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龙
,
费正新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6.06.005
为了获得纳米级的CuO-SnO2气敏粉体和所得粉体制作成CO2气体有好的气敏性能的气敏元件,用Sol-Gel法进行制备,运用DSC-TG、XRD、TEM等分析手段对不同热处理温度和不同配比浓度的粉体进行了表征,并对制成的气敏元件进行气敏性能测试;通过对所得粉体的表征可知,用Sol-Gel法制备出的CuO-SnO2粉体是纳米级的,比表面积大,活性好,其最佳热处理温度为600℃.CuO摩尔分数为4%的CuO-SnO2气敏元件对CO2气体有最好灵敏度,且有较好的选择性,响应和恢复时间也在可应用的范围之内.
关键词:
气敏材料
,
CuO-SnO2
,
纳米粉体
,
CO2气体
,
气敏性能
邬润德
,
童筱莉
,
费正新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5.04.009
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氨酯(PUR)/纳米SiO2复合物,研究了各因素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SiO2的质量分数为2%时,PUR/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与纯PUR相比,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高了160%和10%.加入分散剂CH-10B,纳米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比未加分散剂时提高了50%和5%.复合材料的玻璃化温度向高温方向偏移了7℃.复合材料中团聚的纳米SiO2粒子被部分分散,但分散状况随着其含量的增大而变差.PU和PS的二组分互贯聚合物网络(IPNs)材料通过同时聚合反应被制备,当苯乙烯含量为40%时,该IPNs材料力学性能有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
聚氨酯
,
纳米SiO2
,
复合材料
,
互贯聚合物网络
邬润德
,
童筱莉
,
费正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氨酯/蒙脱土复合物,讨论了蒙脱土对复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蒙脱土填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时,PU/OMT纳米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与空白PU相比,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110.0%和27.9%.动态力学温度分析得出复合材料的玻璃化温度向高温方向偏移了6.8℃,其贮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在低温区有显著的增长.DTA和溶胀试验表明PU/OMT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和耐溶胀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FT-IR图谱中2268 cm-1的-NHCOO吸收峰的出现和3623 cm-1的-OH吸收峰变弱,证明OMT表面的羟基与TDI的异氰酸基发生了接枝反应.
关键词:
聚氨酯
,
蒙脱土
,
原位聚合
,
复合材料
邢宇
,
薛莹莹
,
刘振新
,
吴德鹏
,
方少明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增刊(Ⅰ).015
钴系催化材料在费托合成中的反应已有较多研究文献,但对费托反应前后由于水热环境导致钴系催化材料发生结构变化的研究则很少.应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3种新鲜制备的钴系复合催化材料的织构特征,应用粉末 X 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费托反应前后3种钴系催化材料的结构变化;并且发现含有氧化铝成分的样品在经历费托反应的水热环境之后均在衍射角(2θ)为21.5和23.8°处出现新物相的衍射峰,即形成某种结晶性水合氧化铝;该新物相可能与被 H 2 O 氧化的钴物种发生反应生成无催化活性的CoAl2 O 4相而导致钴催化剂的衰减失活.
关键词:
钴
,
催化材料
,
复合材料
,
结构变化
,
费托合成
唐浩东
,
刘化章
,
杨霞珍
,
李瑛
催化学报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超临界相条件下研究了熔铁催化剂上的费托合成反应,发现在超临界介质中反应物和产物更容易扩散,较好地抑制了催化剂表面非活性碳的沉积,从而提高了费托合成反应中的CO转化率和烯烃选择性,增加了链增长因子,降低了甲烷选择性. 同时,考察了超临界介质、反应温度、压力、H2/CO比和空速等条件对费托合成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C 5-8 正构烷烃在催化剂活性温度下都是适宜的超临界介质. 当温度和压力都在介质的临界点以上时,介质表现出较好的传质与传热性能,可改善费托合成反应性能.
关键词:
熔铁催化剂
,
超临界流体
,
正构烷烃
,
费托合成
,
合成气
高军虎
,
吴宝山
,
周利平
,
杨勇
,
郝栩
,
徐元源
,
李永旺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0)60285-9
在间歇反应釜中研究了极性溶剂中工业铁基催化剂上费托合成的产物分布特点,考察了不同极性溶剂(聚乙二醇400和600,1,4-丁二醇,乙二醇)和非极性溶剂正辛烷,反应条件(温度,进料H2/CO比,反应时间)和操作模式(间歇,半连续)对产物选择性和链增长因子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条件下,产物中α-烯烃(除了乙烯)的选择性几乎不随碳数变化,这完全不同于采用非极性介质的传统费托合成,对于高选择性地生产线性α-烯烃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优化操作条件,产物中α-烯烃的平均含量可超过70%.产物分布大多偏离理想的ASF分布,无法用烯烃再吸附理论来解释.链增长因子α均大于0.85,表明极性介质有利于长链烃的生成.
关键词:
费托合成
,
α-烯烃选择性
,
极性溶剂
,
聚乙二醇
,
反应介质
,
二次反应
,
产物分布
盖青青
,
武鹏
,
石玉林
,
白玉
,
龙银花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4.09027
建立了铁基催化剂费托合成反应水相产物中低碳(C1~C8)醇、醛、酮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对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立了以乙醇为基准物质并结合各组分校正因子的定量方法;考察了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并对费托合成反应水相产物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乙醇在不同的含量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费托合成水相产物中的加标回收率在93.4%~109.6%之间,准确性可以满足实际分析的需要。实际费托合成水相产物的分析结果表明,费托合成水相产物中主要的低碳醇、醛、酮的总质量分数约为3%~12%,乙醇含量最高(约为1.7%~7.3%),且正构醇、异构醇和醛酮类化合物所占的总比率依次降低。该方法简单、快速,对费托合成水相产物中重要组分的分析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气相色谱
,
低碳醇
,
低碳醛
,
低碳酮
,
费托合成
,
水相产物
方彦彦
,
田野
,
王晓琳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6.020
正渗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利用渗透原理的膜分离技术,能自发进行,无需外加压力即可实现,为水资源和环境问题提供了低能耗、高效率的解决途径.近年来正渗透技术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相关的研究正快速发展.文章详细总结了正渗透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了正渗透的整个动力学过程,为正渗透膜的设计和制备与驱动溶质的选择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正渗透
,
渗透压
,
机理
,
膜
王航
,
寇元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2)60674-3
水相费托合成可以在远低于传统温度下实现,其低温高效的特点使其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本文制备了水相稳定且可循环利用的Co纳米粒子并应用于水相费托反应,150 ℃下活性为7.4× 10-7 molco gco-1 s-1,C5+选择性接近40%,是目前纯钴水相费托合成的最好结果,而其它方法合成的催化剂在150 ℃时活性低下.对催化剂进行了粒径、结构、成分测定和原位红外光谱检测,研究了催化剂在反应中的重构过程和B掺杂效应.
关键词:
水相费托合成
,
钴纳米粒子
,
硼掺杂
,
原位红外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