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03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羟基铝柱撑二硫化钼的制备及其催化加氢性能

张进飞 , 林碧洲 , , 孙东亚 , 耿凤

催化学报

采用单分子层技术将羟基铝聚合物Al7+13阳离子嵌入到二硫化钼板层间,得到层间距为1.488~1.599 nm的柱撑复合材料. X射线粉末衍射等研究表明,羟基铝聚合物Al7+13经60 ℃恒温陈化2 d即可作为稳定的柱撑液使用; 在柱撑反应体系中,较小的Al/Mo摩尔比有利于获得客体物种较均一和结晶度较好的柱撑复合材料. 与原料 2H-MoS2 相比,柱撑二硫化钼的层间距增大,晶粒变小,比表面积增加.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柱撑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选择苯饱和加氢反应为探针,测定了柱撑材料的催化活性. 气相色谱测定结果表明,柱撑二硫化钼的催化性能显著优于未柱撑的 2H-MoS2 和Raney Ni催化剂. 这与柱撑材料比表面积的增大、可能存在的缺陷增多而导致活性位增多以及对氢气的有效吸附增加有关.

关键词: 羟基铝 , 二硫化钼 , 单分子层 , 嵌入化学 , , 催化加氢

羟基铬柱撑二硫化钼的制备及其对苯加氢反应的催化活性

张进飞 , 林碧洲 , 孙东亚 , , 丁聪

催化学报

采用单分子层技术将羟基铬聚合离子[Cr4(OH)6(H2O)10]6+嵌入到二硫化钼板层间,得到层间距为1.319~1.341 nm的柱撑复合材料.X射线粉末衍射表明,羟基铬聚合物溶液经70℃恒温下陈化4 d即可作为稳定的柱撑液使用;在柱撑反应体系中,较小的n(Cr)/n(Mo)比和较低的Cr3+浓度有利于获得结晶度较好的柱撑材料.与原料2H-MoS2相比,柱撑材料的层间距增大,晶粒变小,比表面积增加并且热稳定性提高.对催化苯饱和加氢反应表明,柱撑材料Cr-MoS2的催化活性明显优于未柱撑的2H-MoS2和Raney Ni催化剂,且结晶度较好的柱撑材料更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较好的可重复性.

关键词: 羟基铬 , 二硫化钼 , 单分子层 , , 催化加氢

广西色男性矿工包皮切接受意愿的流行病学调查

罗皓 , , 梁旭 , 陈坚 , 杨晓波 , 蒋俊俊 , 邓伟 , 罗皓 , , 梁旭 , 陈坚 , 杨晓波 , 蒋俊俊 , 邓伟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doi:10.3881/j.issn.1000-503X.2011.03.020

目的调查男性矿工对包皮切术的接受意愿,分析影响其接受意愿的关键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广西色市煤矿中男性矿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包皮切术接受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69名男性矿工中有包皮切意愿的占25.13%(143/5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愿意接受包皮切手术组和不愿意接受手术组矿工中的婚姻、文化程度、对包茎或包皮过长的危害及实施包皮切手术的原因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矿工中患包茎或包皮过长的比例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婚(OR=0.498,95%CI=0.272~0.913)、有包皮疾患(OR=8.181,95%CI=4.252~15.741)和知道包皮过长可形成包皮垢(OR=1.713,95%CI=1.090~2.693)更愿意手术。结论"男性矿工包皮切接受意愿较低,提高艾滋病和包皮切术基本知识可能有助于在该人群中推广包皮切术。

关键词: 包皮切术 , willingness ,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确定雷达罩设计用值的方法研究

周春苹 , 李兴德 , 朱杉

玻璃钢/复合材料

按照CCAR25.613条款“材料与结构用值”的要求,民用飞机雷达罩需进行用值设计.本文通过研究确定了进行雷达罩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设计用值试验的试验项目、试验采用的标准、试验环境、试验件数量以及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等,并将采用ASTM标准测试得到的用值试验数据与用GB标准得到的测试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按照ASTM标准进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用值试验得到的数据分散性小,用值的测试数据高,避免了采用国内标准导致的性能数据低的情况.该设计用值已成功应用于新型涡扇支线飞机雷达罩的设计和静力试验.

关键词: 雷达罩 ,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 结构用值

复合材料飞机结构材料和设计用值的确定方法

冯振宇 , 邹田春 , 郝鹏 , 杜洪增 , 田秀云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1.05.004

分析国内外复合材料飞机结构材料用值、设计用值的确定原则和方法,研究给出了复合材料结构材料用值的表征和应用、试验以反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以及静强度、疲劳强度、损伤容限和修理设计用值的确定方法.

