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良
,
彭程
,
叶章根
,
罗远辉
,
赵奇金
电镀与涂饰
以硝酸银为主盐、葡萄糖为还原剂,通过化学镀方法制备了银包铜复合粉体.通过能谱(EDS)分析了敏化和活化后铜粉表面沉积的颗粒的组成,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高温增重率测量等方法研究了主盐和还原剂质量浓度、pH以及镀覆时间对银包铜粉表面形貌与高温抗氧化性的影响,获得了适宜的化学镀银工艺:AgNO3质量浓度20g/L,葡萄糖质量浓度30g/L,pH11,镀覆时间40 min.不同银含量的铜粉的热重(TG)分析表明,银含量越高的粉体,其抗氧化性也越好.化学镀初期,生成的银颗粒较少,镀层呈岛状结构;随着反应的继续,银颗粒大量产生,岛状组织延伸生长,形成多镀层重叠结构.
关键词:
铜粉
,
化学镀银
,
硝酸银
,
葡萄糖
,
抗氧化性
赵奇金
金属学报
运用回归正交设计对影响硫酸盐溶液电解成型Ni-Fe合金箔质量的主要工艺因素进行了实验, 建立了合金箔成分、电流效率和槽电压与工艺参数之间的二次回归方程, 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规律, 并在直径350mm的辊式放置阴极机列上进行了连续电解成型Ni-20Fe合金箔的实验验证, 结果表明:制得的箔材为r-Ni固溶体, 成分稳定、厚度均匀、表面光滑, 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1080MPa和0.5%.
关键词:
电解沉积
,
null
,
null
赵奇金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0.07.011
运用回归正交设计对影响硫酸盐溶液电解成型Ni-Fe合金箔质量的主要工艺因素进行了实验.建立了合金箔成分、电流效率和槽电压与工艺参数之间的二次回归方程,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规律,并在直径350 mm的辊式旋转阴极机列上进行了连续电解成型Ni-20Fe合金箔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制得的箔材为γ-Ni固溶体,成分稳定、厚度均匀、表面光滑,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1080 MPa和0.5%.经热处理后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345 MPa和13%,电阻率为0.261 μΩ·m,Curie温度为853 K(580℃),最大导磁率为2.148×10-2H/m,磁感应强度为1.169 T,矫顽力为11.857 A/m.
关键词:
电解沉积
,
Ni-Fe合金箔
,
回归正交
程长征
,
程香
,
牛忠荣
,
周焕林
复合材料学报
利用一种数值方法分析压电材料切口尖端包括奇异应力场和奇异电位移场在内的双重奇异性.基于切口尖端的位移场按幂级数渐近展开假设,从应力平衡方程和Maxwell方程出发,推导出关于压电材料切口奇性指数的特征方程组,同时将切口的力学和电学边界条件转化为奇性指数和特征函数的组合表达,从而将压电材料双重奇性分析问题转化为在相应边界条件下微分方程组的特征值求解问题,采用插值矩阵法,可以一次性地计算出压电材料切口的各阶奇性指数.裂纹作为切口的特例,其尖端的电弹性奇性指数亦可以根据本法求出.
关键词:
压电材料
,
切口
,
裂纹
,
奇性指数
,
渐近展开
周厚兵
,
周小红
,
张玉虎
,
郑勇
,
李广顺
,
M.Oshima
,
Y.Toh
,
M.Koizumi
,
A.Osa
,
Y.Hatsukawa
原子核物理评论
应用E-GOS(E-Gamma Over Spin)曲线方法研究了A≈110质量区奇A核结构随角动量增加的演化,发现随着角动量的增加原子核的激发特性从振动逐渐演化为转动.
关键词:
E-GOS曲线
,
相变
,
形状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