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强
,
王宇
,
谭新强
,
罗静
,
刘晓亚
功能材料
以罗丹明6G酰肼(R6GH)和4-(二乙氨基)水杨醛为试剂,通过席夫碱反应制备了一种新的传感探针R6GHS,并对探针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光谱研究发现,该探针对Cu2+显示出高度的检测选择性,在乙腈-水(3∶7,体积比)Tris-HCl(pH值=7.0)缓冲溶液中,随着Cu2+的加入,探针螺环打开,可以明显地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同时伴随鲜有的荧光淬灭现象,并且该响应过程迅速而且可逆,有望用于水质中Cu2+快速检测。
关键词:
罗丹明6G
,
传感探针
,
荧光淬灭
,
Cu2+检测
刘翔
原子核物理评论
BaBar合作组在e+ e-→Фf0(980)衰变道的Фf0(980)不变质量谱上发现了一个新强子态Y(2175),随后,BES和Belle实验都相继证实了这一发现.与此同时,理论家们也对Y(2175)的内部性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工作对目前Y(2175)在实验和理论上的进展进行了详细的评述.同时,讨论了在Фf0(980)不变质量谱中的2175 MeV以上能区寻找其它增长结构的可能性.
关键词:
新强子态
,
奇异偶素
,
奇特态
陈旭荣
,
王荣
,
何军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0.01.001
在强子物理研究中,3π产生的理论和实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目前世界上很多大型实验设备的重要研究对象.3πt强子物理包含丰富的物理内容,可以作为探索低能区强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同时,3πt产生过程是寻找奇特轻介子态的主要途径之一.另外,通过研究3π产生反应道还可以寻找“失踪”共振态和重子激发态之间的级联衰变.介绍了目前国际各大高能物理实验室的3πt产生过程的实验、理论研究以及分波分析技术现状,重点介绍了美国杰弗逊国家实验室(Jefferson Lab,简称JLab)的CLAS(CEBAF Large Acceptance Spectrometer)实验上的3πt反应过程.最后,指出了3π强子物理研究的意义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3π
,
奇特态
,
重子谱
,
三级级联衰变
,
分波分析
彭涛
,
辜承林
材料导报
在脉冲强磁体设计中,磁应力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当磁场强度达到100T时,磁体绕组中的磁应力高达4GPa,这是目前任何实用导体材料都无法承受的,因此,脉冲强磁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磁应力的解决情况.文章从提高导体材料机械强度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目前各种导体材料的加工过程和技术参数,包括铜、铜宏复合导体材料、铜微复合导体材料、多层绞线复合导体材料等.
关键词:
脉冲强磁场
,
磁体
,
电导率
,
机械强度
宋宏秋
,
苏汝铿
,
鲁定辉
,
钱伟良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4.02.019
把修正的夸克-介子耦合模型推广到包含奇异性的情形,并用来研究奇异强子物质的状态方程.从最新的6ΛΛHe双超核的实验导出的弱Λ-Λ相互作用和过去采用的强Λ-Λ相互作用同时被用于计算.比较发现,具有强Λ-Λ相互作用的系统束缚得比正常核物质要紧,而具有弱Λ-Λ相互作用的系统则比正常核物质束缚得要松得多.无论强还是弱相互作用情况,为了合适地描述修正的夸克-介子耦合模型中超子-超子(Y-Y)相互作用,必须引进σ*和φ介子.
关键词:
修正的夸克-介子耦合模型
,
奇异强子物质
,
超子-超子相互作用
侯艳
,
兰小刚
,
贾焕玉
,
周勋秀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7.01.007
预期在高海拔测量宇宙线空气簇射(AS)轴心中的高能强子成分能提供对宇宙线膝区成分灵敏的一些新的AS观测量.假定在羊八井ARGO阵列的中央设置一台类似于KASCADE所使用的强子量能器,记录AS轴心区的高能强子,模拟计算分析表明,采用适当的事例选择条件,能在有效运行1-2 a的观测数据中,选出有合理大小的、初能在膝区的、由AS轴心区高能强子组成的事例样本,并给出对膝区成分灵敏的许多新观测量的分布.
关键词:
宇宙线
,
空气簇射
,
膝区成分
,
强子量能器
,
AR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