关键词: 飞机结构 , 复合材料 , 材料用值 , 设计用值

双(草枯对苯撑)-双2-萘甲酸三缩四乙二醇酯二元超分子给受体体系光诱导电子转移研究

李旭兵 , 王晓军 , 王格侠 , 邢令宝 , 张丽萍 , 佟振合 , 吴骊珠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本文利用核磁氢谱、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证明了双(草枯对苯撑)(CBPQT)与双2-萘甲酸三缩四乙二醇(N-P4-N)在乙腈溶液中能够形成1∶1的二元超分子给受体体系.瞬态吸收光谱的研究表明该超分子体系中光诱导电子转移的速率kCS > 1.0×108 s-1,电子回传的速率kCR = 1.26×103 s-1,光诱导电子转移所生成电荷分离态的寿命长达794 μs.

关键词: 超分子给受体体系 , 光诱导电子转移 , 长寿命电荷分离态 , 紫精自由基

35CrMoV钢硬度概率分布与抗拉强度设计用值预测分析

马延辉 , 张天会 , 李华英 , 徐人平

材料开发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545.2011.03.003

采用最小二乘法和K-S检验方法进行分布拟合检验,在求得35CrMoV钢硬度和抗拉强度正态分布的基础上,对其硬度和抗拉强度关系进行相关性研究,运用线性相关系数判断硬度和抗拉强度之间具有强正线性相关关系.运用正态代数运算方法,从硬度的概率分布估计抗拉强度的概率分布,预测其设计用值,并与从抗拉强度概率分布计算得到的设计用值进行分析比较,预测的结果均值误差较小,方差误差较大,故求得的设计用值有一定的误差.

关键词: 布氏硬度 , 抗拉强度 , 35CrMoV钢 , 设计用值 , 概率分布

低速冲击下复合材料层板压缩用值

杨旭 , 何为 , 韩涛 , 王进

复合材料学报

为评估航空结构中常用的T300级和T800级2种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冲击后压缩用值,对2种材料体系下具有不同厚度及铺层的层板进行了低速冲击和冲击后压缩试验;讨论了冲击能量、凹坑深度、损伤面积及冲击后剩余压缩强度等之间的关系,以及厚度、铺层、表面防护等因素对其造成的影响;重点关注了2种材料体系下各组层板的目视勉强可见冲击损伤(BVID)形成条件以及含BVID层板的剩余强度.结果表明:厚度及铺层对层板的凹坑深度-冲击能量关系影响较大,而对冲击后压缩强度-凹坑深度及冲击后压缩破坏应变-凹坑深度关系影响较小,且在相同铺层比例下,BVID对应的冲击能量随厚度近似呈线性增长.X850层板的损伤阻抗性能明显优于CCF300/5228层板的,但二者损伤容限性能相当.加铜网、涂漆等表面处理显著提高了层板的损伤阻抗,但对损伤容限性能影响不大;在损伤不超过BVID时,所有CCF300/5228试件的压缩破坏应变均大于4 000με,而X850材料体系下压缩破坏应变均在3 000με之上.

关键词: 压缩用值 , 低速冲击 , 冲击后压缩 , 目视勉强可见冲击损伤 , 凹坑深度 , 表面防护

SW220/430LV复合材料拉-拉疲劳强度材料用值试验研究

陈国涛 , 梅志远 , 李华东

玻璃钢/复合材料

拉伸强度材料用值是开展舰用复合材料结构设计所需的重要指标参量.SW220/430LV复合材料是目前较为常用的舰用复合材料体系之一.首先依据规范GB/T 1447-2005开展0°/90°铺层试件拉伸强度试验研究,并根据B基准值要求,得出拉伸强度基准值XT.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不同折减系数条件下的载荷值,开展拉-拉疲劳特性、疲劳承载后剩余强度/刚度试验研究,并同时探讨了载荷特征、应力比、加载频率、疲劳周期等对SW220/430LV复合材料疲劳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计及结构疲劳承载时,SW220/430LV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材料用值可取为0.45XT.

关键词: 拉伸强度材料用值 , SW220/430LV复合材料 , 拉-拉疲劳 , 折减系数 , 剩余刚度

煤矿区地下水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皖北疃矿为例

陈松 , 桂和荣

中国稀土学报 doi:10.11785/S1000-4343.20170217

为了解煤矿区地下水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采集了疃煤矿3个含水层水样,进行常规离子和稀土元素测试,探讨了稀土组成及元素异常特征,结果表明:疃矿3个含水层呈碱性,pH值平均为8.7,地下水中阴离子以HCO3为主,阳离子以K++Na+为主.Ca2+和Mg2含量在灰岩水中最大,Na++K+浓度在煤系水中最高.地下水中稀土总量偏低(∑REE =0.023 ~0.251 μg.L 1),经后太古宙平均页岩标准化,表现为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所有样品均表现为明显的Eu正异常,多数样品表现为Ce和Y负异常;这些特征受到多种因素控制,其中Ce负异常受到地下水pH值影响,而Eu异常受长石类矿物溶解的影响,Y负异常和较低的Y/Ho值与Ca2+浓度密切相关,受到围岩作用的影响.这些特征及影响因素表明利用稀土元素特征进行矿井水源识别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 稀土元素 , 地球化学 , 地下水 , 疃煤矿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70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