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83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反应时间对镁碳复合储氢材料用于噻吩催化加氢反应的影响

杨敏建 , 李鹏波 , 林龙利 , 马义 , , 李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噻吩及其衍生物是裂化石油中的主要含硫成分,研究噻吩的加氢脱硫技术对提高燃油品质、增强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反应球磨法在氢气气氛下制备了镁碳复合储氢材料,并应用于固定床管式反应装置进行噻吩的催化加氢反应研究,着重考察了不同反应时间阶段的加氢反应产物、噻吩转化率和固硫量结果.结果表明,材料具有较优异的放氢性能,受热释放出的活性氢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可与噻吩发生加氢反应.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固相产物中MgH2不断解离出Mg并释放出高活性氢,至2h时几乎完全分解;气相产物中先后检测到了CH4、C2H6、C3H6、C3H8、n-C4H8、n-C4H10、c/t-C4H8等的存在;噻吩转化率先增大后减小,储氢材料中的固硫量增大后逐渐趋于稳定.

关键词: 反应时间 , 储氢材料 , 噻吩 , 加氢反应

内蒙古乌拉特浩尔忽洞金矿床的勘查与开发

高永军 , 行天伟 , 杨志刚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404

内蒙古太平矿业有限公司浩尔忽洞金矿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露天开采黄金堆浸矿山.论述了浩尔忽洞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总结了找矿标志,并重点阐述了地质找矿成果及开发规划,形成了科学论证、探矿会战、整体开发、科技领先、绿色和谐的矿业开发模式,对中国“十二五”期间利用找矿新机制实现找矿大突破有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输气管道防腐“内”与“外”工艺技术经济分析

侯昭勇

腐蚀学报(英文)

对在我国首次应用于大口径长输管线上的减阻型内涂 敷技术所引起争议的“内后外”和“外后内”防腐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并初步测算出两种工艺生产西气东输管道的成本差异,提出了对工艺顺序选择的看法.

关键词: 工艺 , analysis , internal and external , coating

输气管道防腐"内"与"外"工艺技术经济分析

侯昭勇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3969/j.issn.1002-6495.2003.01.014

对在我国首次应用于大口径长输管线上的减阻型内涂敷技术所引起争议的"内后外"和"外后内"防腐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并初步测算出两种工艺生产西气东输管道的成本差异,提出了对工艺顺序选择的看法.

关键词: 工艺 , 技术 , 经济 , 分析

刮腻子后涂底漆涂装工艺的探讨

张瑞 , 王春英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1.12.008

传统的涂装工艺都是喷涂底漆,再刮涂腻子、喷面漆,而实际生产中,出现了刮涂腻子后喷涂底漆的工艺.文章从涂装质量、涂装生产效率、涂装成本等方面分析了工件前处理后刮涂腻子、干燥、打磨后再进行底漆涂装的新涂装工艺流程,并从前处理、腻子性能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可行性.

关键词: 腻子 , 喷底漆 , 前处理 , 涂装工艺 , 流程

"针状"共析铁素体形成及对钢丝性能的影响

刘礼华 , 蔡磊 , 赵敏 , 杨恒 , 谢超英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5.06.029

运用膨胀法及显微组织观察分析了35#钢连续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相变特点,讨论了经正火处理的中碳钢组织中出现一定量的"针状"共析铁素体形成原因.通过对正火处理的35#钢丝室温拉伸变形行为测试与分析,发现其呈现两个阶段屈服变形行为,两次屈服分别对应于共析铁素体与珠光体塑性屈服.

关键词: "针状"共析铁素体 , 35#钢丝性能 , 相变

未爆漏(LBB)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陈沛 , 查小琴 , 高灵清

材料开发与应用

回顾并评述了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主流的“未爆漏(LBB)”理论,指出LBB评定图技术是目前较能适合工程安全评定并被广泛应用的LBB准则.综述了LBB技术应用现状,指出LBB技术在压力容器设计方面的应用还仅处于初级的理想状态;而LBB技术在压力容器评定方面的应用,漏后爆(LBB)评定图的改造、裂纹扩展稳定性分析及泄漏率的计算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下一步LBB技术应用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未爆漏(LBB) , 压力容器 , LBB评定图技术

影响低镍718M钢共析铁素体析出的因素

吴俊 , 闵永安 , 吴晓春 , 周荃 , 续维 , 徐明华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DIL805A型相变仪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大型低镍塑料模具钢718M的冷却相变过程,研究了原始组织、奥氏体化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过冷奥氏体中析出共析铁素体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低镍718M钢合理的成分设计使其具有高淬透性,共析铁素体析出的临界冷速介于0.01~0.02℃.s~(-1),原始组织对淬透性影响显著;通过提高奥氏体化温度减少铁素体晶界形核位置来提时高淬透性的作用有限.

关键词: 塑料模具钢 , 淬透性 , 相变 , 铁素体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8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