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26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MnO-Cr2O3-NO系红外辐射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赵韦人 , 邓玲玲 , 方夏冰 , 钟剑明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在950℃下制备了以Mn1.5Cr1.5O4为基料的红外辐射材料,并通过掺杂不同含量的Ni2合成样品.利用热分析(TG-DSC)、XRD、红外光谱(IR)、拉曼光谱和红外辐射性能测试等方法测试样品的结构和红外辐射性能,研究了体系中Ni2+含量对样品红外发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中随着Ni2+含量的增加,样品的XRD、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红外发射率都发生改变,当体系中NiO含量为30%时,样品红外发射率达到较大值,8~14 μm波段的平均发射率达0.937;3~5μm波段的发射率明显提高,从0.383提高到0.737;此时继续增加NiO含量,样品发射率变化不大.

关键词: 红外辐射材料 , 发射率 , 高温固相反应

Cu2+掺杂Mn1.5 Cr1.5 O4材料的结构及其红外辐射性能?

, 赵韦人 , 钟剑明 , 王建青 , 余发波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4.22.029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在950℃下制备了Cu2+离子掺杂的 Mn1.5 Cr1.5 O4红外辐射材料。利用热分析(TG-DSC)、XRD、红外光谱(IR)、拉曼光谱和红外辐射测试等方法测试样品的结构和红外辐射性能,研究了体系中 Cu2+离子在晶体中的存在方式和Cu2+离子含量对样品红外发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的Cu2+离子以占据着尖晶石结构的四面体位置而存在于晶体材料中;体系中随着 Cu2+离子含量的增加,样品的红外发射率不断变大,当体系中 CuO 含量为30%时,材料的红外发射率达到最大值,此时1~22,8~14和3~5μm 波段的平均发射率分别为0.946,0.937和0.929。

关键词: Mn1.5 Cr1.5 O4 , 尖晶石 , 红外辐射 , 发射率

弯式连铸机工艺设备特点

秦文彬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5-4006.2007.03.009

以德国迪林根钢厂5号连铸机为实例,介绍了弯式连铸机的工艺和设备特点.

关键词: 工艺设备 , 弯式连铸机 , 性能

相聚合物

张宝砚

中国材料进展

详细叙述了新型相液晶聚合物的分子设计、制备、特殊的光学性能和聚合物的相性能与温度、分子结构的关系,讨论了相聚合物的产业化及应用等.所报道的最宽的聚合物相区间从-180 ℃开始直至160 ℃以上消失.

关键词: , 液晶 , 聚合物 , 光学应用

户内燃气管的腐蚀与防护

孙芃

腐蚀与防护

户内燃气管不同程度地经历着腐蚀,对用户生活造成安全隐患,空置楼房中的户内管特别易发生腐蚀.本工作通过案例探讨户内燃气管道的腐蚀原因及防腐蚀措施.

关键词: 户内燃气 , 腐蚀 , 防护

寻觅国产钝化“粉”

何生龙

电镀与涂饰

在钝化后的热水槽中加入“粉”(一种蓝色染料)可以解决镀锌蓝白色钝化度不足的问题.回忆了寻找国产染料替代进口产品的过程.

关键词: 镀锌 , 白钝化 , 染色 , 蓝色染料

用杨铭方法估算大于126的幻数

李先卉 , 周治宁 , 钟毓澍 , 杨泽森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0.01.009

采用Woods-Saxon形成的密度函数,按照杨铭方法以及稍微修改的方法进行估算都得出,紧接126的幻数应该接近于184.

关键词: 超重核幻数 , 铭方法 , Thomas-Fermi近似

多道次平辊轧制辊孔型对轧件头尾形状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喻海良 , 刘相华 , 赵宪明 , 司良英 , 牛海山 , 草场芳昭

钢铁研究学报

利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方法和几何模型更新方法模拟了不同辊孔型下多道次平辊轧制过程,对轧后各道次的轧件头尾形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平辊轧制时,轧件影响深度比采用孔型辊时小,且轧件尾部出现尖角,而采用孔型辊时未出现;采用孔型辊时,孔型辊底部导角大小对轧件头尾形状影响较小,且轧件伸长率比采用平辊时大。同时,平辊轧制过程头尾情况与用铅实验值吻合较好,说明了本次分析的正确性。

关键词: 平辊轧制;轧件头尾形状;有限元;几何模型更新方法

多道次-平辊轧制辊孔型对轧件头尾形状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喻海良 , 刘相华 , 赵宪明 , 司良英 , 牛海山 , 草场芳昭

钢铁研究学报

利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方法和几何模型更新方法模拟了不同辊孔型下多道次-平辊轧制过程,对轧后各道次的轧件头尾形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平辊轧制时,轧件影响深度比采用孔型辊时小,且轧件尾部出现尖角,而采用孔型辊时未出现;采用孔型辊时,孔型辊底部导角大小对轧件头尾形状影响较小,且轧件伸长率比采用平辊时大.同时,平辊轧制过程头尾情况与用铅实验值吻合较好,说明了本次分析的正确性.

关键词: -平辊轧制 , 轧件头尾形状 , 有限元 , 几何模型更新方法

辊偏移对 H 型钢头部变形的影响

冯宪章 , 刘才 , 江光彪

钢铁

在相同来料尺寸和轧制规程的条件下, 通过分析 H 型钢腹板变形区和翼缘变形区的空间几何关系,获得了水平辊和轧件先接触时辊轴线的偏移量。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辊偏移前后 H 型钢轧制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辊轴线偏移时H型钢头部位移场和力能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偏移辊轴线的方法可降低 H 型钢头部“舌头”的长度,从而降低了切头损失,同时也提高了轧件咬入的稳定性。研究结果为现有万能式 H 型钢轧机的改造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 辊偏移;头部变形区;有限元模型;轧制力;位移场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2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