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鸿威
,
袁端磊
,
龚浩
,
陈延辉
,
陈晓丽
绝缘材料
由于白炭黑对硅橡胶具有较好的补强效果,采用白炭黑及硅微粉等补强混炼制得热硫化硅橡胶,分析白炭黑的类型、比表面积、添加量、表面基团等对复合绝缘子用硅橡胶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复合绝缘子用硅橡胶补强剂,气相法白炭黑优于沉淀法白炭黑;当气相法白炭黑的比表面积为200 m2/g,其表面羟基含量为40%~60%,加入量为25~35份时,硅橡胶的综合性能较优;硅微粉的加入量为5份时,硅橡胶的综合性能最佳。
关键词:
硅橡胶
,
气相法
,
白炭黑
,
复合绝缘子
周勇
,
陈亚辉
,
宗楠
,
王桂玲
,
薄勇
,
彭钦军
,
崔大复
,
许祖彦
,
吴玉松
,
李江
,
潘裕柏
,
冯锡琪
,
李军
,
范飞镝
,
于爱芳
,
朱镛
,
胡章贵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8.03.001
报道了激光二极管双端泵浦国产Nd:YAG透明陶瓷的实验研究.通过测量透过谱得出国产Nd:YAG透明陶瓷在1064nm处的损耗系数约为0.116cm-1.利用激光二极管双端泵浦国产Nd:YAG透明陶瓷,实现连续波最大输出功率为10.0W,相应的光-光效率为22.2%,这一结果是利用国产Nd:YAG陶瓷实现的最高功率激光输出.
关键词:
激光技术
,
固体激光器
,
Nd
,
YAG透明陶瓷
郑国胜
,
戴韧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叶片端导叶对轴流风扇性能的影响.通过与普通开式轴流风扇比较,分析了叶片端导叶对内部流动作用的机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叶片端导叶的安装位置将影响轴流风扇气动效率,安装叶片端导叶不能提高风扇静压升,但是在压力面安装时能有效地减小风扇叶顶泄漏流与主流的掺混损失;在设计流量下,压力面安装叶片端导叶使泄漏涡的作用范围较小,涡核更靠近吸力面;吸力面安装叶片端导叶弱化了泄漏涡的强度但没有减小泄漏涡的作用范围.
关键词:
轴流风扇
,
叶片端导叶
,
叶顶泄漏涡
,
数值模拟
许梦
,
延凤平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2.05.020
在长期演进(LTE)上行随机接入中,接收端对前导的检测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由于前导序列较长,传统的接收端算法运算量较大.为了减小接收端算法的运算量,引入降采样,对传统的接收端算法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接收端算法运算量大大减少.以格式0为例,在一个计算周期内,改进后的算法运算量是改进前运算量的1/120.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前后的接收端算法在检测性能上差别较小.在不同的信道环境下,经过改进后的算法仍然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
关键词:
光通信
,
随机接入接收端算法
,
降采样
,
前导检测
,
虚警率
,
漏检率
王晓
,
柴春鹏
,
罗运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三羟甲基丙烷为核、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2,2-二羟甲基丙酸缩聚为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端羟基先后经磺酰化改性和叠氮基取代后得到端叠氮基超支化聚酯。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凝胶色谱等方法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确认;在此基础上,对目标产品进行了热重(TG)和差示扫描量热(DSC)表征。结果表明:端叠氮基超支化聚酯的支化度为0.45;热分解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端叠氮基热分解(249.4℃)和主链热分解(35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5.2℃。
关键词:
端叠氮基超支化聚酯
,
叠氮增塑剂
,
含能增塑剂
,
超支化聚酯改性
金满
,
连建设
,
江中浩
金属学报
本文提出了端淬曲线预测新方法。端淬试样硬度分布模型采用了含有待定参数的解析函数。此待定参数是钢的淬透性系数,而不是已有文献中讨论的合金元素的淬透性系数。淬透性系数的大小直接决定端淬曲线的递减速率。因此,端淬曲线的计算预测问题转化成淬透性系数的求解。在端淬试验标准状态下,淬透性系数取决于钢的化学成分。用分部逼近法建立了结构钢淬透性系数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式。将计算获得的淬透性系数代入到硬度分布模型对端淬曲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预测曲线与试验值吻合很好。
关键词:
端淬曲线
,
hardenability coefficient
,
chemical composition
韩荣东
,
龚桂仙
物理测试
采用光学显微镜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和力学性能试验,对40Cr钢端轴断裂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端轴断裂属于疲劳断裂,断裂源处焊接不当,造成应力集中,是端轴断裂的原因之一.该轴经调质处理后的组织为回火贝氏体,而不是工艺要求的回火索氏体组织.热处理工艺不当是造成端轴断裂的另一重要原因.
关键词:
40Cr钢
,
端轴
,
裂纹
,
失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