释放总量均明显下降,说明含硅大分子相容剂除了能够在该复合材料中起到良好的相容作用外,还可以发挥较好的协效阻燃作用.

关键词: 聚乙烯 , 含硅大分子相容剂 , 无卤阻燃复合材料 , 协效阻燃 , 锥形量热

新型磷氮型阻燃剂的制备及其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

宋艳 , 许亮 , 李锦春 , 杨荣 , 彩霞 , 邹国享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60315.016

以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THEIC)和苯氧基磷酰二氯(PDCP)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磷氮型阻燃剂(PNFR),借助FTIR、核磁共振光谱(1 H-NMR、31 P-NMR)对其结构与组成进行了表征.将PNFR与聚磷酸铵(APP)复配用于制备聚磷酸铵-新型磷氮型阻燃剂阻燃聚氨酯泡沫(APP-PNFR/PUF)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测试、锥形量热和热失重分析对APP-PNFR/PUF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功获得了PNFR;此外,PNFR的TGA表明PNFR在N2气氛下的初始分解温度为249℃,800℃时的残炭量可达33.7%,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能.APP-PNFR的加入能有效改善PUF的阻燃性能,且当PNFR的添加量与组合聚醚的质量比为7.5%时,可获得综合性能较好的阻燃PUF材料,其中LOI从19%提高至24%,UL-94垂直燃烧等级达到Ⅴ-0级,热释放速率峰值从110.6 kW/m2降低到94.5 kW/m2;同时,APP-PNFR/PUF3在N2气氛下的初始分解温度提高了6℃,最大分解速率降低了16.3%,800℃时的残炭量可达33.5%.PNFR的加入不会削弱PUF的物理力学性能.

关键词: 磷氮型阻燃剂 , 聚磷酸铵 , 聚氨酯泡沫 , 阻燃性能 , 热释放速率

载钛(Ⅳ)锌(Ⅱ)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彩霞 , 张伟德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9.01243

以硝酸钙、硫酸钛、磷酸和氨水等为原料, 通过共沉淀水热合成和离子交换法, 制备了钛(Ⅳ)与锌离子共掺杂的羟基磷灰石(Ca_(10)(PO_4)6(OH)_2, HAp)白色纳米粒子(TiZnHAp). 采用XRD、TEM、EDS、UV-Vis和ESR测试对样品的结构、形貌、组成、吸光性能以及催化氧化活性进行了表征. 针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抗菌实验测试, 研究材料在黑暗和室内弱紫外光下的抗菌活性. 结果表明, 钛(Ⅳ)的掺杂没有明显改变HAp晶粒的形态和尺寸, 而钛(Ⅳ)的掺杂能够提高HAp的吸光性能和紫外光催化氧化能力. 相对于ZnHAp和TiHAp颗粒, 在室内弱紫外光下钛(Ⅳ)的光催化分解细菌与锌离子抗菌协同作用使TiZnHAp具有优良的抗菌效果. 同时, 离子溶出测试实验结果表明, TiZnHAp具有长效抗菌性.

关键词: 载钛锌纳米羟基磷灰石 , 弱紫外光 , 抗菌 , 协同作用

聚(丁二酸丁二醇-co-二聚酸丁二醇)酯的合成及等温结晶行为

何小全 , 彩霞 , 邹国享 , 李锦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6.06.002

以1,4-丁二醇(BDO)、丁二酸(sA)和二聚酸(DA)为原料,采用先酯化后缩聚的两步法合成一系列聚(丁二酸丁二醇-co~二聚酸丁二醇)酯(PBSBDA).采用核磁共振谱仪、凝胶渗透色谱仪、X射线衍射仪、热台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分析聚酯结构组成及结晶行为.研究发现,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与PBSBDA同为单斜α晶系,无晶型变化;球晶形貌呈环带状,球晶形态随化学结构和结晶温度改变.利用Avrami方程分析聚酯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Avrami指数(n)均在2.2~2.8之间,聚酯主要表现为异相成核的三维球晶生长,DA单体的引入没有改变其成核方式和生长方式.聚酯的熔融-重结晶行为使其在等温结晶后的升温过程中呈现熔融双峰.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co-二聚酸丁二醇)酯 , 等温结晶动力学 , 环带球晶

分子筛/受阻胺对膨胀阻燃聚丙烯的协同阻燃作用

李雄杰 , 刘雨 , 邹国享 , 彩霞 , 杨荣 , 李锦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1.011

采用热失重、极限氧指数、锥形量热研究了以受阻胺(NOR116)和分子筛为协效剂,与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在聚丙烯基体中的热降解行为及协同阻燃性;并用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了残炭的结构和形貌,进一步研究了其协同阻燃机理.结果表明,NOR116/分子筛协效阻燃体系可明显提高极限氧指数并改善燃烧时熔滴缺陷,显著降低热释放速率、烟释放速率;NOR116可有效提高PP的初始分解温度及最大分解速率温度,使膨胀阻燃体系后期的交联成炭及气体释放更加匹配;在燃烧过程中分子筛与膨胀阻燃体系形成了Si-P-AI-C的结构,可有效稳定炭层;拉曼光谱及扫描电镜结果表明,NOR116和分子筛可促进膨胀阻燃体系形成致密且高石墨化程度的炭层,有效阻隔了氧气的进入及热的反馈.

关键词: 聚丙烯 , 膨胀阻燃体系 , 受阻胺 , 熔滴 , 分子筛 , 协同效应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