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彬
,
赵玉周
,
李静
,
胡巧燕
,
江绍基
,
蔡志岗
,
李宝军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4.06.032
光子晶体是一种具有光子带隙的新型材料,由于其可以控制和抑制光子运动的特性,在光通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反蛋白石结构是光子晶体一种重要的结构,由于其制备方法简便、成本低廉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在介绍目前常用的几种制备光子晶体技术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制备反蛋白石结构光子晶体的各种技术和方法、以及利用这些制备技术和方法在反蛋白石结构光子晶体上制备一维和二维缺陷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光子晶体
,
反蛋白石结构
,
制备技术
张灵志
,
梁旭霞
,
于清水
,
蔡志岗
,
梁兆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合成了一种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侧链含有偶氮苯生色团和可化学交联基团-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这种共聚物和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交联得到的交联网络结构使极化后生色团取向稳定化.SHG测量表明,固化后的聚合物膜的非线性光学稳定性较好,其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d33值室温下1680 h能维持初值的~96%,100 ℃时1000 min仍能维持初值的~70%.极化交联膜的d33值也较高,达到6.10×10-7 esu.
关键词:
偶氮苯共聚物
,
聚合物网络
,
二阶非线性光学
,
二次谐波产生稳定性
梁涛
,
卢仁
,
吕胜利
,
王书军
,
刘明月
,
张四维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0.09.008
矿山金属平衡通过矿山金属产量实现了地质资源储量模型与矿山实际生产数据有机的结合,它涉及到储量评估、采矿计划、品位控制、矿山测量、选矿流程和产品销售等各个矿山生产环节.以蔡家营矿为例详细介绍了矿山金属平衡的操作步骤,实施矿山金属平衡不但可以评估矿山生产运作过程中财务现金流的风险,而且更重要的是运用实际品位数据来检验矿体矿块模型对采矿品位预计的可信度.
关键词:
矿山金属平衡
,
Micromine软件
,
蔡家营矿
刘明宝
,
杨超普
,
阎赞
,
印万忠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6.05.013
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含金0.084 g/t、硫2.74%的陕西蔡川铜尾矿进行了金的强化回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含金铜尾矿经过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一次扫选闭路流程可获得硫品位43.34%、回收率44.30%的硫精矿,其中金品位为1.26g/t、回收率为42.06%,达到计价标准.另外矿石中的银和镓元素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回收.理论分析结果显示,组合药剂的使用可大幅度提高含金矿物的选别效果,Y-89和丁基铵黑药的组合属于正—负型协同药剂,药剂基团中硫原子的Mulliken电荷分布是影响捕收剂选别性能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铜尾矿
,
协同药剂
,
Mulliken电荷
魏继生
,
孙传敏
,
陈友良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9.05.003
黄铁矿是上芒岗金矿的主要载金矿物,通过对该矿床不同粒度等级黄铁矿的晶体形状、化学成分、热电性等一系列标型特征的研究,指出金矿化与黄铁矿粒度关系密切,黄铁矿中微量元素以富含Au、Ag、As、Sb为特征,成矿流体具沉积和地下热(卤)水的复成因特征.通过与胶东金矿黄铁矿微量元素成分特征和热电性特征进行对比,预测上芒岗金矿具备形成中一大型金矿的成矿条件,反映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对该矿床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此类型矿床的找矿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关键词:
上芒岗金矿
,
黄铁矿
,
标型特征
,
找矿意义
卫万顺
,
刘桂阁
,
张宇辉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4.09.003
研究花岗斑岩类岩石中Au、Pd的溶解性状,对于研究其溶解、迁移、沉淀条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花岗斑岩中Au、Pd地球化学性状明显不同,Au活性显著,Pd惰性特征明显.在T=250℃、P=20×105~30×105Pa、pH=7.56的条件下,Au浸出率最低,易于沉淀成矿;在T=100℃、P=100×105Pa、pH=8.2时,Au浸出率高,最易被活化溶解;当T=500℃,P=500×105Pa,pH=8.5时,Au浸出率中等,易被搬运、迁移.Pd易于沉淀成矿的条件是T=100℃,P=500×105Pa,pH=8.2;Pd易于活化溶解的条件是T=250℃,P=10×105Pa,pH=8.5;在T=300℃、P=(20~30)×105Pa、pH=6条件下发生搬运迁移.
关键词:
花岗斑岩
,
Au
,
Pd
,
溶解性状
,
实验
杨学明
,
杨晓勇
,
范宏瑞
,
郭范
,
张兆峰
,
张培善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0.02.001
本文在综合研究白云鄂博海西期花岗杂岩体岩石学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测定了该杂岩体不同阶段花岗质岩石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铅同位素组成,提出杂岩体的形成演化由早到晚,从花岗闪长岩→中粗粒黑云母钾长花岗岩→细粒黑云母钾长-碱长花岗岩,是下地壳古老变质岩石经部分熔融作用产生的岩浆经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所形成.白云鄂博花岗岩属于同碰撞花岗岩,形成于蒙古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碰撞期.白云鄂博花岗杂岩体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明显不同于白云鄂博RE-Nb-Fe矿床赋矿白云石大理岩,暗示稀土元素的成矿作用与花岗岩岩浆活动没有直接的成因联系.
关键词:
花岗岩
,
稀土元素
,
成矿作用
,
白云鄂博
李兴远
,
周永章
,
安燕飞
,
吕文超
,
尹缀缀
稀土
对钦杭成矿带南段东岗岭组灰岩中白云质灰岩和炭质灰岩进行了稀土元素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ΣREE稀土总量(不包括Y元素)从9.15×10-6到133.88×10-6,平均值为45.62 × 10-6,LREE/HREE为8.09~16.40,轻稀土富集明显,Ce具有微弱的负异常,Eu有中等的负异常,结合野外观察,认为东岗岭组灰岩为正常海相沉积,成岩温度相对较低,其沉积环境为一个较封闭条件下的浅海海湾.
关键词:
钦杭成矿带
,
稀土元素
,
东岗岭组
,
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环境
张展适
,
华仁民
,
刘晓东
,
邓平
,
吴烈勤
中国稀土学报
贵东花岗杂岩体是一个由鲁溪岩体、下庄岩体、帽峰岩体、笋洞岩体、隘子岩体和司前岩体等组成的印支-燕山期复式花岗岩体, 不同的岩体不仅在主要元素含量、铝过饱和指数等方面存在差异, 而且在一系列稀土元素特征方面, 如稀土总量、δEu值以及LREE/HREE、 (La/Yb)N、 (La/Sm)N、 (Gd/Yb)N比值等, 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铀矿体常常赋存在强过铝质、并且后期发生了强烈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花岗岩体中, 这些岩体典型的稀土元素特征是稀土总量、δEu、 LREE/HREE、 (La/Yb)N、 (La/Sm)N、 (Gd/Yb)N比值等均较低, 并具有M型四分组效应.
关键词:
贵东花岗杂岩体
,
流体-岩石相互作用
,
四分组效应
,
铀成矿
,
帽峰岩体
,
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