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江
,
张礼刚
,
谢革英
,
李晨璞
,
曲蛟
,
范虹
,
马丽红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R2-x(MoO4)3:xEu3+ (R=Y,Gd)系列红色荧光粉.研究了煅烧温度、助熔剂的含量和Eu3+的掺杂量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并对样品的物相组成、激发和发射光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Gd0.6(MoO4)3:1.4Eu3+在800℃左右煅烧时呈单斜晶结构,当煅烧温度提高到950℃左右,呈正交斜晶结构;样品Y0.2(MoO4)3:1.8Eu3+在800℃左右煅烧时已经完全形成了正交结构,当煅烧温度升高到1000℃左右时,其正交结构得到保持,没有发生相变.其中,助熔剂NH4 C1的含量占样品总量的3%,煅烧温度为1000℃,保温3h得到的样品Gd0.6 (MoO4)3:1.4Eu3+和Y0.2 (MoO4)3:1.8Eu3+的发光性能达到最佳.另外,由激发和发射光谱分析表明,该荧光粉可以被近紫外光(395 nm)和蓝光(465 nm)有效激发,发射峰值位于612 nm的红光,对应于Eu3+离子的5 D0→7F2跃迁,是一种可应用在紫外光和蓝光芯片激发产生白光LED的红色荧光粉.
关键词:
红色荧光粉
,
高温固相法
,
LED
,
发射光谱
,
激发光谱
周洪涛
,
李洪
,
孙琳琳
,
冷爱平
,
孙献国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生活中人们仅从外观上很难鉴别聚氨酯(PU)、聚氯乙烯(PVC)两种人造革.试验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ATR)法对送检的两件手提包人造革样品的材质进行快速鉴别.结果表明,傅立叶红外光谱(ATR)分析技术作为人造革有机结构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具有快速、简便、样品用量少、结果准确可靠等优点.
关键词:
聚氨酯
,
聚氯乙烯
,
红外光谱
,
ATR
,
波数
李金宝
,
张美云
,
刘银山
,
张云
功能材料
微晶纤维素(MCC)可作为PU合成革湿法生产中优良的微孔剂和增稠剂使用,并能赋予合成革良好的手感和弹性,但国内外生产合成革用MCC多以棉浆粕和木浆粕为原料,资源少,成本高。以漂白麦草浆为原料,通过化学处理、生物酶处理和机械处理等工艺过程制备出了麦草MCC。重点探讨了酸处理工艺条件与产品性能的关系,并优化确定了最佳酸处理工艺。并利用SEM、XRD、TGA等手段分别对麦草MCC的微观形貌、结晶结构和热稳定性等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麦草MCC性能指标达到《合成革用微晶纤维素》行业标准要求,可以替代目前棉浆粕和木浆粕为原料生产的PU合成革用MCC产品。
关键词:
微晶纤维素
,
麦草浆
,
PU合成革
钢铁
进行相关热力学计算以研究高温燃烧过程二垩英生成的条件.计算得到:①在体系存在过剩氧即完全燃烧时不会产生二垩英;②当有固体碳沉积时也不会生成二垩英,因固体碳在热力学上比含二垩英的含碳物更稳定.另一方面,实际上即使在1 073 K完全燃烧条件下(即体系显著过剩氧)也有二垩英生成,原因是在实际燃烧炉中含碳微粒不可能完全烧尽.从热力学角度假设不发生碳沉积,计算得出二垩英在1 073 K高温和高CO/CO2比范围内会生成.实际考虑的条件放在燃烧炉内含碳微粒的周围.在有含碳微粒存在条件下,即使反应2CO→C+CO2(碳沉积)发生,C+CO2→2CO反应(CO生成;含碳微粒被CO2氧化)也会同时发生,导致在含碳微粒周围保持一个高的CO/CO2比,由此产生二垩英.假设在含碳微粒周围存在高CO/CO2比的异质位置,则认为二垩英会形成.
关键词:
燃烧过程
,
二垩英生成
,
含碳微粒
,
热力学
罗晓民
,
刘蕊
,
冯见艳
,
杨菲菲
,
张鹏
材料导报
将改性纳米TiO2添加到聚氨酯预聚体中,制备出具有良好稳定性的改性纳米TiO2/水性聚氨酯(WPU)复合材料;以其作为成膜剂,采用干法移膜法制备超细纤维合成革.通过对超细纤维合成革卫生性能、耐用性能等指标的测定,考察了复合材料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加入改性纳米TiO2可提高WPU的抗静电性且对涂层表面平整度无影响,当添加量为3%(质量分数)时,超细纤维合成革的透气性提高了40%,透水汽性提高了64%,其耐磨、耐折性也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
纳米TiO2
,
水性聚氨酯
,
超细纤维合成革
尹志刚
,
刘珍珍
,
钱恒玉
,
WANG Zaifeng
,
赵喜乐
,
彭丽芳
,
袁奇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7.06.160394
针对传统聚氨酯色浆中色基与聚氨酯结合力弱(分子间力),导致成品革色牢度差、色迁移严重等技术难题,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反应型彩色二元醇:在四氢呋喃介质中,控制n(对苯二胺)∶n(乙酸酐)=1.00∶0.95, 0~5 ℃下,用乙酸酐将对苯二胺单酰化反应15 h,得到对氨基乙酰苯胺(产率85%),经重氮化,与过量摩尔分数为5% N-苯基二乙醇胺偶合制得了一种含两个端羟甲基的偶氮化合物4-乙酰基胺基-4'-N,N-二羟乙氨基偶氮苯(产率82%);将其与聚酯二元醇?聚醚二元醇以不同比例混合,与双异氰酸酯预聚?扩链后形成红色聚氨酯树脂色浆,在离型纸上铺展成膜,其断裂增长率443畅0%,断裂相对强度125畅5 g,色迁移量21畅4 μg,进口同类产品形成膜后的断裂增长率?断裂相对强度与色迁移量分别为442畅2%?125畅3 g 和29畅2 μg.合成产品优于同类进口产品?
关键词:
对苯二胺
,
乙酰化
,
重氮化偶合反应
,
偶氮化合物
,
红色聚氨酯
,
色迁移
钢铁
氯来源、种类和燃烧物中氯浓度对燃烧过程中二垩英生成有重要影响.在实验燃烧炉中研究1 073K温度下上述三种因素对燃烧过程二垩英生成的影响.二垩英生成浓度在相同氯源和种类条件下与燃烧物中氯含量几乎成正比,且受氯源明显影响.如有机氯化合物或无机氯化物.即使对无机氯化物,在有活性氯存在时也会生成高浓度二垩英,如由盐和面粉形成的水化物中的活性氯.
关键词:
氯源
,
氯种类
,
燃烧过程
,
二垩英/呋喃
,
水化物
,
P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