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81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LF炉热态钢渣循环利用技术的应用

, 吴耀光 , 胡玉畅 , 贾红芳

中国冶金 doi:10.3969/j.issn.1006-9356.2008.07.008

通过对LF炉热态钢渣循环利用的研究以及对钢渣渣系和硫容量的推算,简介了LF炉循环利用热态钢渣的工艺技术,分析了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为降本节能提供了途径.

关键词: 热态钢渣 , 循环利用 , 硫容量 , 硫分配比

马钢SPHC钢钙处理的热力学分析

孙波 , 张良明 , 吴耀光 , , 鲍未强 , 万栋

中国冶金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112

针对马钢CSP生产的SPHC钢钙处理现状,应用热力学平衡模型计算了钙处理钢液中的S-Ca、Al-Ca平衡反应,得出CaS容易在相对较高和温度较低时析出,1 873 K时变性处理形成C12A7和C3A的理论钙铝比值应分别满足w([Al])2/w([Ca])3≤2.90×105和9.62×103.参照实际生产数据,经分析提出该钢种钙处理时w([Al])2/w([Ca])3≤5.0×104、w([Ca])/w([Al])为0.09~0.11、w([S])≤0.003%等的合理控制范围.

关键词: SPHC钢 , 钙处理 , Al2O3系夹杂 , 变性改质 , 热力学计算 , 钙铝比

不同矿物掺合料对蒸和压蒸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张贤哲 , 何廷树 , 胡延燕

硅酸盐通报

研究了单掺和双掺石英粉、矿粉对混凝土蒸、压蒸强度的影响,并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掺量范围在10%~40%,掺入矿粉后混凝土的蒸强度和压蒸强度都比较高,而石英粉的掺量过大时会降低蒸强度,在复掺30%掺量下,石英粉与矿粉复掺比例为1∶2时的强度最高,同时当复掺比例为1∶1的时候混凝土的强度大于30%单掺石英粉的强度,却小于30%矿粉单掺的强度,说明矿粉对混凝土的强度贡献比石英粉大,且二者之间存在优势互补的现象.两种矿物掺合料均减少了有害Ca(OH)2晶体含量,生成更多的托勃莫来石(C5S6H5)晶体.

关键词: 矿物掺合料 , 和压蒸混凝土 , 力学性能

后补充养护方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李晓 , 梁磊 , 刘振东 , 牛晚扬 , 张清 , 张照博

硅酸盐通报

为改善蒸对混凝土性能的不利影响,采用蒸后补充养护的方式提高混凝土28 d龄期抗压强度和耐水性.蒸后再水中养护或室外湿织物覆盖12~48 h,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先增加后降低.蒸后再标准养护时,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随标时间增加而增加.蒸后再薄膜覆盖的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也随覆盖时间增加而增加.采用蒸后补充养护的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均优于蒸后直接进入室外自然养护的混凝土.其中,薄膜覆盖是对蒸混凝土较优的一种补充养护方式.

关键词: 混凝土 , 养护 , 强度 , 耐水性

BFRP筋与蒸混凝土粘结性能研究

万朝阳 , , 陈磊 , 王康

玻璃钢/复合材料

为研究BFRP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将BFRP筋混凝土试件蒸8h后再各标3d及28d,对试件进行中心拉拔试验.研究不同龄期试件破坏形态及试件粘结强度随混凝土强度和粘结长度变化的规律,利用1stOpt软件对试件粘结强度与影响因素关系进行二次非线性曲面拟合.结果表明,试件主要破坏形态为BFRP筋拔出和混凝土劈拉破坏;与粘结长度相比,混凝土强度对不同龄期试件的粘结强度影响较显著,C40比C25增幅达29.1%,17.5d比7.5d降幅达21.4%;1stOpt软件拟合的粘结强度公式为确定不同混凝土强度、不同粘结长度下试件不同龄期的粘结强度值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BFRP筋 , 粘结性能 , 拉拔试验 , 粘结强度 , 破坏形态 , 混凝土强度 , 粘结长度

UEA对冬期制备蒸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影响

辛运来 , 李晓

硅酸盐通报

为改善蒸混凝土的冬期制备,研究掺加UEA对蒸混凝土冬期制备的强度影响.不同UEA掺量的混凝土在蒸后分别采用三种室外养护方式.其它原料配比不变,掺加UEA的蒸混凝土在冬期制备时的各龄期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优于不掺的蒸混凝土,而劣于不掺的标准养护混凝土.且随UEA掺量的增加,蒸混凝土冬期制备的各龄期强度先增加后降低.蒸混凝土覆膜后再转入室外养护在冬期制备中较有利于UEA的作用发挥.该养护方式下,UEA掺量为6.O%时,28 d、90 d、120 d抗折强度分别达到同龄期空白标准养护混凝土的76.8%、74.5%、77.5%,抗压强度分别达到88.3%、87.5%、83.8%.

