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铂纳米棒有序阵列催化电极在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汪艳林 , 程庆庆 , , 周毅 , 张海峰 , 邹志青 , 方建慧 , 杨辉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5)61077-4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具有能量密度高、无需充电、液体燃料添加便捷及环境友好等优点,是新一代便携式移动电源研究热点. DMFC规模应用的主要技术挑战是如何进一步提高电池性能、显著降低成本和可靠延长寿命.催化电极作为 DMFC发电核心和成本的集中体现,其电催化活性和贵金属用量直接影响 DMFC的性能和成本,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催化电极对推进 DMFC实用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被动式 DMFC中,阴极催化电极不仅需要提高电催化活性和大幅降低贵金属用量,而且还面临内部严重的“水淹”和氧传质受限等问题.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发展,有序纳米结构已逐渐应用于 DMFC催化电极的构筑中,电池性能得到显著提高.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膜电极纳米有序微孔层、纳米有序改性膜和纳米有序阳极催化电极及其阳极贵金属载量降低等方面,关于阴极催化电极在有序纳米结构以及载量降低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采用模板法直接在微孔层上电沉积定向生长排列有序、直径可控的铂纳米棒阵列,并作为阴极催化电极应用于被动式 DMFC. 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结果表明,该铂纳米棒结构稳定,表面含有丰富的纳米晶须结构,有利于催化电极比表面积增加和电催化活性提高.不同催化电极上氧还原的极化曲线表明电极性能依下列次序变化:直径为200 nm铂纳米棒阵列电极>100 nm铂纳米棒阵列电极>商业化铂黑催化电极.电池性能表征表明,长度为1–3μm、直径分别为200和100 nm、载量为1.0 mg/cm2的铂纳米棒阵列作为阴极催化电极的 DMFC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为17.3和12.0 mW/cm2.通过催化电极电化学活性面积和阻抗测试,分析其性能提高的原因可归结于有序排列的铂纳米棒阵列结构提高了电化学活性面积、增强了氧还原电催化活性并促进了阴极氧的传质.

关键词: 催化电极 , 有序纳米棒 , 催化剂利用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空气"自呼吸"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微孔扩散层的优化

徐明媛 , 丁旵明 , , 曹剑瑜 , 邹志青 , 夏保佳 , 杨辉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02.003

通过调控2种碳材料科琴黑[Ketjen Black EC-600JD(KB)]和黑珍珠[Black Pearls 2000(BP)]的比例,优化了室温下空气"自呼吸"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膜电极集合体阴极微孔扩散层的孔结构,提高了氧气在阴极的传质,避免了液态水在阴极的累积.实验结果表明,阴极微孔扩散层中BP的添加对电池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当阴极微孔扩散层中的KB和BP碳材料以质量比9∶ 1混合时, 25 ℃、空气"自呼吸"条件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达20.8×10-3 W/cm2,电池具有好的稳定性. 高的功率密度和好的稳定性可归属于少量BP的添加改善了阴极微孔扩散层的孔结构.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 空气"自呼吸" , 阴极微孔层 , 阴极水管理 , 膜电极集合体

微观组织对复合钎焊铝箔抗下垂性的影响

, 涂益友 , 张敏达 , 蒋建清

材料热处理学报

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EBSD等手段,研究了芯材再结晶组织对复合钎焊铝箔抗下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钎焊过程中皮材发生熔化,低熔点Al-Si共晶相从皮材向芯材渗入,降低了扩散层的熔点,使得在高温中支撑材料强度的芯材厚度降低,不利于抗下垂性能。而存在较小析出相的试样由于析出相钉扎亚晶界和位错运动,阻碍再结晶,最终形成沿轧向分布的长条状再结晶组织,Al-Si相渗入深度较小,材料的抗下垂性较好,且钎焊后的强度和伸长率并未有明显的降低。

关键词: 复合钎焊铝箔 , Al-Si共晶相 , 抗下垂性

阳极支撑层憎水性对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传质性能的影响

杨娟 , , 张海峰 , 李雪梅 , 丁旵明 , 杨辉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30033

通过测定甲醇渗透率,详细研究了阳极支撑层的聚四氟乙烯(PTFE)含量对全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甲醇传质和电池性能的影响.膜电极集合体均使用相同的阳极催化层,膜和阴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阳极支撑层PTFE含量的提高,甲醇渗透速率明显减小.其含量较高时,甲醇传质阻力较大,会导致电池在很低的电流密度下就出现传质控制区.采用PTFE质量分数为40%的支撑层时,DMFC以9 mol/L甲醇为燃料最大功率密度可达32×10-3 W/cm2,也进一步证明了适当提高阳极支撑层的憎水性,既有助于减少甲醇的渗透,又缓解了阴极的“水淹”问题.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 阳极支撑层 , 憎水性 , 甲醇传质 , 阴极"水淹"

纺织纤维表面的X光电子能谱研究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1.01.019

由于纤维聚集体不同于紧密结构材料,在用XPS测定分析纤维表面结构时,电子被电离射出的量要小得多,测定的灵敏度较低。通常纤维的聚集结构越紧密,对测定分析结果越有利,机织物是较好的测试材料形式。在对纤维表面元素含量测定时,低含量成分有变小的趋势,而高含量成分有变大的趋势。在测定分析纤维表面元素含量时,这种影响趋势对测定低含量成分可能会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XPS , 纤维 , 测试灵敏度 , 表面结构

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展

王丽娟 , 刘峥

材料导报

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磁性高分子微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磁性高分子微球的结构类型、特点、目前的各种制备方法、征以及在分析化学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指出了当前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磁性高分子微球 , 制备 , 分析化学 , 应用

室温化学沉淀法合成纳米氯化银及其表征

刘龙江 , 黄遥 , 唐芳 , 陈晓春

材料导报

在室温条件下,分别以硝酸银和氯化钠为银源与氯源,采用直接化学沉淀法进行合成,获得了稳定的氯化银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分析测试技术对氯化银粉末物相和微观结构进行征,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均为氯化银,无单质银存在,并且氯化银颗粒平均尺寸为110 nm左右.

关键词: 氯化银 , 纳米粒子 , 直接化学沉淀法 , 室温

氮化钛纳米粉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孔祥鹏 , 赵煜 , 张林香 , 王俊文

材料导报

氮化钛(TiN)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介绍了新型材料氮化钛的结构、性质、用途以及近年来国内外对氮化钛粉体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同时引述了一些制备经验,并展述了工艺流程与产物征结果等.

关键词: 氮化钛 , 制备 , 纳米粉体

乙烯-乙烯醇基大分子型强化交联剂的合成与应用

李海红 , 张万喜 , 樊志鹏 , 邓鹏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了乙烯-乙烯醇.丙烯酸(EVOH-AA)接枝型材料,并用红外光谱对接枝产物进行了征.凝胶抽提结果表明,由于乙烯基双键的引入,难于辐射交联的EVOH在较低的辐射剂量下就可以辐射交联.具备成为强化交联剂的可能.通过研究改性EVOH与聚乳酸共混物的辐射效应,发现聚乳酸进入交联网格,证明改性EV0H具有一定的强化辐射交联剂的作用.

关键词: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 丙烯酸 , 接枝 , 辐射交联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