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伟
,
李继定
,
赵之平
,
亓荣彬
,
陈翠仙
,
于宏伟
,
张志华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6.05.013
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原料,正庚烷为溶剂,正硅酸乙酯为交联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聚丙烯腈为基膜,制得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丙烯腈复合膜.采用红外谱图和扫描电镜对膜的物理及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所得膜用于辛烷中噻吩的脱除,研究了硫化温度、料液温度等因素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料液温度下,硫化温度越高,交联硫化越完全,膜对辛烷中噻吩的选择性越高,渗透通量下降;在相同硫化温度下,料液温度升高,渗透通量增加,膜对噻吩的选择性下降.对硫化温度50℃的膜,在料液温度为30℃时,膜的渗透通量370 g/(m2·h),膜对噻吩的选择系数为5.212.
关键词:
聚二甲基硅氧烷
,
渗透汽化
,
噻吩
,
聚丙烯腈
姜珍
,
李继定
,
赵之平
,
边宇
,
陈翠仙
,
于宏伟
,
张志华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5.01.010
利用气相色谱法,在348.15~368.15 K温度,测定了正己烷、正庚烷、正癸烷、甲苯和丁酮溶剂在有机硅膜中的无限稀释扩散系数,结合Vrentas-Duda自由体积模型计算得到溶剂/有机硅膜体系溶剂有限浓度扩散系数,在理论上预测了不同溶剂在有机硅膜中扩散特性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在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为进一步研究有机硅膜分离机理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自由体积模型
,
气相色谱
,
有机硅膜
,
溶剂
李培
,
李继定
,
赵之平
,
姜珍
,
陈翠仙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5.06.003
依据改进的Scatchrd-Hildebrand模型、Flory-Huggins理论、线性黏弹性理论,建立一个新的传质模型.模型可以描述温度低于聚合物材料玻璃化温度时,气体小分子在聚合物膜中Fick及non-Fick扩散行为.应用此模型计算293.15 K、298.15 K及303.15 K下,乙醇气体在PPES(杂萘联苯聚醚砜),PPESK(杂萘联苯聚醚砜酮)膜中吸收/解吸曲线,并与实验结果相比较,最大相对偏差11.54%,平均偏差4.53%.
关键词:
Scatchrd-Hildebrand模型
,
Flory-Huggins理论
,
线性黏弹性理论
,
膜传质模型
陈剑
,
李继定
,
王鼎
,
赵之平
,
陈翠仙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7.01.005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接枝技术改性聚偏氟乙烯膜(PVDF),在PVDF膜表面引入疏水性单体苯乙烯,达到改变膜表面孔径的大小和孔径分布的目的.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ATR)对改性前后的PVDF膜表面进行了结构分析,考察了PVDF膜接枝前后官能团的变化.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分析了PVDF改性前后膜的孔径分布,考察了改性条件对膜孔径大小和分布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了PVDF膜改性前后表面形貌的变化.研究了接枝温度、接枝时间等接枝条件对PVDF改性膜纯水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照射时间和接枝时间的延长,PVDF改性膜的孔径分布变窄,纯水通量下降,接枝率提高.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
PVDF膜
,
接枝改性
,
苯乙烯
王可达
,
赵之平
,
陈康成
,
刘文芳
膜科学与技术
渗透膜蒸馏(OMD)作为一种新型分离技术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对近20年来国内外在OMD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评述了该膜过程的传质、传热机理、实验研究及过程模拟方面的主要成果,分析了膜过程的影响因素,包括渗透剂和待处理料液的性质、浓度、流速、温度以及膜形态参数等.就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将反渗透(RO)海水淡化、膜蒸馏浓缩RO浓水和以高含盐浓水作为OMD的渗透剂等三个膜过程集成,可以避免高浓盐水大规模排放可能引起的环境与生态问题.
关键词:
渗透膜蒸馏
,
传质机理
,
传热机理
,
过程影响因素
陈剑
,
李继定
,
王鼎
,
赵之平
,
陈翠仙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6.03.002
采用液相等离子体接枝技术改性聚丙烯腈(PAN)膜,在PAN膜表面引入亲水性单体氮乙烯吡咯烷酮(NVP).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DSC、XPS对PAN改性膜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单体浓度、温度、接枝时间对PAN改性膜纯水通量的影响,考察了在不同单体接枝温度下,PAN改性膜对NaCl、MgSO4混合盐体系的分离性能.
关键词:
液相接枝
,
PAN膜
,
等离子体
,
NVP
朱春燕
,
赵之平
,
刘殿忠
,
石教育
,
刘文芳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9.06.022
真空膜蒸馏以其独特的优点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可应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对近20年来国内外在真空膜蒸馏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评述了该过程传热传质机理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过程模拟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过程的影响因素(真空度、膜的形态结构、进料温度、进料流速、进料浓度)和临界操作条件对过程的影响.认为有价值的研究工作为膜结构参数的选取、膜组件的优化、膜污染临界操作条件的确定方法和防止膜污染发生的自动控制模型的建立等,力图能为工业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真空膜蒸馏
,
传热机理
,
传质机理
,
膜污染
马方伟
,
赵之平
,
郭轶琼
,
孟文君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8.01.018
综述近10多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有关文献,分析了膜蒸馏过程的特点,评述了直接接触式膜蒸馏过程传热传质机理的研究进展,包括模型的建立、温度极化、浓度极化、传热系数的确定、膜结构的影响、流体力学的影响;并分析了该过程传递机理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膜蒸馏
,
传热机理
,
传质机理
,
温度极化
,
浓度极化
刘殿忠
,
赵之平
,
马方伟
,
刘文芳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9.03.019
在国内外近十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气隙式膜蒸馏在传递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阐述气隙式膜蒸馏过程的传热、传质机理,分析了温度、流速、气隙宽度、膜结构参数等因素对传质、传热过程的影响,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气隙式膜蒸馏
,
传热机理
,
传质机理
,
温度极化
,
浓度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