关键词: 混凝土 , 养护 , UEA , 强度

制度对铁尾矿加气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龚威 , 丁向群 , 冀言亮 , 沈洁 , 董越 , 张冷庆

硅酸盐通报

以铁尾矿作为硅质原料,水泥、石灰为钙质原料,添加发泡剂、调节剂等制备加气混凝土,研究蒸制度对制备材料的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利用XRD和SEM等方法分析材料的结构特征.研究表明:蒸温度、蒸时间是影响制备材料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在蒸温度为180℃,蒸时间为8h的条件下,制备材料的密度为705 kg/m3,强度可达8.52 MPa,XRD和SEM分析表明其主要晶相是CSH和托贝莫来石,纤维状的CSH与片状托贝莫来石相互交织,紧密结合.

关键词: 铁尾矿 , 加气混凝土 , 制度

几种浸海工程用材料表面生物粘膜中异细菌的演化

付玉斌

材料开发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545.2000.04.005

比较了4种浸海材料(氧化亚铜防污漆、防锈漆、钢片和玻片)表面粘膜中异细菌的组成和数量.结果表明,粘膜中异细菌主要由气单孢菌属、发光杆菌属、假单孢菌属、弧菌属、色杆菌属、莫拉氏菌属、产碱菌属、噬纤维菌属等组成.浸海初期的优势类群和先锋菌属为气单孢菌属,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优势类群频繁发生演替,表面异氧细菌数量变动趋势基本一致.氧化亚铜防污漆和防锈漆表面的异细菌数量多于钢片和玻片表面的异细菌数量,异细菌种类则少于钢片、玻片表面的, 其中以防污漆表面异细菌的数量为最多,达到107cfu/cm2.

关键词: 细菌生物膜 , 细菌 , 气单孢菌属 , 微生物附着 , 生物污损

微量磷酸盐对蒸混凝土强度增效作用的影响

何廷树 , 谢彪

硅酸盐通报

研究了微掺量(0.05%之内)磷酸盐对蒸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对比不同掺量氯化钙和硫酸钠,并进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当磷酸盐掺量为0%~0.05%时,随磷酸盐掺量的增加,蒸混凝土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当掺量为0.01%时,脱模强度提高14.7%,28 d强度提高15.3%,当掺量为0.05%时,对蒸混凝土强度增长不利,微掺量氯化钙与硫酸钠对蒸混凝土强度基本无影响.在0.01%掺量下磷酸盐能促进水泥地水化作用,同时使得水化产物晶体形貌生长规整和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强度增长;当掺量为0.05%时,磷酸盐会阻碍水泥水化,对蒸混凝土强度增长不利.

关键词: 磷酸盐 , 微量 , 混凝土 , 强度

偏高岭土对蒸混凝土强度和毛细吸水性的影响

徐雯雯 , 贺智敏 , 柳俊哲 , 巴明芳 , 王建民

硅酸盐通报

采用偏高岭土等矿物掺合料等量取代30%水泥研究了蒸混凝土强度和毛细吸水性,并通过热重、差热分析和电镜探讨了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偏高岭土对提高蒸混凝土的脱模强度效果显著,复掺10%粉煤灰和20%偏高岭土的蒸混凝土脱模强度比空白蒸混凝土强度高23%,比复掺粉煤灰和矿渣的高17%;掺入粉煤灰、矿渣和偏高岭土都降低了混凝土的毛细吸水性,且掺偏高岭土混凝土试件的早期水吸附速率及总的吸水量均为最低;热分析和电镜观察表明,在蒸60℃温度的热激发下,偏高岭土早期与水泥水化产物氢氧化钙发生火山灰反应是脱模强度高的主要原因,火山灰反应消耗了氢氧化钙,生成了更多的水化产物,混凝土更为致密。

关键词: 混凝土 , 偏高岭土 , 抗压强度 , 毛细吸水性 , 火山灰反应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8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