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3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新型复合型铜缓蚀剂的实验研究

李自托 , , 董泉玉 , 生群

腐蚀学报(英文)

用电化学和失重法,研究了一种以DG1和BTA为成分的复配缓蚀剂对黄铜的缓蚀作用,并同BTA单独使用时的缓蚀效果比较,发现这种复配缓蚀剂有更优的缓蚀性能,并通过实验找出了两种缓蚀剂的最佳配比:在总浓度为5 mg/L和质量比DG1∶BTA=3∶2时缓蚀效果最好,使用最经济,通过极化曲线分析,复配缓蚀剂为偏阳极混合型缓蚀剂.

关键词: 铜缓蚀剂 , null , null

新型复合铜缓蚀阻垢剂DG3的研究

, 董泉玉 , 杨从贵 , 秦广顺 , 侯立波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6.05.006

用电化学方法和失重法研究了一种以缓蚀剂DG1、BTA和阻垢剂PBTCA复配而成的复合缓蚀阻垢剂DG3对锡黄铜的缓蚀作用,并用鼓泡法研究了其阻垢性能.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配方:DG1浓度为2mg/L,BTA浓度为3mg/L,PBTCA浓度为5mg/L.研究表明:这种缓蚀阻垢剂有优良的缓蚀和阻垢性能,锡黄铜在加有DG3的70℃淡水中腐蚀速度为0.0021mm/a,达到且优于国标允许的锡黄铜腐蚀速度(0.005mm/a),而且DG3对缝隙腐蚀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DG3的阻垢效果与PBTCA相比没有明显降低,30℃时DG3能使淡水中234.04mg/L的钙离子稳定存在,同30℃时5mg/LPBTCA的阻垢能力相当.

关键词: 水处理 , , 腐蚀 ,

新型复合型铜缓蚀剂的实验研究

李自托 , , 董泉玉 , 生群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3969/j.issn.1002-6495.2006.01.015

用电化学和失重法,研究了一种以DG1和BTA为成分的复配缓蚀剂对黄铜的缓蚀作用,并同BTA单独使用时的缓蚀效果比较,发现这种复配缓蚀剂有更优的缓蚀性能,并通过实验找出了两种缓蚀剂的最佳配比:在总浓度为5 mg/L和质量比DG1:BTA=3:2时缓蚀效果最好,使用最经济,通过极化曲线分析,复配缓蚀剂为偏阳极混合型缓蚀剂.

关键词: 铜缓蚀剂 , DG1 , BTA , 复配

6061铝合金表面氟钛酸盐转化后的原位磷化工艺

娄淑芳 , , 李红玲

材料保护

目前有关铝合金氟钛酸盐转化后原位磷化的研究较少.以氟铝酸钠、氟化钠、钛酸四正丁酯为主要成膜物质对6061铝合金进行氟钛酸盐处理,再以苯基膦酸为原位磷化试剂、醇酸调和漆为有机涂料对氟钛酸盐钝化膜表面进行原位磷化,以所得有机涂层的耐腐蚀性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苯基膦酸用量、固化成膜温度、固化时间,通过极化曲线和盐水全浸泡试验表征涂层耐蚀性和结合力.结果表明:原位磷化制备有机涂层的最佳工艺条件是苯基膦酸质量分数2%(相对于总涂料的质量),固化成膜温度40℃,固化时间8h;添加苯基膦酸制得的有机涂层耐腐蚀性能得以增强,浸泡66d后涂层表面没有鼓泡、均匀致密,与金属基体具有很好的结合力.

关键词: 铝合金 , 氟钛酸盐 , 原位磷化膜 , 苯基膦酸 , 工艺条件 , 耐蚀性 , 结合力

减缓低渗透储层敏效应的方法研究

张小琴 , 王宇池 , 王永青 , 韩力挥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目前,低渗透油藏在各大油田分布广泛,其石油储量占未开发石油总量的比重较大.敏效应是导致低渗透油藏难以开采、采收率低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采用敏指数来评价敏损害程度,制取了三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JN-1、JN-2和JN-3,通过筛选得知JN-3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最强.根据敏效应产生的机理以及水井转抽机理,开展了减缓敏效应的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性地向注入水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JN-3,可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同时适时地采用水井转抽逆向驱油来增大驱动压差,有效地抑制和减缓了敏效应,提高原油采收率.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 敏效应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水井转抽

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板蓝根中表告依和告依含量

聂黎行 , 王钢力 , 戴忠 , 林瑞超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0.01001

采用Chiralpak IC手性柱(250 mm×4.6 mm,5 μm),建立了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板蓝根中表告依(R-告依)和告依(S-告依)含量的方法.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流速和柱温对分离度的影响.经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以正己烷-异丙醇(体积比为90∶10)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45 nm,柱温为20 ℃.在此优化条件下,表告依和告依春分离度为3.4,检出限为2.0 mg/L,在0.02~2.0 g/L 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 ,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0%(n=6).本方法可将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表告依与其对映体告依基线分离并测定,专属性强,能有效控制板蓝根的质量.

关键词: 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 表告依(R-告依) , 告依(S-告依) , 板蓝根

高碘酸钾氧化丽红G催化光度法测定铱

侯能邦 , 李祖碧 , 李崇宁 , 王加林 , 曹秋娥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2.05.006

利用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丽红G(PG)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铱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硫酸介质和90℃加热15min的条件下,于500nm波长处,采用固定时间法测定丽红G吸收值的降低.Ir(Ⅳ)的浓度在0~1.0μg/25mL范围内与催化反应的速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 81 ×10 mg/mL.对0.3μg/25mLIr(Ⅳ)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1%(n=11).体系至少稳定3.5h.考察了4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催化反应对Ir(Ⅳ)和丽红G均为一级反应,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3.66kJ/mol.用于冶金产品及岩矿中铱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十分吻合.

关键词: , 红G , 高碘酸钾 , 催化光度法

中子轻核新幻数N=16的解释

任中洲 , S.Sugimoto , H.Toki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1.04.018

基于中子分离能的分析, Ozawa 等提出中子轻核存在新幻数N=16. 对N=16同中子素进行了形变和球形的相对论平均场计算. 相对论平均场的数值结果表明N=16同中子素有形状相变. 这是一些中子核新幻数出现的可能原因.

关键词: 形变 , 相对论平均场 , 新幻数

中子锰同位素的壳模型计算

金华 , 王韩奎 , 孙扬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3.03.268

利用球形壳模型和投影壳模型两种方法对Z 628,N=40附近pf壳的中子核素的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以中子的锰同位素为例讨论了对奇奇核58,60Mn的两种壳模型计算结果。结果显示,两种理论方法都很好地再现了58,60Mn 实验上观测到的从低激发到高自旋态的能级。在对这两个同位素由中子g9/2轨道闯入所产生的负宇称转动带进行描述时,两种理论计算也得到了一致的结果。通过对比,阐明了两种壳模型方法及其采用的有效相互作用在该中子核区的适用性,特别强调了中子g9/2轨道的激发对于pf壳Z 628中子核素结构的重要性。

关键词: 中子核 , 锰同位素 , 球形壳模型 , 投影壳模型

元素指定是鉴别重中子核的重要手段

徐岩冰 , 袁双贵 , 杨维凡 , 丁华杰 , 牛雁宁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11

简单地介绍了远离β-稳定线重质量中子核的合成和研究的科学意义, 报告了元素指定对远离β-稳定线重中子核研究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元素指定 , 重要作用 , 中子核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