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2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Cu-Zr和Cu-Zr-Si的时效析出特性及冷变形对时效析出的影响

董志力 , 唐祥云 , 堀茂德 ,

金属学报

测定了Cu-Zr和Cu-Zr-Si时效后硬度、电导率的变化。分析了影响电导率的因素。认为Si可以细化析出物、提高材料的抗软化能力。对形变后时效时材料性能的改善及变形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时效 , precipitation , Cu-Zr alloy

典型污损生物——壶附着行为的影响因素

孙智勇 , 蔺存国 , 王利 , 周娟 , 郑纪勇 , 张金伟 , 许凤玲

材料开发与应用

壶是海洋环境中典型的大型污损生物之一,对舰船、海运交通、渔业等带来严重的危害.本文简述自然环境因素、商业酶、糖类以及附着基底等对壶附着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 附着行为 , 影响因素

壶胶的特性及其作用机理

张慧 , 曹文浩 , 黄立 , 王建军 , 程志强 , 严涛

材料导报

壶分布范围极广,其通过分泌粘性极强的胶粘物,牢固附着在水下物体表面,可对船舶、码头、海水管线、养殖设施和近海结构物产生严重危害.研究壶胶粘物对开发新型污损生物防除技术和研制水下特种粘合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综述了壶胶的结构、特性及固化交联作用机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 胶粘物 , 结构 , 特性

由藜芦醛合成娃儿

王远兴 , 方志杰 , 高军峰 , 王煜 , 丁磊 , 殷晓进 , 韩雪莲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7.02.021

以藜芦醛(1)、3,4-二甲氧基苯乙酸(2)、(S)-L-脯氨酸(6)等为原料,经8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抗肿瘤活性(s)-(+)-娃儿碱.先由化合物1和2在乙酸酐/三乙胺催化下反应得到3,4-二甲氧基-反式-α-(3',4'-二甲氧基苯基)-肉桂酸(3),在0 ℃、三氟乙酸存在下用VOF3对其关环成2,3,6,7-四甲氧基-9-羧基菲(4),然后用喹啉作介质,在230 ℃、无水CuSO4催化下脱去羧基,得到2,3,6,7-四甲氧基菲(5),再和(S)-N-(三氟乙酰)-L-脯氨酰氯(6b)傅-克反应得到(S)-N-(三氟乙酰基)-2,3,6,7-四甲氧基-9-L-脯氨酰基菲(7),并对产物进行了柱纯化,所得产物在三氟化硼乙醚存在下用三乙基硅烷还原羰基,然后脱去三氟乙酰保护基,最后在盐酸存在下用甲醛闭环得到目标产物(10).用NMR和MS表征了中间体和目标产物的结构.该合成反应条件温和,总收率为3.5%,产品纯度98.5%(HPLC).

关键词: 娃儿 , 黎芦醛 , 合成 , 抗肿瘤

壶对低合金钢腐蚀的影响研究

马士德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正> 壶是海洋中分布最广的生物,对钢材的腐蚀有很大影响。作者以钙质底板为代表的致密壶在室内进行三个月的实验。发现了新的腐蚀现象—“壶开花腐蚀”。在青岛用16Mn钢进行了41个月的海上试验,发现后期附着壶(附着在锈层上)对钢的局部腐蚀无明显影响;而初期附着壶(附着在金属基体上)是低合金钢局部腐蚀的主要外因之一。它们所附着处,钢板受保护,其余部份被腐蚀,平均坑蚀深度达0.6mm。具有完整底板的初期壶会在钢板上留下大小、形状和底板相同的突起。死亡的初期附着壶则发生“壶开花腐蚀”,所造成的壶坑平均深度为0.18mm。初期附着壶的多少,决定了它保护面积的大小,同时也影响了腐蚀形态。所以不同海区,不同季节进行的海上试验,其结果会有显著差别。

关键词:

壶附着对海水中金属腐蚀的影响

马士德 , 谢肖勃 , 黄修明 , 李言涛 , 尹建德 , 彭树杰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以室内试验为基础,观察了壶从附着到死亡全过程对四种海洋工程用金属材料腐蚀影响,并以海上试验结果作对照,讨论了壶附着影响金属腐蚀的规律及机理

关键词: 壶附着 , Metal corrosion , Seawater

朊粉在水性建筑涂料中的应用

徐峰 , 张玉林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4.05.017

研究了将朊粉溶解于水的方法和其在水性建筑涂料中的应用.朊粉的耐水性差,不能用作建筑涂料的主要基料,但其具有良好的粘结性、流动性和流平性,可用在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中,作增稠剂使用,使涂料具有良好的流平性和涂膜外观,而成本与常用的增稠剂相差不大.

关键词: 朊粉 , 水性涂料 , 建筑涂料 , 涂膜外观 , 增稠剂

介孔碳负载的Pd催化剂催化β-甾醇加氢制备β-甾烷醇

陈慧 , 戴乐 , 谢建新 , 白志平 , 贾敏慧 , 沈俭一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0)60294-X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介孔碳(CMC)担载的Pd催化剂,用于β-甾醇加氢制备β-甾烷醇反应.与活性碳担载的Pd催化剂相比,Pd/CMC的活性更高,这归因于该催化剂具有较大的孔径,从而有利于较大分子的催化加氢反应.

关键词: , 活性碳 , 负载型催化剂 , 介孔碳 , 孔径效应 , 微量吸附量热 , β-甾醇 , 加氢 , β-甾烷醇

基于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再生朊蛋白纤维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毛军 , 崔莉 , 范雪荣 , 王平 , 王强

功能材料

朊粉为原料,利用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的催化作用制备再生朊蛋白纤维,讨论了朊粉用量、酶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朊蛋白纤维机械性能的影响,以及温度和pH值对成型纤维水解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朊粉的用量为30%,酶用量为5U/g(朊蛋白),反应时间为1h,反应温度为50℃时,制备出的朊蛋白纤维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所制备的纤维的水解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pH值的降低而增加,TGase的催化作用改善了纤维的水解稳定性.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氨酶 , 朊蛋白纤维 , 改性 , 稳定性

茶干粉提取液还原制备金纳米粒子

郭秋兰 , 郭清泉 , 罗汝洪 , 谭迪聪 , 赖香峰 , 郭少锋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4.30292

茶干粉提取液生物还原氯金酸溶液实现了金纳米粒子绿色制备,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粒度分布等技术手段对金纳米粒子形态等物性进行了表征,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了金纳米粒子生物合成的规律.研究发现,金纳米粒子的粒径、粒径分布、形状和稳定性受反应体系pH值、温度以及氯金酸的用量影响.pH >6.47或茶干粉提取液过量时会引起纳米金的团聚;温度升高,金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会减小.通过变量控制,可以实现金纳米粒子绿色合成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 茶干粉提取液 , 生物还原法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