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彪
,
李劲风
,
贾志强
,
李朝兴
,
郑英鹏
,
蔡圳阳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拉伸性能测试、剥落腐蚀实验及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175℃回归时7150-RRA铝合金力学性能、剥蚀行为及微观组织,并与T6及T73时效工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7150-T6铝合金强度高而剥蚀敏感性大;7150-T73铝合金强度降低而耐腐蚀性大幅度提高.175℃回归时,7150-RRA铝合金剥蚀敏感性随回归时间延长而降低;回归时间延长至3h,7150-RRA铝合金可保持7150-T6的高强度,而其剥蚀敏感性与7150-173接近.
关键词:
7150-RRA铝合金
,
回归再时效(RRA)
,
力学性能
,
剥落腐蚀
彭雯雯
,
曾卫东
,
康超
,
贾志强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SEM、TEM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300M超高强度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00M钢经870℃淬火后,在290~320℃范围内回火,显微组织为板条马氏体、下贝氏体和残留奥氏体组成。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板条马氏体宽度由260 nm增加到437 nm,位错密度减小,下贝氏体含量增多;合金的抗拉强度有所下降,韧性呈上升趋势,而屈服强度、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变化较小。当回火温度为300℃时,强度、塑性和韧性达到一个最佳匹配,合金具有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
关键词:
300M超高强度钢
,
回火温度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李朝兴
,
李劲风
,
BIRBILISNick
,
贾志强
,
郑子樵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通过测定Al-Mg-Si合金晶界各组成相的极化曲线及不同Mg/Si比 Al-Mg-Si合金晶界组成相(Al-Mg2Si及Al-Mg2Si-Si)间的动态电化学偶合行为,研究了不同Mg/Si比Al-Mg-Si合金的晶间腐蚀机理。研究表明,晶界Si电位比其边缘Al基体正,在整个腐蚀过程中作为阴极导致其边缘Al基体的阳极溶解。晶界Mg2Si电位比其边缘Al基体负,在腐蚀初期将作为阳极而发生阳极溶解;由于Mg2Si中活性较高元素Mg的优先溶解,不活泼元素Si富集,致使Mg2Si电位正移,甚至与其边缘Al基体发生极性转换,导致其边缘Al基体的阳极溶解。Mg/Si>1.73的Al-Mg-Si合金晶界只存在不连续分布的含Mg、Si的析出相,不能在晶界形成连续腐蚀通道,合金不表现出晶间腐蚀敏感性。Mg/Si<1.73的Al-Mg-Si 合金晶界同时析出含Mg、Si析出相和Si粒子;腐蚀首先萌生于 Mg2Si相;而后,Si粒子一方面导致其边缘无沉淀带严重的阳极溶解,另一方面通过加速Mg2Si和晶界无沉淀带的极性转换,协同促进了Mg2Si边缘无沉淀带的阳极溶解,即腐蚀沿晶界Si粒子及Mg2Si粒子边缘的无沉淀带发展。Si粒子促进了腐蚀的发展,导致合金表现出严重的晶间腐蚀敏感性。
关键词:
Al-Mg-Si合金
,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
corrosion mechanism
白新房
,
赵永庆
,
曾卫东
,
贾志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在830℃空气中保温1h后水冷的热处理工艺,在Ti-10V-2Fe-3Al(Ti1023)钛合金表面形成厚度约为82 μrn的α富氧复合层.研究了α复合层内显微组织形貌、硬度及元素分布特点及复合α层后对Ti1023合金组织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α复合层从边缘到基体内部硬度值并非一直减小,而是呈现高-低-高-低-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硬度变化规律与合金元素(尤其V、Fe)及组织形态分布相关.Ti 1023合金试样复合α层后表面硬度增加了45%,而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下降5%.在拉伸变形过程中,复合α层后试样首先会在垂直于拉伸应力方向的外表面产生裂纹,之后裂纹扩展穿过α层到基体内部直至试样断裂,试样拉伸断口呈现心部韧性断裂和边部脆性断裂特征.拉伸过程中试样内部存在应力诱发β相向α”相的组织转变.
关键词:
α复合层
,
力学性能
,
显微硬度
,
Ti-10V-2Fe-3Al合金
李劲风
,
贾志强
,
李朝兴
,
彭卓玮
,
蔡超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3969/j.issn.1002-6495.2009.02.010
研究了T6、T73及RRA处理(175℃同归)7150铝合金在EXCO溶液中的剥落腐蚀行为、n相与铝基体的电化学偶合行为及其相应的腐蚀机理.结果表明,7150-T6铝合金中n相在晶界连续分布,存在一个由晶界阳极性的n相与其边缘铝合金基体组成的腐蚀电偶而形成的腐蚀活性通道,导致7150-T6铝合金具有最大的品问腐蚀敏感性及剥蚀敏感性;而T73及RRA处理导致7150铝合金晶界n相聚集而分布不连续,因而其晶间腐蚀及剥蚀敏感性大幅度降低.7150-RRA(175℃同归3小时)铝合金耐蚀性与7150一r173接近;7150铝合金中n自腐蚀电位负于铝基体电位,其自腐蚀电流大于铝基体自腐蚀电流,在7150铝合金腐蚀过程中作为阳极而发生阳极溶解.
关键词:
7150铝合金
,
剥蚀
,
腐蚀机理
郭志猛
,
庄奋强
,
林涛
,
吴峰松
,
殷声
金属学报
根据电化学原理, 得到高阻值衬层穿透性裂纹的电沉积电流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利用计算机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 对高阻值衬层进行分析与检测, 由此可以定量确定裂纹的大小, 再通过观测在裂纹处所沉积的金属(或采用电极扫描技术)来确定裂纹的位置及表面形状, 最终可以实现对高阻值衬层的快速无损探伤.
关键词:
高阻值衬层
,
null
,
null
,
null
张小琴
,
王宇池
,
王永青
,
韩力挥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目前,低渗透油藏在各大油田分布广泛,其石油储量占未开发石油总量的比重较大.贾敏效应是导致低渗透油藏难以开采、采收率低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采用贾敏指数来评价贾敏损害程度,制取了三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JN-1、JN-2和JN-3,通过筛选得知JN-3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最强.根据贾敏效应产生的机理以及水井转抽机理,开展了减缓贾敏效应的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性地向注入水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JN-3,可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同时适时地采用水井转抽逆向驱油来增大驱动压差,有效地抑制和减缓了贾敏效应,提高原油采收率.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
贾敏效应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水井转抽
陈旭荣
,
王荣
,
何军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0.01.001
在强子物理研究中,3π产生的理论和实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目前世界上很多大型实验设备的重要研究对象.3πt强子物理包含丰富的物理内容,可以作为探索低能区强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同时,3πt产生过程是寻找奇特轻介子态的主要途径之一.另外,通过研究3π产生反应道还可以寻找“失踪”共振态和重子激发态之间的级联衰变.介绍了目前国际各大高能物理实验室的3πt产生过程的实验、理论研究以及分波分析技术现状,重点介绍了美国杰弗逊国家实验室(Jefferson Lab,简称JLab)的CLAS(CEBAF Large Acceptance Spectrometer)实验上的3πt反应过程.最后,指出了3π强子物理研究的意义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3π
,
奇特态
,
重子谱
,
三级级联衰变
,
分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